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刊記者 程鈺寒 田松波
記者:內蒙古蘭太實業股份有限公司(蘭太實業公司)是中國鹽業集團有限公司重要的二級企業,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及中國石油化工500強企業。2017年,在集團公司“創新、變革、競爭、共贏”戰略方針指引下,以國家優秀化工企業為目標,蘭太實業公司有著怎樣的經營思路?
李紅衛:根據集團公司新的戰略布局和戰略方針以及集團公司第三次黨代會精神,結合集團公司(2018―2020)三年滾動發展規劃,今年我們明確了“堅持黨的領導,牢固樹立新時代意識,用新思想、新理念指導生產經營管理工作,以提高企業運營質量和經濟效益為中心,以全面完成集團公司下達的經營任務為目標,繼續堅持穩中求進的總基調,繼續發揮市場導向作用,推進產銷一體化協同運行,牢固堅守安全環保底線,加大技術研發與管理創新力度,突出純堿基礎化工產業的規模效益,繼續發揮精細化工產業技術優勢,集中力量促進鹽產業轉型升級和生物醫藥產業協調發展,構筑企業創新發展新優勢”的經營思路。在全年以及后續的生產經營中,我們將緊緊圍繞新的經營思路,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實施動態靈活穩健的經營策略,突出企業經營風險防控,不斷深化企業內部改革,進一步推動企業創新轉型發展和經濟效益穩步提升,努力把公司打造成集團公司在西部具有影響力的鹽化工基地。
記者:提質增效是企業有效控制成本,提高企業創新發展空間,提升競爭力的內在要求。請您具體談談,蘭太實業公司是如何以提質增效項目帶動企業發展加快產業轉型升級?
李紅衛:針對戰略而言,提質增效實際上是蘭太實業具體戰術實施的體現,整個戰術體系看似是一個個項目組成的,而實際蘊含著很深的內涵和意義,每一個項目對蘭太實業的長久發展都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實際上,提質增效對于蘭太實業來講,不僅僅體現在一些技術創新、安全環保等項目的實施,主要還是經過我們的不懈努力,公司的產業和產品結構不斷優化,抵御外部環境風險不斷增強,公司的綜合競爭實力不斷提升。說到提質增效項目,近幾年來,尤其是黨的十八大以來,蘭太實業在適應國際國內新的經濟發展環境中,根據集團公司新的戰略發展布局以及自身的經營實際需要,所實施的每一項提質增效項目,都必須堅持一個大的原則,必須有益于提高企業綜合競爭優勢,有益于推動產業和產品結構不斷優化,有益于提高企業技術創新和高效運營水平。大家也許了解,我們所實施的安全環保項目(鍋爐煙氣超凈排放項目、尿酸廢水處理項目),還有2萬噸金屬鈉產業化、3.1萬噸副產液氯綜合利用項目、1.2萬噸高品質液態鈉項目、青海昆侖堿業提質增效改造項目等等,這些項目的建成投運,在很大程度上推動了蘭太實業各產業板塊的轉型升級,使公司的產業和產品結構不斷趨于合理,企業的安全環保標準不斷升級,自動化、信息化水平不斷提高,技術創新研發能力和抗風險能力顯著增強,有力的促進了企業經濟效益的提升,同時,通過實施提質增效不斷推動和完善了公司的內延式發展。
記者:我們都知道科技創新是企業第一生產力,安全是企業的生命線,化工企業更是把安全擺在重中之重的位置,蘭太實業公司在安全生產方面又有哪些舉措?
李紅衛:安全是我們的“紅線”,更是“底線”,是我們化工企業做好生產經營一切工作的基礎和前提條件,尤其在在安全環保常態化監管趨嚴的情況下,更關系到我們企業的生存和長遠發展,這是硬指標,在涉及安全生產的工作上,沒有任何折扣和商量的余地,在任何時候、在任何情況下都將安全工作放在首要位置。這些年,蘭太實業之所以能夠穩定健康的發展,這也得益于我們在安全方面的扎實工作,蘭太實業一直致力于公司規范、統一、高效的安全風險分級管控和隱患排查治理雙重預防管理體系建設,嚴格落實“黨政同責、一崗雙責、齊抓共管、失職追責”的要求,不斷建立和完善企業安全管理制度,加強安全標準化建設和應急防控體系建設;實施隱患排查治理的追溯性管理,配套查隱患有安全獎勵的正激勵措施,使員工的安全意識和隱患排查及安全防范能力顯著增強。以提高現場第一作業人員的安全意識、操作技能和安全防范技能;提高現場第一管理人員和帶班人員的指揮能力、安全防范技能和管理能力;提高員工事故搶救的基本技能和應急能力為出發點,創新安全環保教育培訓方法,注重培訓教育效果。將安全生產列入干部考核和晉升的重要考核內容。密切關注行業安全環保新技術、新方法的應用,依靠技術和管理創新雙輪驅動安全工作不斷改善,同時,在日常生產經營管理過程中,我們更加注重企業安全文化的建設,作為企業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們通過學習和借鑒國際國內先進的安全管理思想和安全文化理論,結合公司安全管理實際,經過提煉總結,逐步形成安全文化的價值體系,逐步形成了內涵豐富、系統完善、特色鮮明、上下齊心、知行合一的安全文化,并在長期的安全管理工作中,將安全文化理念滲透到每位員工思想中,用安全文化的影響力潛移默化地轉變員工的思想觀念,規范員工的操作行為,提升員工的個人素養,達到人、機、環境的和諧統一,從而有力的推動了公司的安全和諧高效發展。

記者:在集團公司2018年的年度工作報告中提出化工企業下一步要著力解決發展不平衡、基礎不牢靠的問題。請問蘭太實業未來在生產方面的重點又是什么?
李紅衛:這個問題非常好,應該講,在新的經濟發展環境下,蘭太實業各產業板塊也存在發展不均衡的情況。我們鹽產業轉型發展中為應對鹽湖資源退化,新制定的采掘工藝方案,尚未得到全面實施。純堿基礎化工板塊的負債高、融資難、融資成本高的情況還未得到根本性的改善;精細化工板塊金屬鈉擴建后的液氯銷售、二級鈉處置及熱電生產不均衡、機組小等矛盾和短板問題逐步凸顯出來,在一定程度上制約著精細化工產業的健康運行;生物醫藥產業作為我們轉型升級中重點培養的新的經濟增長點,近幾年不斷加大投資力度,雖得到了較快的發展。但由于近兩年國家醫藥體制改革和政策調整變化因素,使得國內整個醫藥行業處于深度調整和變化階段,生物醫藥產業新的營銷模式還尚未形成,經濟效益得不到充分體現;另外隨著國家運輸安全規范管理工作力度不斷加大,危化品運輸成本上升等影響公司經營業績的問題還未得到很好的解決。對于這些矛盾和短板,我們也在生產經營管理過程中下大力氣集中力量解決,一些矛盾和問題已基本得到解決,有些問題還需要我們在下一步堅持新發展理念,堅持穩中求進的總基調,堅持問題導向,加強戰略規劃引導,以高質量發展為中心,以各產業協同發展和優勢互補為目標,從優化公司整體產業布局上制定系統科學的解決方案,有目標、有計劃的逐一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