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獨家庭是指獨生子女因故過早夭折或嚴重傷殘,而父母已無再生育可能的家庭。今年年初我承接了市婦聯“讓失獨家庭不再孤單”的關愛項目,與全市140多個失獨家庭建立了微信群。我在調查中發現上海失獨家庭數量在不斷增加。在承受了巨大悲痛后,失獨老人面臨老齡化問題,他們需要物質上和精神上的幫助,需要全社會的關心。
通過與失獨家庭的接觸,我發現失獨家庭與婚后沒有生育過孩子的丁克家庭不同,丁克家庭沒有失獨的痛苦,而失獨家庭除了經濟上的困難,困擾他們的更多的是精神上的痛苦,他們很難從喪子喪女的悲痛中走出來。他們中有的不僅失去了子女,還失去了配偶;有的拒絕親友關心,嫉妒子孫繞膝的家庭;有的患了憂郁癥或老年癡呆癥。由于種種原因他們往往被邊緣化,久而久之憂天忌人,脫離社會,自我封閉,極其怕老、怕病、怕老來無靠,情緒又極容易受外界影響。因此,引導失獨家庭走出困境,改變當前生活環境和習慣,變消極因素為積極因素尤為重要。
首先要直面問題。在我們實施失獨家庭項目時,居委會老年協會理事對失獨家庭進行訪問竟遭到個別居委的勸阻,不讓其接觸失獨家庭。我認為失獨家庭問題是不可回避的。隨著時間的推延,失獨家庭數量將不斷增加,失獨老人年齡也越來越大,這些老人的養老問題等都要直面。因此及時對他們進行心理上的疏導和關愛,讓失獨老人逐漸走出困境,才是正確的做法,這是社會大家庭對這些老人的人文關懷。
其次,管理失獨家庭問題的對應部門要作一些調整。目前失獨家庭歸屬計生委管理,實行每個街道設一名計生干部、每個居委會設一名計生專干的“雙崗”聯系人制度。據我們項目組調研顯示,25.39%的家庭反映經常與上述人員聯系,30.57%的家庭反映偶然聯系,23.83%的家庭反映從不聯系。因為計生干部本身是原來從事計劃生育的部門,因此計生干部與失獨家庭一般很少正面接觸,與此同時計生委受資源的局限很難解決失獨家庭的具體困難,如失獨家庭因病住院遇到的種種困難,以及養老問題、法律援助等諸多難題,計生干部往往是很無奈的。
再次,對失獨家庭群體存在的困難需繼續探索具體解決的方法。
比如可以嘗試:通過社會化、項目化運作,整合社會和社區各類服務資源為他們提供便民服務,如精神慰藉、心理疏導和養老服務;為比較閉塞的失獨家庭及時傳達政府信息,利用政府對失獨家庭的幫困扶助政策,為失獨家庭提供物質上的幫助。
或者可以把失獨家庭組織起來,發揮他們的長處,組成志愿服務隊,引導他們因地制宜地開展各類文化活動、外出旅游、才藝比賽等,改變他們的生活環境,豐富他們的業余生活,提高他們的生活質量,增強他們的體質,使他們活得健康快樂,讓他們成為文明創建的動力。比如我們在靜安區組織過舞蹈隊。同時,每個街道都有老年協會組織,還可以充分發揮老年社會組織的作用,動員失獨老人參加老年協會,成為老年協會會員,逐步實現自我管理、自我服務。
另外,還要為失獨老人提供法律援助。現在身體狀況還不錯的失獨老人,以后失能失智怎么辦?因此,對失獨家庭的法律援助相當重要,且迫在眉睫。老人以房養老,戶口怎么辦?在養老院病了,要動手術,誰來簽字?誰能做他們監護人?這就需要相關部門或由居委會,或由養老機構,或由老年協會第三方社會組織做他們的監護人,以解他們的后顧之憂。 (作者系市人大代表,靜安區靜安寺街道老年協會會長、秘書長,柏萬青志愿者工作室負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