朱杰
近年來,全國人大常委會探索出了一套較為完整的執法檢查工作體系,主要包括環環相扣的6個環節:選好執法檢查題目、重視搞好執法檢查組織工作、全面準確報告執法檢查情況、認真進行審議、加強改進實際工作、向常委會報告落實情況。這6個環節形成對法律實施情況的“全鏈條”監督工作流程,切實增強了人大監督工作的系統性、針對性和有效性。
去年,市人大常委會就食品安全法律法規貫徹實施情況開展執法檢查。在十四屆市人大常委會第四十一次會議上,殷一璀主任以執法檢查組組長的身份,宣讀了執法檢查報告,常委會對執法檢查報告予以審議,同時進行專題詢問。這些活動構成了六個環節的前四個環節。今年6月,市政府辦公廳向市人大常委會辦公廳提交了《上海市人民政府辦公廳對<市十四屆人大常委會第四十一次會議對<關于檢查本市貫徹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和上海市食品安全條例情況的報告>的審議意見>的復函》(以下簡稱復函)。復函根據審議意見,提出了四個方面九項整改措施,完成了第五個環節。
按照市人大常委會2018年度監督工作計劃,為推動監督工作形成“閉環”,常委會委托教科文衛委員會就執法檢查后政府相關部門的整改落實情況進行跟蹤檢查。教科文衛委員會對照執法檢查報告和審議意見,選擇代表關注、百姓關心的小型餐飲服務提供者臨時備案制、餐飲領域“明廚亮灶”工作予以跟蹤檢查。鑒于網絡訂餐監管是執法檢查的重點領域,此次也一并列入跟蹤檢查。8月份,教科文衛委員會組織部分常委會組成人員、市人大代表,先后赴楊浦區新江灣城街道、黃浦區日月光中心、普陀區“餓了么”公司等單位開展檢查,并聽取了市食藥監局、部分區市場監管局和街鎮食藥安辦、市場監管所的專題匯報。
關于小型餐飲服務提供者臨時備案制
《上海市食品安全條例》創設的小型餐飲服務提供者臨時備案制度是一項創新探索。執法檢查報告指出,如果后續監管不跟上,整治效果會達不到預期目標。審議意見提出,消除備案制實施中的不平衡現象,做到嚴格管理和智慧管理相結合。復函提出,各區結合無證無照食品經營綜合治理工作,推進備案工作,出臺備案的實施意見或工作方案,完善事中事后監管,從嚴管理,防控風險。
跟蹤檢查發現,獲得臨時備案的數量由執法檢查時的1300余戶上升至8月中旬的8825戶,臨時備案工作取得了較大成效。政府相關部門的工作體現了“三個結合”:一是政策宣傳與細化配套相結合。一方面,大力宣傳備案制,使符合條件的餐飲單位主動申請、配合監管。另一方面,市、區、街鎮三級監管部門明確備案條件、制定備案工作細則,有效推動本區域備案工作順利進行。二是責任主體與相關部門相結合。各街鎮擔負起實施備案的法定職責,市場監管、環保、房管、消防、城管等部門按照各自職責加強日常監管,密切配合,形成合力。三是提供服務與強化監管相結合。監管部門既對符合條件的單位提供申請備案的現場指導,又對獲得備案的單位采取依托網格化管理、聯勤聯動等方式開展日常巡查,強化事中事后監管。一些地方探索建立退出機制,對備案后經營不合規、不合法的備案單位,予以取締,有的區10%備案單位因此而被注銷備案。
關于餐飲領域“明廚亮灶”
執法檢查報告建議,加快推進“明廚亮灶”工程等科技手段的推廣運用,在道路樓宇商場等公共場合公示監管信息,倒逼企業擔負主體責任。審議意見建議,擴大“明廚亮灶”工作覆蓋面,提高電子監管顯示屏使用效果,切實發揮高科技手段的支撐作用,提升監管效果。復函提出,以重點區域和重點單位為突破點、以“視頻廚房” “互聯網+明廚亮灶”為主要形式,大力推進“明廚亮灶”工作。
跟蹤檢查發現,各級監管部門以繁華商業街區、旅游景區為重點區域,以學校食堂、大中型連鎖餐飲企業等為重點單位,將在重點區域和重點單位經營的1.2萬家公共餐飲服務單位列入“明廚亮灶”示范建設單位,予以重點推進。對餐飲單位不收取安裝費用、不強制指定第三方運營企業,提升其參與“明廚亮灶”工作的積極性。目前,已有約1萬家餐飲單位安裝電子顯示屏并投入使用,占示范建設單位八成以上,比執法檢查時增加約3千家。監管部門還探索將監管信息系統與運營企業信息平臺、餐飲單位視頻系統予以對接,實現了對餐飲單位的遠程監管,提升了監管工作的效率。同時,有效利用視頻終端的展示功能,向消費者展示食物加工制作過程,也便于消費者進行監督,初步實現了食品安全的社會共治。
關于網絡訂餐監管
網絡訂餐監管是《上海市食品安全條例》的亮點之一,單列一個章節,從監管部門、平臺提供者、入網經營者三個層次規定了各自職責。去年執法檢查暴露出第三方網絡平臺把關不力、無證商家入網經營、衛生環境難以保證、送餐過程隨意等問題,并建議加大對網絡銷售食品的監管。
跟蹤檢查發現,市食品藥品監管局根據原國務院食品藥品監管總局發布的《網絡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監督管理辦法》,修訂了《上海市網絡餐飲服務監督管理辦法》,加大宣傳和監管力度,已取締無證經營、衛生環境不達標的經營者400余戶。相關部門加大對平臺管理方的督促力度,持續督促平臺管理方逐步建立包括實名登記、信息檢查、抽檢自查、投訴舉報等內容比較系統完善的食品安全管理制度,督促平臺管理方加強對送餐過程的監管,確保送餐過程食品不受污染,倒逼管理方履行主體責任。同時,相關部門還加大對平臺管理方規范管理的服務力度,鼓勵、幫助平臺管理方應用政府食品安全監管數據,實現數據共享,提高平臺對入網經營戶資質審查的準確性,更好地防止無證經營者入網經營,幫助管理方提高管理能力。
但是,跟蹤檢查也發現,經營場所產權性質問題仍然是制約備案單位申領證照的最大障礙,全市層面的產權性質問題仍需市政府及相關部門出臺政策,破解難題;“明廚亮灶”相關設備的安裝費用由第三方運營企業承擔,一些餐飲場所經營主體變動頻繁,監控設備需重復安裝,投入較大,亟需進一步完善運營模式,吸引各方參與“明廚亮灶”工作,促進第三方運營企業可持續發展;部分平臺為了擴大業務量而忽視食品安全主體責任的履行,食品安全管理有漏洞,管理措施要落實,監管部門要采取更高效的監管措施,壓實平臺管理者的主體責任。
教科文衛委員會根據跟蹤檢查情況,起草了跟蹤檢查報告。報告認為,自去年執法檢查以來,市政府及相關部門高度重視執法檢查報告和審議意見提出的整改建議,制定的整改措施針對性和操作性較強,監管效果不斷顯現,市民獲得感不斷提高,本市食品安全繼續保持有序可控、穩定向好的態勢。報告建議,政府相關部門要進一步認識到食品安全工作的長期性和艱巨性,繼續全面貫徹實施食品安全法律法規,深入推進各項整改措施的落實,不斷提升食品安全監管體系的效能、提高本市食品安全保障水平。在剛剛閉幕的市人大常委會第六次會議上對報告進行了書面審議。
去年11月,市人大常委會對執法檢查報告的審議和進行的專題詢問的圓滿完成,標志著執法檢查活動取得了階段性成果。今年,整改工作產生了積極效果,達到了預期目標,六個環節實現了“閉環”,標志著食品安全法律法規執法檢查活動圓滿完成。教科文衛委員會將在市人大常委會領導下,繼續做好食品安全領域的立法、監督工作,與政府相關部門一道保障好人民群眾“舌尖上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