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鑫
近年來,上海服務貿易發展始終處于全國領先地位,上海在服務貿易領域率先開展制度創新,探索實施跨境服務貿易負面清單管理模式,并編制印發了《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跨境服務貿易負面清單管理模式實施辦法》《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跨境服務貿易特別管理措施(負面清單)(2018年)》(以下簡稱實施辦法和負面清單)。10月9日,市政府新聞辦舉行新聞發布會,吳清副市長及多部門負責人介紹了相關情況。
負面清單縮短 開放力度增強
實施辦法是全國第一部確定以負面清單模式對服務貿易進行管理的地方政府文件,負面清單是全國第一張服務貿易領域的負面清單,實施辦法和負面清單的發布實施標志著自貿試驗區跨境服務貿易負面清單管理模式的建立。下一步,本市將不斷增強政策法規的透明度,不斷擴大服務貿易領域的開放度,爭取在自貿試驗區率先出臺一批跨境服務貿易擴大開放舉措,打造服務貿易開放新高地。
從外商投資的角度來看,在2013年的《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外商投資準入特別管理措施(負面清單)》里面有190項,到今年的自貿試驗區外資準入“特別管理措施”減少到45項,負面清單大大縮短,開放力度大大增強。就服務業來說,商貿服務業等領域的外商投資開放度最大。“特別管理措施”主要涉及自然人流動和跨境交付,對境外消費的限制最少。在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租賃和商業服務業,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服務業等領域都已經實現了較高的開放度,逐步融入了全球價值鏈的分工體系。
服務貿易一般被劃分為四種模式,跨境交付、境外消費、商業存在和自然人的流動。這次著力于跨境交付、境外消費、自然人流動三種模式,目的是進一步推動自貿試驗區不斷擴大改革開放,對深化改革、擴大開放進行壓力測試。“下一步將會同有關部門加大對旅游服務、教育服務、電信服務、專業服務等,以及對部分專業技術人員的職業資質等領域的開放、創新進行研究,爭取更高程度的開放。”吳清副市長說。
順應國際趨勢 對照國際最高標準
在國際貿易談判中,無論是雙邊協定還是多邊協定,都出現了以負面清單的形式列出服務貿易當中的不符措施。比如,在中澳自貿區協定中,澳方對服務貿易和投資的承諾采用的就是負面清單形式,又比如TPP(跨太平洋伙伴關系協定),日本、新加坡、新西蘭、智利等國已經以負面清單的形式列出服務貿易領域的不符措施。“所以,上海自貿區率先在跨境服務貿易領域出臺負面清單順應了國際發展趨勢,也對照國際上最高標準,進一步體現了更加充分的壓力測試。”市商務委副主任申衛華介紹道。當然,負面清單和國際上雙邊和多邊的協定有些不同,后者是國與國之間簽訂的談判內容,前者是自主改、大膽試、自己主動對外開放的負面清單,是改革服務貿易當中的管理體制。另外,國際上談判當中所使用的負面清單主要是表述型的負面清單,這次的負面清單是按照國民經濟行業分類進行編制,更加透明,更具備可操作性。
多舉措推動服務貿易走出去引進來
上海在體制機制上率全國之先,由分管市領導成立服務貿易聯席會議,有幾十個市政府的相關委辦部門參加,并建立了信息共享和數據交換機制,把市區聯動發展和考核評價納入到服務貿易聯席會議機制。同時,把長三角一體化發展也納入到服務貿易聯動機制里。
為了推動服務貿易發展,除了跨境服務負面清單管理模式,本市在市場主體培育方面也出臺了很多措施,包括政策措施、環境營造、培育計劃,希望打造200家高端化、國際化,具有一定品牌和影響力的服務貿易品牌企業。同時,根據各區的定位和發展特點,在不同區推動建設金融、文化、數字發展等特色服務貿易示范區。打造國內甚至國際領先的公共服務貿易平臺,為中小微企業和服務貿易走出去提供相應服務。推進數字貿易、技術貿易、文化貿易、旅游服務、專業服務等重點領域當中的數字化服務。
另外,在生物醫藥研發,特別是生物醫藥外包研發方面進一步出臺措施,推動生物醫藥研發的便利和開放,把科創和自貿區、服務貿易結合起來,推動本市服務貿易在走出去、引進來、技術更新方面更進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