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冰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8.2.114
摘要:作為醫院開展日常工作的重要環節,門診工作十分復雜且細化,是接診患者的第一線,也是患者獲得初次診治的重要平臺,門診護理是維護和保障門診工作正常運行的主要環節,但復雜的就診環節使得門診護理容易出現較多疏忽造成護理糾紛,影響門診工作正常運轉。因此,積極分析門診護理糾紛原因,并提出科學的防范措施顯得十分重要。本文根據筆者多年從事門診護理管理相關工作經驗,探討門診護理糾紛原因及相應防范措施。
關鍵詞:門診護理;糾紛;原因分析;防范措施
門診是醫院面向社會提供醫療診治服務的第一線,在長期的門診護理工作中,容易因為簡單的疏忽、錯誤處理等因素的影響,造成嚴重的門診護理糾紛,影響門診工作的順利開展,不利于醫院高效發展。那么如何針對這些糾紛產生的原因進行科學分析,并提出具有可行性的防范措施,為門診就診群眾提供優質化的護理服務,是當前我院十分關注的焦點問題。
分析門診護理糾紛發生的主要原因
對門診護理工作重要性的認識不夠:醫院在構建自身結構組成的過程中,對門診護理工作的認識不深入,往往為了加快門診診治工作流程,縮短患者就診時間,提升門診診治工作效率,會較為忽視門診護理工作,對護理工作人員的要求也多集中在較為常規的輔助醫師、接待患者等方面,這就使得門診護理工作團隊構建出現問題。就現階段而言,門診護理工作人員的配置缺乏優化性,年齡比例結構不合理。現有的門診護理工作人員的年齡普遍較大,且身體素質不佳,容易在工作中產生疲勞,無法在臨床一線中開展護理工作,因此被分配到工作性質較為單一的門診護理工作中[l]。這就使得這些護理工作人員容易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出現失誤、疏忽等,從而引發患者的不滿。當然門診護理團隊中也有青年護理工作人員,但是這些工作人員的專業技能不強,缺乏系統的理論知識以及豐富的工作經驗,因此,也容易在實際工作中因為失誤、疏忽,造成護理糾紛。
缺乏完善的管理體制:正是在缺乏深入認識的門診護理態度下,一些醫院的門診護理沒有構建出較為科學、完善的管理體制,包括交接班制度、操作規范等,使得門診護理容易引發糾紛。正如筆者在本文前面所述,門診護理工作量較大,且工作細化、復雜,護理工作人員的工作壓力大,在缺乏彈性排班制度的影響下,一些門診護理工作人員往往在超負荷工作,面對一些反復詢問相同問題的患者,或者是出現失誤情況的患者,這些超負荷運轉的護理工作人員,容易缺乏耐心,并且也容易出現工作錯誤,引起患者不滿閉。另外,一些醫院的門診布局不夠合理,操作流程不夠科學,患者往往需要來回跑動接受檢查、診治,使得治療過程延長,就診時間增加,也同樣會引起患者的不滿。
護理工作人員服務意識與溝通技能缺乏:就現階段而言,我國醫院門診護理糾紛產生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一些護理工作人員缺乏相應的服務意識,容易站在比患者高一等的角度,沒有平等地對待患者,或者是與患者進行換位思考,思患者之所思、想患者之所想,護理觀念十分陳舊,認為自身的要求要大于患者的要求,服務態度極差。而現階段的人們,自我保護意識以及法律意識比較強,對醫院所提供的護理服務質量要求也比較高,面對不負責任,且存有鄙夷心理的護理工作人員,往往不會像以往一般“忍氣吞聲”,而是追求自身的權益,不再被動地接受護理工作人員單方向提供的服務,主動提出護理服務要求,從而使得護理糾紛頻頻發生[3]。同時一些護理工作人員缺乏溝通技巧,尤其是門診護理工作人員,其工作任務繁重,往往存在超負荷工作的情況,一旦在交接或者是交代事情的過程中,有其他患者插話,這些護理工作入員就會因為溝通障礙的影響,出現護理失誤現象,留下護理糾紛隱患。
醫療費用問題:除了護理工作人員自身對門診護理糾紛的產生帶來影響外,一些患者也是造成門診糾紛的主要因素。一些患者的家庭條件不佳,且自身并沒有社保、醫保等,因此,面對高昂的治療費用,往往會產生少支付的心理,再加上有些患者對門診救治的認識不夠,認為醫生不過時看了一下病人,時間這么短,為什么要收取這么高的治療費用,從而產生對醫護工作人員的不滿,產生糾紛。
門診護理糾紛防范對策
提升重視度:首先醫院領導要認識到門診護理的重要性,要能夠合理構建門診護理工作團隊、優化人員結構。合理配置門診護理工作人員年齡結構,除了一些工作經驗豐富的高年資護理工作人員外,還應當配置相當數量的低年資護理工作人員,并且通過一名高年資護理工作人員帶領2—3名低年資護理工作人員的結構形式,合理管控護理工作質量,幫助低年資護理工作人員在較短的時間內積累大量的工作經驗[4]。同時還需要將各科室專科護理工作人員充實到門診護理工作中,定期由這些專科護理工作人員帶領門診護理工作人員開展工作,使得門診護理工作框架更加規范。
提升護理工作人員服務觀念:要積極地轉變門診護理工作人員的服務觀念,從而提升其護理質量。除了增加門診護理工作人員數量外,還需要科學安排門診護理排班,采取彈性排班制度,給門診護理工作人員提供充分的休息時間以及放松時間,幫助其能夠有更充沛的精力投入到門診護理工作中,這樣門診護理工作人員可以有一個好的心情,也有助于其服務意識的提升[5]。
強化門診護理工作人員專業培訓:醫院要定期對門診護理工作人員開展專業技能培訓,包括其護理技能、護理態度以及專科知識、溝通技巧等,幫助護理工作人員的知識系統及時更新換代,有助于護理工作人員認識到醫患溝通的重要性,從而學會溝通技巧[6]。另外醫院還需要針對門診護理的特點,制定相應的護理要求,嚴格規范門診護理工作人員的行為,要求門診護理工作人員必須要采用溫和、耐心的護理態度,與患者建立平等的關系,盡量滿足患者的要求,使患者感受到關愛。同時醫院還需要建立相應的考核評估體制,由患者以及科室醫生對門診護理工作人員進行階段性評估,以此提升護理工作人員的護理質量。
總而言之,隨著新時代的到來,患者法律意識以及自我意識提升,對醫院門診護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為進一步解決門診護理糾紛,應積極分析門診護理糾紛出現的原因,并提出科學的防范措施,提升護理人員的重視度,強化護理工作人員專業性培訓,從而提高門診護理質量。
參考文獻
[1]王芳,劉春霞,鄒日艷,等.門診護理糾紛原因分析及相應防范措施分析[J].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17,2(30):170-172.
[2]李萍,袁斌毅,李云,等.腫瘤專科醫院門診護理安全隱患與防范對策[J].中國癌癥防治雜志,2016,8(5):320-322.
[3]農錦色.門診護理糾紛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J]吉林醫學,2014,35(5):1112-1113.
[4]梁蘭銀.門診護理糾紛案例分析與防范措施[J]甘肅醫藥,2014,33(1):78-79.
[5]潘利萍.門診輸液的常見問題及急救護理措施[J].求醫問藥(下半月),2013,11(1):399.
[6]徐春霞,楊麗,于曉波.腎病門診護患糾紛原因分析及對策[J].中國療養醫學,2011,20(10):9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