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冬梅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烏魯木齊市水磨溝區溫泉北社區有一條公益街,小區居民在家門口既可以免費看電影、做健身、借圖書、參加興趣班,又可以一站式繳納收視費、電費、燃氣費,充話費、公交卡,還可以享受到便捷的家政、月嫂、家電維修等預約服務……這里就是溫泉北社區第二網格黨支部所在地,像這樣的便民利民網格陣地在烏魯木齊市水磨溝區還有很多。
近年來,烏魯木齊市水磨溝區堅持把黨的領導擺在加強社區治理體系建設的首位,創新建立“G+”(G即Grid,意為網格)社區治理模式,大力推行“G+黨建”“G+書狀”“G+隊伍”“G+穩定”,著力構建起黨建引領、網格支撐、社會協同、公眾參與、平安自治的體制機制,推動民心在網格凝聚、問題在網格解決、服務在網格拓展,提升了社區治理精細化水平。
烏魯木齊市水磨溝區結合地域特點、人員管理、功能特色等,在不突破社區所轄范圍、不割裂現有組織管理體制的情況下,將每個社區劃分成2-7個網格。根據網格單位分布、社會治安、宗教氛圍、流動人口、出租房屋等要素,分別確定日常管理型、基本防范型、重點關注型、綜合治理型、共駐共建型五類375個網格。按照“一格一支部”原則,結合黨員人數單獨成立黨支部或組建聯合黨支部,并在每個網格設立2-3個黨小組、若干樓棟長和雙聯戶長(十戶長),實現了黨組織全覆蓋。

溫泉北社區第二網格黨支部組織居民學習手工制作
推行群眾票選網格帶頭人和群眾“代言人”。水磨溝區開展“我的社區我做主、我的樓棟我管理、我的親鄰我服務”票選網格黨支部書記、委員、網格長、樓棟長、雙聯戶長活動,通過召開黨員大會和群眾代表會,成功選出375名網格黨支部書記、375名網格長、3179名樓棟長、11594名雙聯戶長。明確網格14項具體任務,根據不同類型網格特點,設置巡控員、包戶聯絡員、社情監管員等,實行“一格多員”的管理模式。
如今,各網格陣地都建立了“民生服務站”,實施社保、社會服務等3個類別21項民生項目,將社區AB崗模式延伸至網格,實現陣地進網格、經費進網格、業務進網格、管理進網格、群眾工作進網格,豐富網格自治功能,群眾由此嘗到甜頭,協同治理社區的熱情顯著提升。
水磨溝區在廣泛征求各方意見的基礎上,制定出臺《基層組織(基層干部)責任清單》《致居民的一封信》《倡議書》《承諾書》以及“愛祖國跟黨走”系列獎狀等“五份書狀”,組織實施“五份書狀”助力群眾工作活動。
水磨溝區選取97個有代表性、工作推進效果好的網格黨支部先試先行,發動干部群眾廣泛參與,切實將“五份書狀”具體化、實在化、深入化。先后完善確定《基層組織(基層干部)責任清單》46類,涉及250項工作責任;通過入戶登記、走訪慰問、春節送“?!钡刃问桨l放《致居民的一封信》9大類、共5.7萬余份,主動宣傳惠民政策、社區(網格)工作進展,贏得群眾支持;編印面向不同公眾群體的13大類《倡議書》和《承諾書》,引導32類行業、5600余名從業人員公開倡議承諾;設置“愛祖國跟黨走”系列表彰5大類24個獎項,利用周一升國旗集中表彰先進群眾典型2560余名。
在先試先行的基礎上,各網格結合“網情”不斷深化拓展各項活動,375個網格黨支部以“五份書狀”助力群眾工作為抓手,發揮黨建引領作用,注重在活動中培育骨干、滲透理念、凝聚共識,使不同群體在承諾和服務中找到共同的價值認同和情感認同,形成社會協同、共建共治的常態。
水磨溝區組建群防群治隊伍,每個網格組建1-3支應急小分隊,每隊不少于10人,一旦發生突發事件,應急小分隊迅速趕往現場,協助配合社區支部和警務力量進行妥善處置;先后在網格中組建“磨刀翁服務”“我來教你做”等620余支志愿服務隊伍,定期組織開展志愿服務,實現了服務群眾“零距離”;發揮群眾搜集民情信息的“末梢神經”作用,在每個樓棟組建1支民情信息隊,及時掌握群眾服務需求,妥善化解矛盾糾紛;組成政策宣講隊,采取集中講、入戶講、組團講、串門講等形式,深入居民家中、小區涼亭、花園等處,開展黨的十九大精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法律法規、民族宗教政策等宣傳教育,并做好釋疑解惑工作。
各族群眾主動加入四支“群防群治”隊伍,積極投身民情信息收集、應急處突、矛盾糾紛排查化解、政策宣講等工作,為社區治理發揮了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針對流動人口占全區總人口近50%的特點,水磨溝區堅持把流動人口和出租房屋服務管理作為網格工作的重點,采取“一模式、一會、一策、一課、一制”等措施,著力提升流動人口和出租房屋服務管理水平。
水磨溝區推行“一模式”,積極探索“旅店式”管理模式,以網格為“旅店”、出租房屋為“客房”、承租人為“房客”、流動人口和出租房屋管理站為“前臺”、包戶干部為“服務人員”,前置流動人口登記審核關,變流動人口“事中監督”為“事前監督”,做到進出可控、動態管理。建立“一會”,成立房東協會,由網格員負責登記出租房屋房源、宣傳“旅店式”服務管理機制,并將所有房東納入房東協會,實行統一管理、統一議價、統一簽訂協議。實施“一策”,對出租房屋統一安裝“平安鎖”,由包戶干部管理出租房屋鑰匙和水電氣卡,與房東建立“雙向管理”機制,達到“以房管人”的目的,實現對出租房屋的有效管控。開設“一課”,依托網格陣地,開設新居民課堂,及時向新入住的流動人口講清社區開展的各類服務活動、周邊便民設施以及群眾必須履行的義務等,使流動人口盡快融入城市生活、找到歸屬感。探索“一制”,實行流動人口量化考核機制,鼓勵他們積極參與網格建設、服務群眾、社情民意收集,每月對流動人口履行義務情況進行考核評分,采取“以獎代補”方式減免表現突出人員部分房屋租金,調動流動人口參與網格各項事務的積極性。
著力解決房屋無序出租、流動人口管理難、社會治安防控難這一突出問題,水磨溝區實現了流動人口和出租房屋服務管理由無序化向規范化的轉變,營造了和諧穩定的社會環境,極大地提升了群眾的安全感和幸福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