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紅禧
2018年9月1日,廈門大學的一則通報成為當日的輿論熱點。
當天下午,廈門大學召開全校中層正職干部會議,通報“田佳良事件”后續調查處置情況:2018年4月,廈門大學環境與生態學院在讀研究生田佳良以“@潔潔良”的網名在新浪微博上公開發表辱華言論,成為轟動一時的“廈門大學研究生‘精日(指極端崇拜日本軍國主義并仇恨本民族)事件”,造成十分惡劣的社會影響。4月23日,廈門大學依據黨紀校規給予其留黨察看一年、留校察看一年的處分。鑒于田佳良在留黨察看期間又被發現存在學術不端行為,8月15日,環境與生態學院黨委依紀給予田佳良開除黨籍處分。同時,學院提出中止田佳良博士培養、給予其退學處理的意見,校方經研究同意田佳良退學。
在此之前,公開發表類似言論受到輿論廣泛關注的,大多是黨員身份的公眾人物。比如,2015年4月6日,網上流傳一段中央電視臺原節目主持人畢福劍的不當言行視頻。當年8月,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臨時機關黨委、機關紀委提出,這不是一般的違紀問題,而是嚴重違反政治紀律的行為,責成中央電視臺機關紀委依據有關規定嚴肅處理,并在全局開展警示教育。
再比如,華遠集團原黨委副書記、董事長任志強多次在微博、博客等網絡平臺和其他場合公開發表違背四項基本原則、違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等方面的錯誤言論,嚴重違反黨的政治紀律,2016年5月,北京市西城區紀委決定給予任志強留黨察看一年的紀律處分。
近些年,一些黨員在公開場合或利用網絡、講座等方式,公開發表丑化黨和國家形象或者歪曲歷史的言論,網友也從對黨員身份的公眾人物的關注擴大到了普通黨員身上。
2018年9月4日,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發布了這樣一則案例:馮某,某大學歷史系教授,中共黨員。一次,他受邀回母校為大學生做講座時,以“真相”“揭秘”為噱頭,聲稱很多歷史都不是“真實的歷史”,捏造事實,混淆視聽。其間,一些學生對此提出異議,他卻以“你們啥都不懂”“你們被忽悠了”等說辭予以搪塞,繼續他的講座。
如今,對此類言行的約束已經不再局限于當事黨員的社會地位和身份,而是面向全體黨員——《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以下簡稱《條例》)第六章“對違反政治紀律行為的處分”第四十六條規定:“通過網絡、廣播、電視、報刊、傳單、書籍等,或者利用講座、論壇、報告會、座談會等方式,有下列行為之一,情節較輕的,給予警告或者嚴重警告處分;情節較重的,給予撤銷黨內職務或者留黨察看處分;情節嚴重的,給予開除黨籍處分:
(一)公開發表違背四項基本原則,違背、歪曲黨的改革開放決策,或者其他有嚴重政治問題的文章、演說、宣言、聲明等的;
(二)妄議黨中央大政方針,破壞黨的集中統一的;
(三)丑化黨和國家形象,或者詆毀、誣蔑黨和國家領導人、英雄模范,或者歪曲黨的歷史、中華人民共和國歷史、人民軍隊歷史的。
發布、播出、刊登、出版前款所列內容或者為上述行為提供方便條件的,對直接責任者和領導責任者,給予嚴重警告或者撤銷黨內職務處分;情節嚴重的,給予留黨察看或者開除黨籍處分?!?/p>
值得注意的是,這一條款是在今年8月底做出如此修訂的。與修訂前的《條例》相比,雖然處分形式和種類沒有大的調整,但所規定的內容卻發生明顯變化——在《條例》涉及的丑化對象上,不僅包括“黨和國家領導人”,還修改增加了“英雄模范”;在《條例》涉及的歪曲對象上,不僅在黨史、軍史的基礎上增加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歷史”,還將“軍史”明確為“人民軍隊歷史”。尤其是將“英雄模范”首次寫入《條例》,顯然具有強烈的現實針對性。
近年來,社會上歷史虛無主義錯誤觀點不時出現,有些人以“學術自由”“還原歷史”“探究細節”等為名,通過網絡、書刊等媒體歪曲歷史特別是近現代歷史,丑化、詆毀、貶損、質疑英雄烈士,造成惡劣的社會影響,引起社會各界的強烈憤慨。此外,還有一些人熱衷瀏覽此類信息,不但積極點贊,甚至廣泛傳播,這其中不乏黨員的身影。
英雄烈士的事跡和精神是中華民族共同的歷史記憶和寶貴的精神財富,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強大精神動力。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實現我們的目標,需要英雄,需要英雄精神。我們要銘記所有為中華民族和中國人民做出貢獻的英雄們,崇尚英雄,捍衛英雄,學習英雄,關愛英雄。”
在這樣的背景下,黨的十八屆六中全會審議通過的《關于新形勢下黨內政治生活的若干準則》明確要求:“對歪曲、丑化、否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言行,對歪曲、丑化、否定黨的歷史、中華人民共和國歷史、人民軍隊歷史的言行,對歪曲、丑化、否定黨的領袖和英雄模范的言行,對一切違背、歪曲、否定黨的基本路線的言行,必須旗幟鮮明反對和抵制?!?/p>
由于涉及這類問題的言論大多發生在網絡空間,因此,為了從嚴約束廣大黨員的言行,2017年9月,由中央及國家多部門聯合印發的《關于規范黨員干部網絡行為的意見》,明確禁止黨員干部在網絡上“發表違背黨的基本路線,否定四項基本原則,歪曲黨的政策,或者其他有嚴重政治問題的文章、演說、宣言、聲明等”“丑化黨和國家形象,詆毀、污蔑黨和國家領導人,歪曲黨史、國史、軍史,抹黑革命先烈和英雄模范”等。
此外,2018年5月1日,全國人大常委會還專門制定并實施了《中華人民共和國英雄烈士保護法》,對“侮辱、誹謗”英雄模范的行為做出了詳細具體的追責規定,依法懲處直至追究刑責。
總而言之,從過去對公眾人物不當言行的關注和監督,到如今對全體黨員的從嚴要求,從過去對公開場合、在出版物上的言論監督,到如今對日常網絡行為的嚴格約束,從嚴變化的趨勢無疑在提醒廣大黨員,要時刻嚴格約束自己的言行,切莫觸碰“紅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