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
(淄博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山東 淄博 255037)
城市道路既是城市的交通通道,亦是城市的管線走廊,沿道路需敷設如雨水、污水、給水、熱力等諸多管線。受道路建設空間的限制,在車行道路面范圍內,不可避免地存在管線檢查井,尤其是在交叉口處,各管線縱橫交錯,車行道路面內檢查井尤為眾多。對于瀝青路面,檢查井的存在會破壞路面結構的整體性。在使用過程中,經車輛荷載反復碾壓,檢查井周邊路面易出現碎裂、沉陷等病害,并進而導致井蓋松動、滑移乃至墜落等現象的發生,即俗稱的瀝青路面“肚臍眼”現象(見圖1),嚴重影響路面的使用壽命、平整性和舒適性,并存在巨大的安全隱患。

圖1 檢查井周邊瀝青路病害之實景
檢查井周邊瀝青路面病害產生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受檢查井井筒的影響,施工中機械操作空間受限,檢查井周邊瀝青路面很難機械壓實,導致路面壓實質量、強度及承載能力達不到設計要求,受載后易產生碎裂;二是檢查井為剛性砌體,而瀝青路面為柔性結構,在車載反復沖擊作用下,兩者之間存在較大的變形差異,使檢查井周邊瀝青路面產生沉陷;三是傳統檢查井的蓋座系在磚砌井筒上座漿安裝,在車載的沖擊作用下,檢查井蓋座下巨大的集中應力極易將座漿及磚砌井筒壓碎,導致井蓋松動和下陷,當檢查井周邊瀝青路面亦碎裂時,井蓋缺少足夠的橫向約束力,會產生橫向滑移乃至墜落,存在嚴重的安全隱患。
如何杜絕檢查井周邊瀝青路面病害的產生,應針對其成因采取相應的加固措施,以確保瀝青路面的壓實質量及路面強度、提高瀝青路面剛度并加強檢查井蓋座與井筒的連接牢固性和可靠性。以下結合工程實例詳細介紹加固措施的具體做法[1~3]。
昌國路為淄博市中心城區東西向城市主干路,貫穿淄博市中心城區,向西聯接周村區及濱萊高速,向東聯接臨淄區,為城市東西向交通主動脈。整段道路基本為雙向8車道,僅東四路至魯山大道路段為雙向4車道,是道路的交通瓶頸,交通極為擁堵,對道路沿線企業運輸、居民出行造成極大的不便,因此在淄博市住建局的部署和指揮下對現狀車行道進行拓寬改造。
在原道路車行道外側敷設有雨水、污水、熱力、電力等諸多管線,該車行道拓寬改造后,現狀檢查井位于新建拓寬瀝青路面內,為杜絕路面“肚臍眼”病害現象的發生,在該項工程改造過程中,對各檢查井及其周邊瀝青路面均進行了加固處理(見圖2)。

圖2 檢查井加固措施設計圖
在昌國路車行道拓寬瀝青路面建設中,為避免檢查井對施工機械的影響并確保路面結構的整體性,首先將現狀檢查井井筒拆除,待各路面基層機械攤鋪并壓實后,再開挖并砌筑井筒,開挖寬度應大于井筒不小于15 cm,將井筒周邊不易壓實的松散部分一并挖除,待井筒砌筑完畢后,井筒周邊采用C15水泥混凝土填實,以確保檢查井周邊瀝青路面基層的壓實密實度及整體強度。
在瀝青路面上基層范圍內,井筒周邊挖除寬度應大于井筒不小于50 cm,并應以檢查井為中心,沿平行道路方向和垂直道路方向開挖成正方形,井筒內壁安裝桶狀鋼模板后,在井筒及路面范圍內整體澆筑鋼筋混凝土加固板,在其上鋪筑瀝青面層。該措施將檢查井周邊瀝青路面半剛性基層更換為剛性基層,利用鋼筋混凝土強大的抗彎及抗折能力,提高路面的剛度和強度,即可減小瀝青路面與檢查井之間的變形差異,又極大地提高路面的承載強度,有效地防止檢查井周邊路面的沉陷和碎裂。
由上所述,在瀝青路面上基層范圍內,檢查井磚砌井筒由鋼筋混凝土加固板代替,根據檢查井蓋座型號及栓孔位置,在加固板澆筑時,預埋連接螺栓,待加固板養生期滿后,將檢查井蓋座的栓孔套入連接螺栓并用螺母固定,使蓋座與加固板連接為整體,確保蓋座的穩定和牢固,有效地避免蓋座的松動和滑移。此外鋼筋混凝土加固板具有強大的承載強度,可承受車載反復的沖擊作用,能給予蓋座長久的堅強支撐,避免因蓋座下座漿破碎而產生的井蓋沉陷病害。
經上述加固措施,昌國路拓寬車行道范圍內,檢查井周邊瀝青路面強度及剛度得到明顯提高,拓寬改造完畢并開放交通兩年來,各檢查井周邊路面平整,結構狀況良好,未出現碎裂、沉陷等病害;井蓋完好,未出現松動及滑移等現象,完全杜絕了路面“肚臍眼”的出現,確保了車行道路面的平整度、行車舒適性及安全性(見圖3)。

圖3 檢查井加固措施運行兩年后之實景
本文結合工程改造實例,對檢查井周邊瀝青路面病害的成因進行分析,并研究總結有效的防治及加固措施。尤其對于城市各已建成道路的瀝青路面“肚臍眼”病害的治理有較強的借鑒意義。但該加固措施是車行道范圍內存在檢查井時,針對檢查井及其周邊路面常見病害而采取的被動防治措施。對于新建道路,應在規劃階段綜合考慮車行道寬度及管線帶寬度,預留充足的建設空間,避免在車行道范圍內敷設管線和設置檢查井,方是上上之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