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曦 陳青
摘 要 藥理學課程是藥學專業的基礎核心課程,是培養從事醫藥學科研工作人才和現代臨床藥師的必學課程。為了適應高等教育藥學拔尖創新型人才培養的需求,立足南海海洋資源開發和利用,依托南海海洋豐富的藥物資源優勢,開展以海洋藥物為特色的藥理學課程改革與實踐,通過優化課程內容,改進教學方法,創新實驗技術,將加強學生對海洋藥物藥理學相關知識的認知與掌握作為本課程教育改革的重要內容。
關鍵詞 海洋藥物 藥理學 教學方法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00/j.cnki.kjdks.2018.08.024
Abstract Pharmacology is the core course of pharmacy. It is a necessary course to train professionals engaged in medicine research and modern clinical pharmacists. In order to meet the needs of cultivating the top and innovative talents of higher education pharmacy, based on the exploitation and utilization of marine resources in the South China Sea, relying on the abundant medicinal resources of the sea in the South China Sea, the reform and practice of pharmacology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marine medicine are carried out. The course contents are optimized, the teaching methods are changed, and the experimental technologies will be innovating. Strengthening students' cognition and mastery of marine medicine and pharmacology is the core of this curriculum reform.
Keywords Marine medicine; pharmacology; teaching methods
海洋面積占地球表面積的71%,蘊含著各類豐富的生物資源,是一個巨大的天然產物寶庫。21世紀隨著陸地生物資源的日益枯竭,全球正在興起開發海洋生物資源熱潮。世界沿海國家紛紛聚焦海洋生物資源的可持續開發和高效利用,豐富的海洋動物蛋白、功能食品和特殊活性物質,以及人類對開發治療重大疾病藥物的迫切需求,已成為世界海洋大國和強國競爭海洋開發的一項重要內容,海洋生物資源為藥物開發提供了重要的資源保障。海洋活性物質對人類多種疾病具有明顯的療效,它們的藥理活性作用主要包括抗腫瘤、抗菌、抗炎、中樞神經藥理作用等,許多化合物都具有新藥開發潛力。近年來,FDA和EMA批準了一批針對抗腫瘤、抗菌和神經系統疾病的海洋藥物上市。因此,海洋功能性化合物及海洋創新藥物已成為各國產業發展的最重要方向之一,海洋藥物學也成為全球新興的獨具特色的學科領域之一。
藥理學是研究藥物與機體相互作用及其規律和作用機制的一門學科,[1]是藥學類專業的基礎核心課程。藥理學是通過闡明藥物在體內的作用機理,為改善藥物質量、提高療效和防治不良反應提供理論依據,從而更好地指導臨床合理用藥;同時,為研發新藥和生命規律的研究提供實驗資料和科學依據。通過藥理學的理論學習和實踐訓練,有助于學生系統地學習掌握藥物在人體或動物體內的作用、規律和機制知識,對學生成為提供用藥咨詢的服務型人才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本次藥理學課程的教學改革旨在通過筆者多年的海洋藥物的理論教學和研究經驗,結合海南大學海洋學院藥學專業特點,優化課程內容,改進教學方法,創新實驗技術,從而有效提高教學質量,培養海洋藥物拔尖創新人才,更好地服務于南海海洋生物資源利用和開發。
1 藥理學課程教學存在的問題及不足
藥理學涉及的藥物繁多,教學內容較為抽象,知識點紛繁復雜,且無直接關聯,同時,各系統藥物的藥理作用、臨床應用和不良反應是學生需要掌握的重要知識點,如何在教學中準確、形象地表達課程理論,是本門課程教學的關鍵難點。隨著傳統課堂弊端的不斷暴露,課堂枯燥乏味,學生學習效率和質量下降,在藥理學課堂中采用混合式教學模式獲得了一定成效,也引發了深刻的思考。[2]顯然,傳統的教學方式存在諸多短板及問題,已然不適合藥學拔尖創新型人才的培養。
(1)在教師教學方面,教學形式過于單一,多是以傳統講授的方式進行教學,以灌輸式為主,通常是程序化模式,按照教材的內容順序講解,時而輔以多媒體的教學方式,課堂上主要是教師一人在講,缺乏與學生的互動,難以調動學生的興趣和積極性,加之藥理學課程內容枯燥、理論性較強,教師對教學的廣度和深度的準確把握方面有一定難度。同時,由于藥學相關專業學生臨床醫學知識基礎較為薄弱,難以在課堂上將各個知識點進行聯想、推理,學生對課堂授課內容往往容易感到疲倦,等等,造成教學未能達到預期教學目標,學生自我思考較少,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不夠,教學質量和效果難以保證。
(2)在教學資源方面,與發達國家和地區相比,教學資金投入不足,教學師資、教學實踐課以及科學研究實踐等嚴重不足,國內高校藥理學授課以大班授課為主,“填鴨式”教學模式成為了必然。[3]在開展藥物藥理研究方法和技術教學時,由于缺乏配套的實驗和實踐教學,導致學生缺少對相關研究手段的直觀認知和深度理論。實驗課程課時占比不足,理論課占比重要比實踐(實驗)課的大。實驗課教學因課時限制,往往只以開設基礎的驗證性試驗為主,對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培養有所欠缺。
(3)在學生學習方面,藥學相關專業學生如海南大學海洋學院藥學本科專業的學生,由于學校無醫學相關基礎課程的教學課程,臨床醫學知識結構缺乏,在課堂上多以死記硬背為主,難以形成知識之間的聯系、推理和演繹。特別是海洋藥物藥理學涉及的學科理論知識內容廣泛、抽象和較難理解,加之教師備課重點多集中在授課幻燈片的制作上,課堂上大多以講授式授課為主要方式,學生被動地接受知識的灌輸,師生互動缺乏,學生的主體作用發揮不明顯,不利于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課程考核方式不靈活,考核內容偏重考查單一知識點,更是助長了學生的死記硬背,這直接影響了結合海洋藥物藥理學的教學效果和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鑒于以上問題,對該課程進行深入而全方位的教學探索和改革很有必要。
2 以海洋藥物為特色的藥理學課程的改革
以海洋藥物為特色的藥理學課程的改革需要緊密結合海洋藥物的有關理論知識,從課程內容、課堂教學方法、實驗教學設計等方面進行改革,不斷提升教學質量和效果。
2.1 課程內容方面
結合海洋藥物學最新研究前沿,在原有藥理學課程內容基礎上,修訂藥理學教學大綱,重組藥理學教學內容,如在第一章藥理學總論的內容中,增加海洋藥物研究概況與發展趨勢的內容,重點介紹海洋藥物研究歷史進程和進展,海洋藥物的藥源問題解決途徑等,便于學生對海洋藥物有一個概要性的認識和了解,為導入海洋藥物相關的各類藥物理論知識做好前期的知識準備;在講授膽堿受體激動藥、阻斷劑和鎮痛藥等課程章節內容時,增加海洋藥物芋螺毒素與乙酰膽堿受體的相互作用及其機理內容;在講授抗腫瘤藥物機理的課程章節內容時,可融入海兔毒素、海星皂苷等海洋活性物質抗腫瘤作用機理介紹;在抗高血壓藥、抗心絞痛藥、治療充血性心力衰竭藥和抗動脈粥樣硬化藥等心腦血管藥物課程章節內容講授時,可將藻酸雙酯鈉、甘糖酯等有預防和治療心腦血管疾病海洋藥物的有關藥理作用作為例子來講解;抗菌、抗病毒、抗炎和治療消化系統等方面藥物的講授,可分別以深水外海綿、海星、螺旋藻等海洋生物的藥物活性物質為例子來進行介紹。[4]此外,海洋藥物研究領域的發展日新月異,可通過海洋藥物研究熱點和最新進展的講授,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拓展學生的專業知識面。
2.2 教學方法方面
藥物藥理學的內容繁雜,涉及的學科較多,為了充分發揮藥理學在藥學專業中的基礎作用,采取科學、有效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充分掌握藥理學的基礎理論、基本知識和相關的生物技術,提高學習熱情和積極性,培養創新精神和科學素質,成為了藥理學教學效果的關鍵。
基于海洋藥物特色的藥理學教學內容,以培養學生探索性學習和研究性學習的能力為指導思想,結合教學內容、教學計劃安排的實際,在采用較為常用的講授法、作業練習法的基礎上,充分融入案例教學法、翻轉課堂教學法、思維導圖教學法等多元化教學法。
案例教學法是一種開放式的教學模式,貫穿于藥物學教學的全過程。對藥物的藥理作用、臨床應用、不良反應等具體內容通過案例教學法展開,將海洋藥物作為具體的實例,逐步識別關于海洋生物先導化合物及其藥理的中心問題,教師和學生共同分析解決問題的方案和思路,遵循著“啟發式教學”的原則,這將有助于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提升,有助于提高教師的專業素質、職業素質和綜合素質,有利于加深師生之間和學生之間的感情。[5]
翻轉課堂教學法通過課前在家里完成教師的視頻講解,課堂上在教師指導下答疑解惑、知識的運用等,以學生為中心展開,有別于傳統教學模式,有利于學習效率提高。根據藥理學教學大綱,將教學要點分解成若干節點,每部分內容制作相應的微課件、微視頻、練習題,為學生在課前提前了解課程內容,在課余時間利用互聯網技術進行在線交流與互動,由老師在線輔導、解答,課堂上,推薦學生做交流發言,其他學生可進行補充,教師對自學過程中課程中的的難點進行互動討論,最后,再由教師梳理知識點,分析總結重點與難點內容。隨著信息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使得翻轉課堂教學法日趨成熟,能夠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主觀能動性,對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具有極大的幫助。[6]
思維導圖教學法通過豐富的圖形圖像、多樣的色彩、多種符號線條、變換的維度等形式構圖,將思維可視化、具體化,用圖像形式將信息加以呈現,強化學習者的理解力與記憶力,提高學習者的學習效果和教學者的教學有效性。[7]在藥理學教學中可以利用思維導圖培養學生以問題為導向的思維,可引導學生復習時自行繪制思維導圖,通過文字、符號、圖片等元素組成的網狀關系圖呈現知識的內部聯系,建立系統完整的知識框架體系,同時,可方便教師掌控教學內容、理清教學思路、簡化教學步驟。比如,學生在繪制海洋活性物質蝦青素藥理學知識(見圖1)的思維導圖過程中,進一步梳理了知識體系,有效拓展了思維能力,為后續深入了解海洋藥物的藥理機理奠定了基礎。[8]
2.3 實驗教學方面
藥理學是連接基礎醫學和藥學的橋梁,是一門實驗學科。開設藥理學實驗能夠培養學生的科學研究素質、鍛煉學生技能和啟發學生創新性思維。首先是通過課堂講授的方式向學生講解藥理學實驗的原理,然后通過合理的實驗項目設計(見表1),讓學生掌握藥物劑量的計算、實驗動物的處理方法、海洋藥物藥理學體內實驗設計及實操等基本實驗技能和實驗方法,以學生實驗結果及實驗報告撰寫情況作為實驗考核依據,構建系統、科學的實驗教學方案,從而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嚴謹的科學態度和從事科學實驗的基本素質。
3 小結
我國是海洋大國,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確提出了加快建設海洋強國的戰略部署。[9]海南是海洋大省,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海南建省辦經濟特區30周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指出,要在海南高起點發展海洋經濟。海洋生物制藥業是未來海南海洋經濟的核心產業之一,海洋創新藥物的研究開發已經成為國際新藥研發領域的競爭熱點。海洋藥物的研究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除了海洋資源獲取相對困難外,海洋藥物的拔尖創新型人才隊伍不足也是制約海洋藥物研發的一大因素。因此,我們將繼續以創新和改革的思想為指導,進行海洋藥物拔尖型人才培養方案的實施和各項教學改革,實行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相結合,充分運用海洋藥物開發的最前沿理論,補充完善海洋藥物藥理學相關教學內容,不斷優化課程教學方法和實驗知識結構,提高教學質量,著力培養學生科研實踐能力和創新意識,為建設海洋創新藥物拔尖型人才培養模式探索出更有益的經驗。
參考文獻
[1] 李向陽,龔其海,吳芹,等.改進藥理學課堂教學效果方法的探討[J].遵義醫院學報,2010.33(1):95-96.
[2] 張琦.混合式教學模式在藥理教學中的應用及思考[J].科技資訊,2017.32:167-168.
[3] 楊靖亞,等.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大學藥理學實驗教學中的嘗試和思考[J].教育教學論壇,2016(41):263-264.
[4] 汪淑民,管華詩.海洋藥物的研究進展[J].中國海洋藥物雜志,2016.25(6):27-32.
[5] 夏安周,彭冰,邢淑華.案例教學法在《藥理學》課程教學中的運用[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09(6):73-74.
[6] 范征,等.翻轉課堂教學法在基礎藥理學教學中的探索[J].藥學教育,2017.33(5):49-51.
[7] 郭艷霞.基于思維導圖的教學模式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1.5.
[8] 李寶群,等.應用多種教學方法改善《藥理學》教學效果分析[J].承德醫學院學報,2017.34(2):170-171.
[9] 習近平.不忘初心,牢記使命,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不懈奮斗。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R].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