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望劭
4月3日,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在寧波舉辦了廣播電視節目創新創優培訓班,從中可以看出在新時期推動廣播電視節目創新創優工作,要堅持“小成本、大情懷、正能量”自主創新方向,聚焦節目創作生產的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深度開掘,努力實現流程再造和品質升級。
黨的十八大以來,廣播電視媒體積極加強自主創新,推出了以《經典詠流傳》《中國詩詞大會》《朗讀者》等一大批原創精品節目,受到廣大人民歡迎喜愛,成為廣播電視繁榮發展的重要成就。
看到成績的同時,我們更應看到當前廣播電視節目創新創優工作存在的一些薄弱環節,主要表現為:發展不平衡、市場競爭力不強以及媒體融合不夠深入等。為了解決這些問題,今后的廣播電視節目除了繼續堅持“小、大、正”的自主創新方向,還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去努力。
首先,以時代故事展現新時代精神風貌。當前,我國正處在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階段。廣播電視節目創新創優工作應與祖國的歷史進程同步伐,要傳遞時代精神、唱響主流強音;要把“奮斗的人民”和“人民的奮斗”作為節目創新創優的重要主題,講好普通人的奮斗故事,弘揚人民群眾的偉大創造精神,用時代精神為廣播電視節目注入更深廣的精神內涵。
其次,節目形態注入更多中華文化基因。文化是節目形態創新的重要內在驅動因素。實踐已經證明,那些圍繞中華文化的傳承與弘揚的節目已走出了一條自主創新之路。新時代廣播電視節目創新創優工應牢固樹立文化自信,要有強烈的使命意識,積極探索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努力把中華文化元素與現代節目形態和制作流程結合起來,研發出更多蘊含中華文化基因,具有中國特色的原創節目模式。
第三,順應媒體融合發展潮流。推動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融合發展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內容之一,也是黨的十八大以來廣播電視的重點發展任務。廣播電視節目創新創優必須積極順應媒體融合大勢,緊跟新興媒體發展趨勢,要在產品融合、形態融合、手段融合等方面不斷推陳出新。要善用新媒體,把新媒體打造成節目創新創優的重要抓手,針對不同傳播渠道、不同媒體平臺推出分眾化、對象化的內容產品,為節目創新創優開辟新空間。
最后,兼收并蓄、積極借鑒已有優秀成果。世界文明是多樣的,只有加強交流才能超越文明隔閡,才能協同發展。廣播電視節目創新創優應該以兼容并蓄、海納百川的寬廣胸懷,積極學習借鑒別人已有的優秀成果,在學習中創新,在創新中提高。廣播電視媒體要充分整合自身資源,積極外引內聯,努力實現廣播電視節目創新創優實力的整體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