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武軍,劉 晨
人類歷史經歷了原始文明、農業文明、工業文明的洗禮發展至今,在一種文明向另一種文明進化的過程中發現,社會的每一次進步和飛躍都是由人與人之間連接的技術的進步而引發的變革,以互聯網為代表的科技工具的進步帶來了全球信息技術的變革,人類正在走向以“智慧創造”為核心的智能化時代。需要指出的是無論智慧文明的發展程度如何深入,都不能替代體育鍛煉對于人類身體和精神的塑造作用,但是信息技術的進步急迫需要體育工作者更新觀念,提高自身素養為學校體育提供后續動力。在智慧文明視域下高校體育教師的核心素養決定著大學生對于體育運動認知的深度和廣度,通過對智慧文明背景下的高校體育教師核心素養的分析探尋培育其核心素養的多元路徑,對高校體育教師的專業化發展和教師隊伍建設具有指導意義。
以高校體育教師核心素養培育路徑為研究對象。
1.2.1 文獻資料法
在中國知網全文數據庫以 智慧文明、高校體育教師、核心素養為關鍵詞查閱相關文獻90篇,重點篩選37篇,對文獻資料進行歸納、分類、總結,作為撰寫本論文重要的理論依據。
1.2.2 問卷調查法
對四川省10所高校的體育教師發放100分問卷,回收93份,回收率是93%。請相關專家對問卷的內容和結果進行效度檢驗,專家一致認為問卷內容和框架比較合理的說明了所要調查的內容,具有較好的代表性。用再測法對問卷進行效度檢驗,前后兩次向相同的對象發放問卷(相差6-8天),回收后,對所發放的問卷結果采用克隆巴赫公式進行統計顯著性檢驗,得到問卷信度系數r=0.878,信度較高。
1.2.3 專家訪談法
在資料整理和問卷調查的基礎上,選取6位相關方面的專家進行訪談調查,以 智慧文明視域下高校體育教師的核心素養以及培育路徑為主要訪談內容,對訪談內容進行分析、整理、歸納、總結作為撰寫本論文的理論支撐。
1.2.4 數理統計法
運用SPSS18.0軟件對所收集的問卷數據進行整理分析。
2.1.1 智慧文明的概念界定
智慧文明時代是指從工業文明時代過渡而進入的以電腦、互聯網、機器人為標志,生產力可以高速復制,商品數量和種類極大豐富;電腦、互聯網等信息傳播工具日趨智能化,信息極大豐富;人類的生活更加人性化、智慧化設計[1]
2.1.2 智慧文明背景下教育的特征
如表1所示在信息化后工業時代,不再以體能輸出和機械能輸出為主,而是以智能輸出為主體,信息技術與教育深度融合,基于大數據、云儲存、互聯網、物聯網等技術的飛速發展,移動終端進入學校,電子設備進入課堂,教材電子化,等等使教育更加智能化,使學校封閉的物理空間演化成為開放的知識空間,以此實現全球信息的分享和整合。
對于體育教育而言,信息技術的發展給體育課堂帶來了新的活力,例如學生對于技術動作的理解能力較差,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設備以及各種電子設備給學生進行教學內容的呈現,以視頻或者動畫的形式分解技術動作,使學生更加直觀的理解動作。除此之外,互聯網豐富的體育信息資源成為學生學習的第二課堂,不管是課上還是課下,信息技術給體育教育帶來了生機和活力。
2.1.3 智慧文明時代對于身體的異化作用分析
政治、經濟、文化的快速發展以及以互聯網為代表的科技工具的進步給人類的生活和工作帶來了很多益處,人們在享受 智慧文明成果的同時,身體也產生了異化的危機。事實證明現代工具越發達,人類用于體力輸出的能量就越少,科技工具成為了人類身體活動的延伸,這樣會造成人類肉體技能的萎縮,影響人類的自然屬性。

表1 智慧文明背景下教育的新形式
值得指出的是無論社會如何進步,科技如何發達,智慧文明如何先進,都不能替代體育鍛煉對人類身體的打造和對個人精神的培養作用,只有將 智慧文明的成果與體育教育相結合,才能激發體育教育的活力,更好的為人類服務。

圖1 智慧文明視域下高校體育教師的角色
通過調查、訪談,總結出 智慧文明視域下高校體育教師的職業定位,如圖1所示在 智慧文明視域下高校體育教師的角色扮演分別是:體育鍛煉的指導者;體育精神的傳播者;智慧文明發展的實踐者;探索求知的開拓者。
高校體育教師通過運動技能的傳授,起到對大學生體育鍛煉的指導作用,培養大學生體育鍛煉的習慣,大學生是國家發展的基石,而身體的健康是大學生成長、成才的基礎,所以體育教師的指導作用對于社會和國家來說至關重要。體育不僅是身體的鍛煉還應包括精神的培養,體育會教會學生成為勇于面對壓力承擔責任和克服困難的挑戰者。學生在體育競賽過程中感受到的成功與失敗比書本教育更深刻,高校體育教師通過體育競賽的形式,讓學生感受成功、失敗、挫折等體會不怕困難、勇于挑戰、追求更快、更高、更強的體育精神。眾所周知,科學技術在不斷進步,智慧文明在不斷普及和深入,作為高校體育教師必須提高自身素質,融入 智慧文明發展的潮流中,積極實踐,才能適應社會的發展變化。要做一名走在時代前列的體育教師必須具備探索求知的開拓精神,敢為人先,大膽突破,為學校體育的發展探索新出路。
2.3.1 高校體育教師的職業道德素養分析
職業道德是行業發展的準則和規范,也是行業發展的潛在動力。無論社會如何發展,科技進步到如何程度,教師的職業道德是教育能夠健康發展的前提。高校體育教師承擔著培養大學生身體健康、心理健康、精神培育等重任,其職業道德修養是完成這一任務的重要保證。體育教師以動作技能為傳播符號,傳授學生運動技能,以體育精神為載體,培養學生的意志品質,教師的職業道德和人格魅力是學生做人學習的參照,折射出的是體育教師的職業操守。
作為一名新時代的高校體育教師,首先應該做到對教育事業的尊重、進取和盡責,在教育事業中奉獻自己;堅持以人為本的理念,對學生公平、公開、公正,激發學生的自主性,教師應秉持一種公正的態度對學生進行指導;其次需要嚴格要求自己,不斷學習,做到自律、自重、自愛,不斷提高自身的道德修養,嚴守作為一名高校體育教師的道德底線,為學校體育的發展貢獻力量。
2.3.2 高校體育教師的教育理論素養分析
隨著智慧文明的不斷深入,科學技術不斷發展,運用于體育教學的信息技術逐漸被應用,體育教學的效果得到了提高。理論是實踐的前提和保證,只有正確并且先進的教育理論才會有正確的教育實踐。高校體育教師的教育理論素養體現在對體育教育理論的認識和運用上,并且能夠結合時代發展的潮流不斷調整和完善體育教育理論,確保體育教育理論的先進性。

圖2 高校體育教師理論素養結構圖
新時代的體育教師,加強理論修養與提高理論能力是一種義不容辭的責任,在智慧文明不斷發展的今天,與時代隨時匹配的理論素養是一名高校體育教師不斷向前發展的前提。如圖2所示,高校體育教師的理論素養是由教育理論和體育學科理論的融合,在此基礎上經過完善和創新之后的一種能力。教育理論應包括教育學理論和教育心理學理論,體育學科理論應包括學校體育學、社會體育學、體育管理學、運動項目理論、運動醫學理論等部分。
2.3.3 高校體育教師的信息化素養分析
信息素養是能夠判斷什么時候需要信息,需要什么樣的信息并且懂得如何去獲取信息,如何去評價和有效利用所需信息的一種能力。信息素養的核心是能夠利用信息工具,獲取信息并對信息進行有意義的加工,得到最有效信息。隨著社會的變革,科技的發展,我國已成為網絡大國,人類經歷了農業革命、工業革命,正在進行信息革命,而高校體育教師的信息化素養直接關系到體育教學的好壞,甚至會影響到大學生對于體育的認知。高校體育教師的信息化素養體現在:對學校體育發展趨勢的判斷;對專業學科發展前沿的嗅覺靈敏度;運用現代化高科技工具服務教學的能力;對體育信息的獲取、篩選、加工的能力等。
2.3.4 高校體育教師的創新素養分析
2014年9月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夏季達沃斯論壇上發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號召,其目的就是為了激發群眾的創造力。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新業態,新模式不斷涌現, 極大的提高了社會生產力。實踐證明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新中國成立以后,學校體育迅速發展,但是在社會發展的浪潮中學校體育出現了與時代脈搏不匹配的因素,例如體育課的“放羊”現象,體育課單一技能的傳授,教師教法陳舊等等都是學校體育向前發展的障礙。大學生思想活躍對新鮮事物充滿好奇并具有探索未知的開拓精神,據調查得知近年來大學生身體素質嚴重下滑,大學生對體育課缺乏興趣,其中體育課教學模式和方法的陳舊是其中一個因素。在 智慧文明視域下,高校體育教師的創新素養和開拓精神是學校體育活力的源泉,當下信息技術迅猛發展,為體育教學帶來了很多改變和創新的可能,為了改變傳統的體育教學弊端,高校體育教師應具備一定的創新素養,充分利用多媒體等信息技術服務體育教學,敢于創新,勇于創新,打破陳舊的教學模式,不斷嘗試體育教育的新形式,給高校體育帶來新的活力。
2.3.5 高校體育教師的運動技能素養分析
在 智慧文明背景下,高校體育教師需要有較強的運動技能素養,用自己的身體展示運動的力量與美,用優雅流暢的運動技能感染學生。但是值得注意的是,運動技能素養不僅僅指運動水平的高低,還包括自我身體的打造和保護意識。體育老師的身體動作是教學語言傳遞的符號,可想而知身體的優美和健康對于體育老師而言是非常重要的,通過調查得知,部分高校體育教師工作之后身體脂肪比例明顯提高,并且大部分高校體育教師的身體都有不同程度的傷病,分析原因有以下幾點:工作之后運動量較少,應酬較多,飲食習慣不良等造成了“發?!爆F象;常年高強度的訓練造成的身體損害,隨著年齡的增長身體機能的老化,運動方法和運動量的控制不當造成的運動損傷等等。體育教師的運動壽命在一定程度上決定著體育教師的教學壽命,怎樣科學合理的進行鍛煉,延長體育教師的運動壽命是擺在每一位體育教師面前的人生課題。
2.3.6 高校體育教師的人文素養分析
高校體育教師承擔著傳授大學生運動技能,培養其人文品質的重任,而高校體育教師的人文素養是實現素質教育的重要途徑。通過調查得知,高校體育教師的人文素養相對薄弱,主要問題有:知識結構比較單一,缺少人文知識,文化修養較差,表現在語言表達能力和文字敘述能力較差;缺少文化底蘊,專業知識與其他知識的融合度不夠,表現在過渡專注專業技能。另外需要指出的是,社會對體育教師這一職業認知存在誤解,認為體育教師的工作是沒有任何技術和科技含量的,輕視體育育人的作用。存在這種偏見和誤解的原因有:部分體育教師在工作崗位的不作為,對工作持有散漫的態度;體育課和體育活動的安排形式陳舊,沒有與時代接軌;部分群眾對于體育學科的不了解,只是從表面形式來看待體育等;社會的錯誤輿論使群眾對其職業認定產生了錯誤認知。
高校是文化和思想傳播的地方,高校體育教師應借助這一平臺,用自己的言行傳播體育的價值,用體育精神的魅力感染學生。于此同時,高校體育教師應不斷提高自己的人文素養,與時代發展接軌,完善自己的知識結構,豐富體育課堂和體育活動的形式,給體育學科的發展提供活力。
2.3.7 高校體育教師的職業定力素養分析
社會的進步,經濟的發展,文化精髓的傳播等這些時代發展的表現都在向現代高校體育教師傳遞一種信號,社會在變,潮流在變,人也要變。
高校體育教師在生活和工作過程中面臨著工資待遇、住房、婚姻、工作壓力等一系列問題,這些問題是阻礙高校體育教師職業良性發展的障礙,如果不能處理好現實與夢想的矛盾,會導致部分群體信念的丟失,最終會影響學校體育的發展和社會的穩定。在社會的多元評價中,對體育教師的評價一直是飽受爭議,而且對于其形象的評定較差,認為體育教師的工作是輕松加愉快。在這種輿論環境下,高校體育教師更應該堅定職業信念,提升綜合素養,深度發展專業能力,以教書育人為宗旨,摒棄社會的不良誘惑,為教育事業奮斗終生。

圖3 高校體育教師核心素養培育路徑模型圖
如圖3所示,在 智慧文明視域下,高校體育教師核心素養的提升受到國家層面,社會層面,學校層面的制約和影響。國家政治導向,是社會各行各業發展的航標和準則,社會的進步引領潮流,高校提供教師成長的平臺和土壤。只有在政府、社會和校園的三重作用下,政府提供政策保障和先進理論指導;社會發揮市場競爭機制,引領社會潮流,學校提供學習平臺和深造機會,教師自我改變的內驅動力才會強勁。
首先作為高校體育教師要改變思想意識,思想意識之所以重要是因為有什么樣的思想觀念就會有什么樣的舉措,有什么樣的舉措就會有什么樣的結果,高校體育教師應緊隨社會發展的腳步,充分認識當代社會的意識形態,積極的尋求改變,探索出路,不要等到局勢已定被迫的改變;其次隨著現代社會多元學科迅速發展,并且相互交叉,大數據、云計算、移動互聯網終端給體育學科的發展帶來了良機,體育學科面臨著諸多發展機遇和瓶頸,高校體育教師應把體育學科知識積極的與其他學科進行交叉融合,了解、學習、并且能夠運用現代化的科技工具服務體育教學,努力推動體育學科的發展,借助 智慧文明的成果服務體育,完善體育學科,讓體育學科具有堅實、厚重的理論基礎;巧用信息技術呈現教學內容更好的服務體育課堂,打破體育學科發展瓶頸,給學科注入新的活力;體育教師應增強自我修養,用自己的言行感染學生,重視科研創作,提高文字表達能力,用科研服務于教學。
3.1.1 人類社會的每一次進步都是由人與人之間連接的技術
的進步而引發的變革,以互聯網為代表的科技工具帶來了全球信息傳播的變革,人類正在走向以“智慧創造”為核心的智能化時代。
3.1.2 現代工具越發達,人類用于體力輸出的能量就越少,科技工具成為了人類身體活動的延伸,這樣會造成人類肉體技能的萎縮,影響人類的自然屬性。但是無論社會如何進步,科技如何發達,智慧文明如何先進,都不能替代體育對人類身體的打造和對個人精神的培養。
3.1.3 智慧文明視域下高校體育教師的角色扮演分別是:體育鍛煉的指導者;體育精神的傳播者; 智慧文明發展的實踐者;探索求知的開拓者。在 智慧文明視域下高校體育教師應具備職業道德素養、教育理論素養、信息化素養、創新素養、運動技能素養、人文素養和職業定力素養。
3.1.4 在新形式下,高校體育教師核心素養提升應在政府、社會、學校的三重作用下激發高校體育教師轉型的內驅動力,政府提供政策保障和先進的理論指導;社會發揮市場競爭機制,引領社會潮流,學校提供學習平臺和深造機會。
3.2.1 高校體育教師應緊跟時代步伐,改變思想觀念,深入了解信息技術的變革,積極投身于社會發展的浪潮中,運用信息技術的成果提高體育教學的效果。
3.2.2 高校體育教師應不斷學習,積極參與高水平的業務培訓,提高自身素養,完善知識結構體系,用自己的言行和業務水平贏得尊重。
3.2.3 高校體育教師應合理看待生活和工作中的種種問題,處理好現實與理想的矛盾,堅定職業信念,以教書育人為宗旨,做一名有信念有信仰的體育教師
3.2.4 政府和主管學校體育的相關部門應對體育教師提供強有力的政策支持和后勤保證,排除體育教師的后顧之憂,讓其積極為學校體育事業做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