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嫣
摘 要 就業指導課程的發展在信息技術高度發展中產生了一定的局限性,如何讓就業指導課程更好的幫助和服務高校畢業生,讓課程的發展與之與時俱進,文章通過分析和探討,為民族高校的就業指導課程的改革和發展提出了合理化的建議。
關鍵詞 就業指導 發展和改革 民族院校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00/j.cnki.kjdks.2018.08.077
Abstract The development of employment guidance course has certain limitations in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How to better help the course of employment guidance and services for college graduates, to make curriculum development and to keep pace with the times, this article through the analysis and discussion, puts forward some reasonable proposals for the national curriculum reform and development of college employment guidance.
Keywords employment guidance; development and reform;colleges for nationalities
高校畢業生的就業問題引起了全社會對高等教育開展的有效性和必要性的探討。為了進一步幫助畢業生解決就業問題,提升他們的就業能力,幫助他們更快更好地實現就業,全社會各渠道都積極地提供各類能夠促進就業的信息和途徑。各高校也把就業工作納入到各項重點工作之中,各類就業講座、技能培訓、咨詢訪談、專業的就業指導課程設置都全面實施開展。
其中大學生就業指導課程作為高校院校就業指導與服務工作開展的主要表現方式,不僅僅對學生也對高校的就業指導工作意義重大,該課程的發展和高校就業工作開展相輔相成。但是隨著時代發展,對就業指導課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僅僅要求形式發生變化,在內容上也必須更新。課程內容的設置不再僅僅局限于了解國家政策、了解社會職業信息,掌握求職技巧方面,越來越多的同學開始關注如何提升就業質量,關注如何尋找更好的職業夢想舞臺,如何更好地實現個人價值。從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來說,越來越多的同學開始追求社會需要和尊重需要。畢業季的他們不僅僅需要的是一份工作,他們在意想要的是如何尋求一份適合他們并且能夠促進他們自身發展提高的職業;民族院校的有著自身的特點,大部分學生來自于邊遠地區、缺少發達地區學生的自信等等一系列的問題。這樣一來,需要將民族院校的特點及就業指導課程體系的改革結合起來思考,如何在新形勢下,上好就業指導課程,更好地為同學們就業工作服務,就需要我們不斷的思考總結并改進,尋求更好的課程發展目標和方法。
1 民族院校就業指導課程面臨的困難
高校開設就業指導課程的目的不僅僅是響應國家的號召,更多的是為了幫助同學實現就業,實現他們自我的價值。但是目前的就業指導課程設置對于實現這些目標,還有一定的差距。
首先,缺乏專業化的師資隊伍。在很多高校,就業指導課程的任課教師都是有輔導員及相關學工工作系列的人員擔任。這樣一來,導致了就業指導這一專業領域專業及高端人才的缺乏。就業指導的歷史發展源遠流長,不僅僅在中國,很多西方國家也很早就開始提倡就業指導,就業指導的研究缺乏系統性和專業性。俗話說“專業的人干專業的事情”。首先兼職教師都有各自本職工作任務要完成,必然對課程的思考和研究沒有專業老師深入;另外一方面,兼職老師畢業于各個專業,對就業指導領域所需要的理論都來源于后期的培訓和自我學習,缺乏系統性深入性的理論研究;還有就業指導老師流動性大,很多老師由于崗位的調動和時間分配的原因無法連續擔任任課老師,導致任課老師流動性大,新老師不斷加入,雖然在一定程度上給任課教師隊伍融入新鮮的血液,但新教師缺乏授課經驗也帶來了一些弊端。因此,師資隊伍的發展會促進就業指導課程的發展。
其次,授課內容更新滯后性。隨著信息技術的高速發展,學生對就業的需求不再僅僅滿足尋找一份工作,他們更加想要尋求的是實現他們自身價值的職業。這樣一來,就業指導課程內容的設置也要隨之發生變化。但是目前調研的大多數的就業指導課程內容還是停留在就業政策宣講、就業信息的獲取、就業安全的注意事項、就業技巧的掌握等等。這些內容不是不重要,而是不能滿足目前就業指導的需要,需要隨著理論和技術的發展科學地設置授課內容。目前就業指導的教材都延用了好多年,很多內容都已經跟不上社會發展,因此,加快就業指導課程體系的內容構建的科學性和適用性對就業指導課程的發展能起到促進作用。
最后,就業指導課程授課方式過度教條和單一。很對高校的就業指導課程都作為必修課來開設。這樣一來理論課程的性質決定了這門課程教學方式單一和教條。雖然多媒體化的教學方式現在已經廣泛應用到教學中去,視頻帶入方法、現場模擬方法等等,但是并非每一種方法都得到最好的作用發揮。以現場模擬方法為例,如果是教學規模較小的課堂,這種現場模擬方法不僅僅能讓大多數同學都參與到模擬實踐之中,也能夠調動同學們的積極性。但是如果教學規模較大的課堂,這種模擬方法,就無法引起同學們的共鳴,反而讓參加的同學容易產生一種“被觀看”的不佳心態,缺少對模擬實踐本身的意義的關注。因此,如何創新就業指導課程的開設方式和授課方式思考,也是促進就業指導課程的發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2 民族院校就業指導課程改進的方法
目前,民族院校的就業指導課程在結合其高校和學生特點的基礎上,已經開設了一段時間,也得到了同學們的認可和喜歡。但是為了更好地服務學生,提升就業質量,做好學生的就業指導工作,針對該課程的改進,提出以下幾種建議。
首先,構建專業化職業化的任課教師隊伍及聘用部分校外專業導師。在現有的任課教師隊伍中,選拔對就業指導工作高度熱心,具備一定的專業理論基礎的、富有責任心的教師。很多高校一直講師資隊伍的培養工作放在重要位置上,定期的組織老師培訓、組織老師集中備課、集體研討,但是這樣的形式很容易被流動性這樣的缺點所打破,另外老師的專業性學習方面,就業指導所需要的知識覆蓋面非常廣泛,心理學、教育學、人力資源管理學等等,這些專業的內容不是兩三天的培訓就能解決的,而是需要深入的學習和研究來不斷鞏固的。因此培養一小部分專業的任課教師隊伍,不僅僅做好課堂教學,還要開展好就業指導工作的研究涵蓋從理論研究到應用發展研究等,確保就業指導工作與時俱進,滿足學生的需求。另外聘請企業的一些專業的人力資源從事者,對招聘、員工發展等對學生開展職業人的培訓,提升學生們的職業勝任力。
其次,最好就業指導課程體系的設計工作。就業指導課程不僅僅在于最后畢業季那一段時間的指導,更多的是在于就業的準備和就業后的心理預備構建。因此,在職業勝任力的基礎上,從構建全程化就業體系出發,幫助學生從自我探索發展角度出發,從適應的階段過渡到目標的構建與行動,在實施了行動之后面臨決策的選擇與行動,直到最后的接納與應對,實現全程化的就業指導。增加職業生涯規劃課程內容,增加自我發展課程內容,以及職業適應和調整課程內容等,將就業指導課程分為4個階段來設計課程體系,從而實現全程化這一目標。
最后,融入新穎的教學方式來促進就業指導工作的趣味性來提高學生對就業課程的喜愛程度。現有的課堂教學方式不能滿足就業指導課程開展的需要,可以在課堂教學的基礎上,增加一些實踐教學環節,如將教學的場所從教室更改到校園中,舒適的環境可以讓學生更加放松地展現自我,增加他們展現自我的信心。再比如在實踐教學環節中,不再是讓學生自己去嘗試招聘會,可以將學生分組,由老師帶隊,對學生的實踐開展實時的指導,減少他們對應聘工作的焦慮感;還可以聯系一部分與本專業契合度比較高的公司,帶學生去實地觀摩工作狀態,現場邀請職場人士對他們進行一些小測試等等。這樣的一樣方式,不僅僅可以滿足教學需要,也可以讓學生感受到就業指導課程與專業課程的區別,有其獨特的課程魅力。
3 總結
高校學生對就業的需求不再依賴于找到一份工作,他們更多地是追求一份實現自我價值,實現自我認同的職業。因此,對民族院校的就業指導課程的思考和改革,不僅僅對該課程的發展有幫助,也對高校畢業生的自我發展及價值實現有重要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