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潔
2001年11月10日,歷經15年艱難漫長的入世談判,在卡塔爾首都多哈舉行的世界貿易組織第四屆部長級會議上,通過了《關于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的決定》;12月11日,隨著卡塔爾多哈世貿部長會議上的一聲槌響,中國成為世界貿易組織(WTO)第143個成員。
也是在這一年,中國開始與世界同頻共振。
1986年,中國正式遞交“復關”申請,邁出了入世的第一步。這一步的踏出并不容易。
世界貿易組織的前身是關貿總協定,是1947年10月在瑞士的日內瓦簽署的,它的宗旨是通過實質性的消減關稅以及其他貿易壁壘,來消除國際貿易中的歧視待遇,促進國際貿易的自由化。
其實,中國原本就是關貿總協定的創始締約國之一,但是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后,撤退到臺灣的蔣介石政府擔心中國大陸從關貿總協定當中受益,加之美國的脅迫,于是在1950年宣布退出關貿總協定。
新中國成立以后,臺灣當局已經無法在國際上代表中國,但是在當時,蔣介石政府又確實是按照關貿總協定的議事(和)程序來退出的。于是在幾十年后,就出現了所謂的復關的問題。
“文革”結束后,中國進入了轟轟烈烈的改革開放年代。中國開始實行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基本國策并逐漸認識到關貿總協定對發展我國經濟的重要性。

經過幾年的考察了解,1983年1月,國務院做出決定,申請恢復我國關貿總協定締約國地位。經過三年多的準備,1986年7月10日,我國正式提出“復關”申請。
從這一天算起,中國開始了長達8年的“復關”談判歷程,由于少數國家的阻撓,中國“復關”未果。經歷了中國“復關”失敗的谷永江曾這樣形容中國當時的處境:“在復關談判時,沒有一個國家說我不同意,但會說一通要改進的地方,不給你協議書。我們還得好好聽著,不能鬧翻。”
1995年,關貿總協定轉為成立世界貿易組織,中國又開始了加入WTO長達7年的談判。漫長的15年,我們究竟在談什么呢?作為中國入世首席談判代表的最后一任,龍永圖曾有精要地概括——談來談去就是八個字:市場經濟和開放市場。
談判又是何時取得突破?龍永圖回憶:“在中美就中國加入WTO雙邊談判最困難的時刻,朱镕基總理親自出馬,在七個棘手問題上力挽狂瀾,一舉促成中美最終達成協議。”
入世后,中國也對世貿組織作出了兩個承諾:一是按照國際規則辦事,二是進一步開放市場,概括為8個字:“遵守規則、開放市場”。為此,中國經歷了千辛萬苦。其中一個細節來自傅瑩,她回憶當時中國大規模進行法律法規的清理修訂工作。在短時間內,中央政府清理了2000多件,而地方政府清理了約20萬件。
入世最初幾年,著名經濟學家吳敬璉曾有過這樣的評價:“入世本身并不是孤立的事件,它是改革開放路線的延伸。我們改革開放到這個階段,是一個新的里程碑,入世是為改革開放我們中國經濟提供了更大的舞臺。”
老先生的話語高屋建瓴,點出了入世之于我們,之于世界的重要意義。
2009年起,中國由2001年的世界第六大出口國躍居世界第一大出口國,在世界貿易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中國的經濟規模,先后超過英國、法國、德國、日本,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
在出口猛增的同時,2001-2017年中國貨物貿易進口額年均增長13.5%,高出全球平均水平6.9個百分點,已成為全球第二大進口國。來自美國、歐洲和其他國家的進口大幅增長,中國已成為日本、澳大利亞、巴西、南非等國的第一大出口市場,有力促進了世界經濟發展。
近期發布的《中國與世界貿易組織》白皮書顯示,2016年,按照匯率法計算,中國國內生產總值占世界的比重達到14.8%,較 2001 年提高 10.7 個百分點。自 2002 年以來,中國對世界經濟增長的平均貢獻率接近 30%,是拉動世界經濟復蘇和增長的重要引擎。
中國加入世貿組織以后,除了履行在貨物、服務、投資、知識產權和透明度方面的承諾外,開放還體現在積極與貿易伙伴進行自由貿易協定的談判。商務部副部長兼國際貿易談判副代表王受文介紹,自 2002 年以來,中國已經和24個國家和地區簽署了16個自由貿易協定,“對這些自由貿易協定我們是進一步擴大降稅的幅度,接近 90% 的關稅為零,根據這個協議的安排,這是‘ WTO Plus 。”
除了通過 WTO 項下的開放、通過自由貿易協定項下的開放,中國還積極進行自主開放。“比如,2016 年、2017 年、2018 年其他國家沒有要求我們降稅,我們自己主動降稅,因為我們認為這些降稅符合中國人民的利益,也符合其他國家的利益。”
同時,中國積極吸引外國機構和個人來華投資興業,外商直接投資規模從 1992 年起連續 26 年居發展中國家首位。加入世貿組織后,外商直接投資規模從 2001 年的 468.8 億美元增加到 2017 年的 1363.2 億美元,年均增長 6.9%。
中國對外直接投資年度流量全球排名,從加入WTO的第26名,躍升到2017年的第三位,中國對外投資加快了當地東道國的技術進步步伐,為當地創造了大量的就業機會。
入世17年,中國用華麗的數字證明了自己改革開放的決心和努力,我們的表現也得到了廣大成員的認可——前世貿組織總干事拉米如此評價:“中國加入世貿組織是載入史冊的重要事件,是開放、競爭和經濟一體化帶來雙贏的典型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