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1日,CBA拉開戰幕,新賽季聯賽口號延續了上賽季的“我的城市,我的主場”,相比于之前7個賽季空洞的“蓄力”,CBA聯賽對口號進行了更多的詮釋,還邀請翟小川、趙睿等球員拍攝了宣傳片,讓球迷更好地理解口號的內涵,更深入體會CBA弘揚的精神。好的聯賽口號不能空洞,也不能只停留在口頭,需要詳細解讀和大力推廣。

張賓
賽點賽事負責人
進入10月下旬,籃球季正式到來,CBA新賽季拉開戰幕。在姚主席的領導下,新賽季CBA迎來了諸多變化,比如比賽場次增多,施行分區政策等。但是,聯賽口號卻并無多少新意,依舊沿用了上個賽季的“我的城市!我的主場!”。
這個口號的寓意是將籃球與城市的命運緊密相連。它還是比較有深意,算得上朗朗上口。但是,連續兩年沿用同一口號,還是凸顯出CBA在一些包裝細節上缺乏想象力。而且,“我的城市!我的主場!”過于通俗化、口語化,缺少磅礴的氣勢。
CBA口號一直是老大難問題。從2009-2010賽季開始,CBA連續兩年用“蓄力”來作為賽季口號。到了2011-12賽季,CBA口號終于迎來了一些變化,變成了“蓄力倫敦”。這個口號多少有些無厘頭,一方面沿用了蓄力的老套路,另外一個職業化聯盟為奧運會蓄力多少顯得有些另類。
2012-13賽季,還是屬于“蓄力”的時代。那個賽季恰是CBA聯賽第18個年頭,聯賽的口號變更為“蓄力18”。“蓄力”這個詞到底有什么魔力能夠做到與CBA難解難分?
到了2013-14賽季,蓄力仍舊是CBA聯賽的主題,不過口號變更為“蓄力中國夢”。2014-15賽季,蓄力終于不再是CBA聯賽的口號,那個賽季的口號是“放飛夢想”。當“蓄力”失寵之后,“夢想”開始上位。2015-16賽季,CBA的口號變成了“筑夢新籃途”。
萬萬沒想到,“夢想”的位子并沒有坐穩,“蓄力”重新歸來成為了2016-17賽季的聯賽口號。從2009-10賽季開始,“蓄力”始終是CBA聯賽的主旋律。
上個賽季,姚主席入主之后帶來了更多的變化,聯賽口號也發生了更迭,變更為“我的城市!我的主場!”在當時,這個口號算是新的突破。令人始料未及的是,迎來了如此多變化的2018-19賽季在聯賽口號上依然如故。CBA聯賽運營者貧瘠的想象力再次令我們感到震撼。
這雖然是微不足道的一個小細節,但體現出聯賽運營者想象力匱乏以及重視程度不夠。即便運營者們在這方面并不擅長,完全可以尋找專業的團隊提供支持。
口號雖然是小事,但見微知著,CBA聯賽想要成為首屈一指的頂級職業聯盟,口號方面確實應該多下一些功夫,避免尷尬的延續。
王藝霖
《籃球報》NBA記者
NBA有過很多經典的宣傳口號。上世紀80年代“魔鳥爭霸”的SHOW TIME時代,一句“Its Fantastic.(這是美妙的)”點燃了無數球迷的熱情。這句宣傳口號也隨著電視時代的降臨被歷史銘記。
1992年,NBA推出了新的口號,“I Love This Game.(我愛這比賽)”這句口號簡單直接地宣泄著熱愛。NBA用這句口號制作過無數宣傳海報,在那個年代,起到了絕佳的宣傳效果。這句口號也伴隨著公牛王朝和湖人三連冠進入千家萬戶,變得深入人心。
2007年,另一句經典口號推出,“Where Amazing Happens.”也就是“見證奇跡之地”或“奇跡發生之地”的意思。這句口號取代了沿用15年的“I Love This Game”之后還能備受好評,很重要的一個因素在于對它的精彩詮釋。在廣告中,很多NBA場景閃現,并配以該口號的“變形”。比如科比的鏡頭配以Where 81 points happens(見證81分誕生之地),大本鐘華萊士配以Where afro happens(見證爆炸頭之地),勒布朗扣籃的鏡頭配以Where tomorrow happens(見證未來之地),哈里斯撞上奧尼爾的鏡頭配以Where immovable happens(見證不可撼動之地)……
這也是NBA迄今為止詮釋得最精彩的宣傳口號之一。
隨后NBA還推出過多個口號,也都有非常出色的詮釋。利用廣告片和海報的形式廣泛宣傳,是NBA非常擅長的事情。
曹東旭
清風體育總裁
CBA20個球隊,20個主場,18座城市,共同為球迷獻上了一出跨越東西南北的年度大戲。CBA近兩個賽季的口號“我的城市,我的主場”明確地強調了主場文化,讓球迷更有歸屬感。
中國幅員遼闊,地大物博,不同的地區有各自的特色。而對應到CBA主場的18座城市,20個主場,也都有自己的特點。球隊、球員、球迷用當地的獨特的文化色彩,創造出了各具特色的主場文化,這些主場文化成為了球迷尋找歸屬感,球員得到支持,球隊取得成就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在賽場文化中,球迷加油助威的口號更是個性化語言的體現。不同主場的口號結合當地方言,地理環境,社會環境,向全國球迷展現著各自城市的魅力。這些充滿魅力的主場文化造就了一大批穩定的球迷,使地域文化的特征在體育比賽場上得到了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