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立美
日前,一段惡搞《黃河大合唱》的視頻出現在各大視頻網站和社交平臺。視頻里,夸張的表演、被篡改的歌詞引得臺下觀眾捧腹。針對惡搞《黃河大合唱》等紅色經典及英雄人物視頻的問題,文化和旅游部追根溯源,嚴查惡搞視頻的源頭制作公司,依法給予當事人罰款的高限處罰。文化主管部門對惡搞《黃河大合唱》等經典的制作公司,予以高額處罰,這干得太漂亮了,惡搞經典就該予以高限處罰。否則,剎不住愈演愈烈的惡搞經典這股歪風邪氣。
惡搞,作為互聯網時代的一種藝術創作形式,本身無可厚非。優秀的惡搞作品,不僅可以滿足大眾的娛樂生活需求,而且擔負著批評的功能。比如,把我國互聯網惡搞視頻帶入了鼎盛時期的惡搞視頻代表作《一個饅頭引發的血案》。
凡事都要有個度,娛樂大眾可以,嘩眾取寵也可以,但前提是要有底線。惡搞經典,惡搞英雄人物,這就逾越了底線,喪失了起碼的道德良知。這實質上是對經典文藝作品、優秀傳統文化的褻瀆,是對英雄人物的侮辱,是對民族歷史的一種遺忘和不尊重,嚴重傷害了國人的民族情感。這在客觀上無異于割斷了民族的精神命脈、文脈,在潛移默化中會誤導國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歷史觀,危害巨大。所以,惡搞經典的視頻一上傳到互聯網上,就招致一片罵聲,飽受社會詬病。
文化主管部門對惡搞經典視頻的制作公司給予高限的處罰,這無疑是對癥下藥,直接提高了惡搞經典的違法缺德成本,讓惡搞經典行為不再是只賺不賠的生意。這對遏制惡搞經典的歪風邪氣顯然有積極作用,讓廣大文藝創作者、自媒體從業人員可以從中吸取教訓,不敢再輕易、隨便地惡搞經典。要徹底剎住惡搞經典的歪風邪氣,還需要不斷提高處罰力度,不能只是罰點款了之。當然,保持文藝創作力,文化主管部門應當盡快發布一份經典“白名單”,方便惡搞視頻對經典繞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