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鴻儒
瑞士心理學家榮格先生說:“在下午的時候,就應該回頭檢查早上出發所帶的東西,究竟合不合用?有些東西是不是該丟棄了?”筆者已年屆古稀,故對榮格先生之論斷深以為是。歲至黃昏,該把生命的最后時光留給自己,對自己的一生作一清算、了斷!
清算人生是對自我人生的回望、盤點。檢閱自己的人生足跡,一路走來,風雨兼程,坎坎坷坷。翻翻當年的日記,難免啞然失笑,字里行間印刻著明顯的時代烙印,幼稚中噴涌著青春熱血。讀讀編輯朋友的來信(眼下幾近珍稀物品),未免感慨萬千,“人生不相見,動如參與商”,“文緣”難得啊。相冊里的“老照片”,欲看卻又罷,親情、愛情、友情,張張珍貴,思念在心!
清算人生也是自我了悟與清潔。想人生的“早晨”,猶如朝陽升起,滿目美景,拼命做“加法”,拼命追求自以為生命中的“美好事物”——金錢、美女、職稱、地位。然則,及至“到站下車”,退休回家,到了人生的“黃昏”時分,驀然回首,才恍然頓悟:多少曾經的夢想,其實并不值得你為之一拼,多少曾經的向往猶如過眼煙云。人生一世,唯有“真情”才值得你留戀、銘記。
桑榆晚景,你不想做“減法”,歲月老人卻會時時提醒你:該抓緊無多的余日料理前事,清潔雜物了。“書市”是不會去了,能在余生將家中藏書粗覽一遍,已是上帝的格外恩賜。最近在看瑪格麗特·米切爾的《亂世佳人》,寫得真好!殘稿余篇,能補完則補完,倘不能完篇,亦只能一棄了之。因為或許你能扼住命運的咽喉,卻無法掌控生命的時光!
該料理、清潔的雜物自然很多,如我的文稿、我的檔案、我的日記、我的獎狀、學生的賀卡,編輯的來信,乃至我的“帳單”,一應家什,皆須速速在諦聽飄向天國的駝鈴聲前,將其清空!
日前筆者在清理書柜中收藏著的那二三十本參賽作品的“獲獎證書”,除留存少數幾張自以為在魂歸大海時尚可隨葬的之外,余下了無“收藏價值”的就全給了小區收廢品的老漢。
筆者是“老三屆”中的一員。送走父母之日,便意味著自己也已步入“老年”。清算人生,也是為子女著想,為他們作一次最后的“減負”。家有“獨生子”,一對小夫妻,卻要照顧四個老人,就不要讓兒子來清理自己的遺物了。趁著自己頭腦尚清醒,體力尚有余,乘早送、扔、燒罷了!據說日本人臨終時,屋中已清理得空空如也,此舉正合吾意!
網傳人生有“十大憾事”。其實,人生一世是否過得坦蕩、清爽,全看你做人的態度。眾所周知,傅雷先生走時,臨終遺書寫得筆墨清晰,把身后事交代得一清二楚,至今讀來都令人感慨萬千。
“赤條條來去無牽掛”,坦蕩從容樹遺范。追慕先賢,“清清白白做人,清清爽爽走人”則是方某之遺愿信條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