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張洪瑜 撒俊雄 圖/江平驥
戰爭中,肩負著至高機密,經過特殊密語訓練的譯電員,人稱“風語者”。
蔡少波就是一位夢想能成為戰場“風語者”的譯電員。有一段時間,他夢到自己成了電影《英雄兒女》中的王成,拿出步話機,用密語高呼:“我是851,敵人把我包圍了,為了勝利,向我開炮!”醒來的瞬間,蔡少波覺得有點好笑,他說:“我又不是王成!”不過,他時常假設,要是王成能采用密語聯絡,應該不會犧牲吧!
蔡少波是第75集團軍某旅支援保障連的一名通信兵。2016年9月,還在廈門集美大學計算機系讀大二的他,懷揣著參軍夢想應征入伍。
因為從小對數字癡迷,并擁有過人的記憶力,他夢想能成為戰場上的“風語者”。
但新訓期間的5公里,讓他感到絕望,幾乎是跑一趟崩潰一回。
那天,沒說的,又是老末,班長很生氣,說他“虱子多了不癢了”。蔡少波反詰道:“二戰盟軍大本營有一幫子數學家,難道也要求他們天天跑5公里嗎?”
班長感到不可理喻:“跑個5公里,咋還跟‘數學家’掛鉤了?”
的確,沒有“兩把刷子”,蔡少波是不會說出這樣話的。為打消班長的疑慮,蔡少波當著戰友們的面,一口氣把圓周率背到了小數點后100位,并理直氣壯地說:“6位數以內的加減法、1000以內的質數開根號,戰友們可隨便出題,我保準5秒內說出答案。”
口說無憑,是否真材實料,得靠蔡少波露兩手來證明。恰逢有炮兵營計算兵在搞訓練,一組5位數“滾加滾減”擺在了他面前,班長開始報題:71353-47899+66828
這時,計算兵緊張地在稿紙上演算,還有使用諸元計算器的,還有戰友皺眉頭扳指頭心算的,只可惜,沒等他們把稿紙鋪開、把計算器打開,蔡少波脫口報出了答案:90282。
一時間,舉座皆驚,計算班長半晌回過神,“少波可是咱連的寶啊,下連當計算兵得了!”偵察班長聞訊,力勸他到炮兵偵察班……
面對班長們的贊譽,蔡少波淡然處之。笑曰:“我是奔著‘風語者’來的。”大伙兒細思量,原來他是想當通信兵呀。但不管什么兵,都不礙大家親切稱他“最強大腦”。
當專業成了為之奮斗的夢想和一份熱愛,一切就都順理成章了,下連后,蔡少波分到了通信連。
電臺、話筒、挎包、密語表,從此,蔡少波對密語展開了強有力攻勢,原本愛說愛笑的他也愛上了沉默,要是別人不開口,他保準一秒變成安靜的綠植。也因此,他僅用1天時間,就把密語表倒背如流了。
眾人感到驚愕!認為這不足為奇,純屬天賦使然。
蔡少波卻不認同,“有天賦不是判斷成功的唯一標準,但有沒有后天的勤奮就很重要了。”他加班加點記憶5種通信規則達30多條,記憶各種突發情況的處置方法,背記9種電臺設備參數,為了排除故障,他還羅列出了上百種通信系統常發故障,梳理成條理后進行記憶。
在練習明密互譯時,除了正課時間刻苦訓練外,他閑暇時間嘴巴也在嘟囔著數字;要是看到營區內櫥窗上的文字、標語等,他會在第一時間默默地將它翻譯出一串串數字;一堂政治教育課下來,除了認真做好筆記外,他的本子偏偏還能多出2頁多數字……
一段時間后,1000多個字符的密語表,就像烙鐵一般印在了他腦子里。《大綱》規定100個詞組筆譯5分鐘及格,他2分35秒就能做到精準無誤筆譯出來,直接打破旅紀錄20秒,大伙兒稱他是“立等翻譯”。也就在這1年里,蔡少波幾乎沒有請假外出一次,所有休息時間全都用在了訓練學習上。
憑著天賦與勤奮,去年下半年,還是列兵的他,在上級組織的實彈演習中,擔任了通信車長職務。眾人心服口服,還有兩名下士班長主動給他打起了下手。
調整演習區域地圖,精確標定圖標,從己方態勢圖到敵方態勢圖,上千個圖標,蔡少波都實現了精準記憶。與此同時,他不僅對上對下全都用密語進行通聯,就是處置突發情況,熟悉的密語數字也全裝在他腦子里,車組的效率比以往提高了很多倍。演習復盤時,上級領導對他做出了極高評價。
事后,蔡少波高興地說:“這次演習讓我完成了一次‘風語者’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