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錢德華長篇史詩《我的胎衣之地》"/>
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敖 華
品讀云南省富源籍詩人錢德華的長篇史詩《我的胎衣之地》,讓我不由得聯想到唐代杜甫的“三吏”“三別”,古希臘荷馬的《伊利亞特》。盡管選材相似,但立意卻有明顯不同,詩圣的“詩史”重點反映安史之亂給百姓帶來的疾苦和磨難,荷馬史詩側重展現民族英雄對國家的功勛和深遠影響,錢德華的這首巨作是從鄉村發展的歷史烙印來肯定社會的進步,它有歷史的縱深感,并且始終貫穿唯物主義歷史觀,不惜濃墨重彩地客觀展現社會歷史大背景下鄉村的發展進程,文學性、思想性和歷史性水乳交融。
詩歌共十七節,600多行,標題、題記加正文5904字,敘述了富源縣塊澤河下游一處叫羊得補的村莊從遠古到當代共產黨領導下除惡鏟霸、興建房屋、引水修路、土地下戶、農民務工的歷史,并貫穿村民、詩人及家人的奮斗史。家庭、村莊、祖國,點、線、面結合,將題材處理得有血有肉、左右逢源,留下耐人尋味的審美空間。
關于親人,重點寫到父親年幼時為地主當長工、痛失雙親、入黨鬧革命的平凡而偉大的一生,同時提到大爹、小叔的去世和小姑的病危,以及自己離開故鄉在縣城工作的事。關于鄉親,重點寫到對祖先追根溯源,村民的勤勞、淳樸、執著、熱情,對村莊和土地的依賴,以及擺脫貧困、落后的艱難歷程。關于祖國,重點寫到除惡鏟霸革命斗爭、大生產運動、毛主席去世、除“四害”、土地下戶、改革開放、新農村建設,將黨帶領人民鬧革命并走上繁榮富強道路的歷史軌跡呈現出來。詩人對故土的回望,不僅僅在表達游子的故鄉情懷,而是將親情、鄉情和中華情緊密聯系在一起,從而實現主題的三元化,大大地豐富了詩歌的內涵和外延。
中國農村的縮影——羊得補, 面對它的石山貧土、山高路陡、缺水少糧、惡霸欺凌、親人離世、村莊空巢等劣勢因素,詩人始終保持最大限度的隱忍和包容。面對祖先定居、村民的優良品格、除霸英雄、飲水修路等優勢因素,詩人宕開筆墨,熱情高贊,將奔放的激情播撒在字里行間,始終保持一種高昂的情感基調。閱讀此詩,很容易感受到滿滿的正能量和豁達的豪放之氣。
優美的文字和空靈的詩意,與詩人的修辭使用密不可分。整首作品,詩人共使用了十二種修辭,有的地方甚至是連用、套用,可貴之處在于用得自然、靈活,不顯雕琢與累贅。在此,每種修辭試舉一例,以起拋磚引玉之效。比喻:“莽莽青山,騰波浩海,萬千氣象”。擬人:“青山不老”。擬物:“他把一顆紅心/種在了生養自己的土地上”。夸張:“牧童高揚鞭子/仿佛就會打落太陽”。引用:“家家門前滑石板”。疊詞:“幾所石造房屋,斑斑駁駁”。排比:“天亮了,云開了,霧散了”。對比:“對于草屋人家,白天夜晚一樣黑”。拈連:“一個個愛心水窖/溫暖了萬戶千家/也溫暖了我的村莊”。呼告:“不敢想象/祖先到底流了多少血和汗!”。反問:“如果少了這些怪叫的夜鳥/那還叫山村嗎?”。借代:“村莊,多了紅墻黛瓦”。修辭的多樣化使用,讓語言表達蓬蓽生輝,從而化抽象為形象,化腐朽為神奇,將表達的內容活靈活現地呈現在讀者面前。
詩歌以寫實為主,但也出現兩處靚麗的虛寫。一處寫羊得補的石山地形,說是上古神仙喝醉酒鞭派蝦兵蟹將坐化而成,一處寫祖先來羊得補定居,猜測他們看中這里的癩石頭、森林和野獸。這些合理的虛寫,制造了應有的神秘,拓展了讀者的想象和品味空間。成語的使用也是一大亮點,全詩共用30余個成語,如:連綿起伏、生機盎然、風雨兼程、鳥語花香、生生不息、人高馬大、追根溯源、只言片語、不解之謎、亙古不變……這些鮮活的成語,在表情達意上有一字千金之效。這樣一來,神秘的虛寫、多彩的成語和豐富的修辭綜合運用,最終讓詩歌的現實主義彌漫著一層濃濃的浪漫主義色彩。
除此而外,詩歌里懸而未決的疑難引人深思,同樣營造了詩歌的無限魅力。如:先人來羊得補定居的真實原因究竟是什么,時間、人物和過程究竟怎樣?面對村莊的貧瘠和落后,祖輩們是怎樣生活,又是怎樣的精神狀態?打工潮導致村莊變成空巢,鄉親們將如何面對?這些詩人無法給出具體答案的疑難,剛好留給讀者繼續探究,將詩意的外延不斷向外拓展。
生機勃勃的詩壇,看眼前的作品居多,回頭看的作品就顯得彌足珍貴,詩人錢德華在史詩領域做出了有效嘗試。正如前文所敘,詩人在選材、立意、技巧方面都有不凡的表現,《我的胎衣之地》無疑是書寫鄉村史詩的成功范本,其藝術成就和文學價值正日益凸顯。它跟隨詩人的步伐,將根深深地扎在羊得補這個小村莊,枝葉卻鋪滿整個中華大地。它的藝術之美和文學之趣,猶如羊得補村旁塊澤河下游的一朵浪花,飛濺的姿態養目宜心,永遠滋潤著熱愛詩歌、熱愛故鄉、熱愛祖國的忠實讀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