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琨
(中煤科工集團西安研究院有限公司,西安710054)
環境影響經濟損益分析是以建設項目實施后的環境影響預測與環境質量現狀進行比較,從環境影響的正負兩方面,以定性與定量相結合的方式,對建設項目的環境影響后果(包括直接和間接影響、不利和有利影響)進行貨幣化經濟損益核算,估算建設項目環境影響的經濟價值[1]。環境經濟損益分析是由費用效益分析派生出來的[2]。
在中國,目前煤炭還是作為主要能源之一,以旬東礦區某礦井為例,定量預測了該煤礦開發對環境的影響程度和環境經濟損益,從環境經濟角度對項目建設的可行性進行評估[3]。
本次研究礦井屬于旬東礦區規劃礦井之一,位于礦區北區,面積約3.2599km2,建設規模45萬t/a,服務年限6.6a,配套建設同等規模選煤廠,礦井靜態總投資21731.46萬元。
本項目建設的環境保護工程包括污廢水處理、環境空氣污染防治、固體廢物處置、噪聲防治、水土保持、植被恢復與綠化、場地環境整治等。根據各項建設內容及當地實際,本項目環保投資為1122.5萬元,占工程建設總投資的5.17%。
本次評價采用指標計算法,即把環境經濟損益分析首先分解成費用指標、損失指標和效益指標,再按指標體系逐項核算,然后再進行指標靜態分析。該工程環境經濟損益分析指標、各項指標所表述意義及數學計算模式見表1。
本項目建設環境經濟損益分析結果見表2。
對比鄰近礦井環境經濟損益情況(見表3),本項目各項環境損益指標處于中等水平。從項目環境損益分析結果看,本次研究礦井運行期在付出1元的環境保護費用后,在保證井田生態不受大的影響前提下又挽回了約0.68元的經濟效益,環境經濟可行。

表1 環境經濟損益指標一覽表
建設項目環境影響經濟損益分析是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文件不可或缺的內容,以定性與定量相結合的方式,對建設項目的環境影響后果(包括正效應和負效應)進行貨幣化估算,本次研究礦井運行期在付出1元的環境保護費用后,在保證井田生態不受大的影響前提下又挽回了約0.68元的經濟效益,環境經濟可行。

表2 環境經濟損益分析表

表3 項目與鄰近礦井環境損益對比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