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圖/鄭軒文
夏日流火,激情奔涌。7月30日至8月2日,位于華北地區的京畿大地,一縷清風蕩滌千里長空,到處掌聲陣陣,到處歡歌笑語,到處匯聚矢志強軍、追夢空天的正能量,成為藍天下一道炫美的“風景線”。
在建軍91周年之際,空軍文藝小分隊帶著習主席對軍隊文藝工作的殷切厚望,帶著空軍黨委首長對基層官兵的親切關懷,帶著這支隊伍23年來堅持為兵服務的優良傳統,歷時4天,輾轉奔赴京冀地區5個市縣、11個基層部隊開展慶“八一”慰問服務活動,為近4000名官兵及家屬獻上精彩紛呈的文化大餐,在一座座空軍軍營激起投身強軍夢、奮飛新時代的磅礴交響。
一臺節目就是一枚強軍火種,4天6場演出處處回響著為強軍興軍鼓與呼、為空軍轉型添動力的時代樂章,時而高亢激越,時而雄渾低回,讓在場官兵心中的光榮與夢想隨之升騰激蕩。
“這才是強軍的‘風花雪月’,12個節目既有人民空軍巡天牧云、追風逐電的凌云壯志,也有廣大官兵熱愛空軍、奉獻空軍的質樸情懷,在建軍節這個特殊的日子里,更加堅定了我們放飛強軍夢、空天夢的信心與決心?!笨哲姾娇毡陈谜喂ぷ鞑恐魅瓮鯊娫诳赐暄莩龊蟀l出感嘆。其實,早在小分隊奔赴部隊之前,空政機關和文工團領導就已經下達了“硬任務”,慰問演出從主題、形式到內容,都必須充滿奮進新時代的鮮活律動、體現強軍新征程的生動實踐。從歌曲 《空軍人》《不忘初心》,到歌舞《天高任我飛》,從小提琴獨奏《命運》,到小品《我是驅鳥兵》等等,無不彰顯著弘揚主旋律、唱響空天夢的使命與激情,使官兵在享受精神食糧的同時,由內而外地煥發出干強軍事業、當強軍先鋒的熱情動力。
優秀文化的傳承,是一個民族強盛的根脈,也是一支軍隊強大的靈魂。當《我愛祖國的藍天》《紅梅贊》等經典曲目在耳畔響起,一個個鷹擊長空的剛毅身影,一幕幕血染戰旗的紅色記憶也同時躍升官兵心田??哲姾娇毡陈谜凵缴钣懈杏|地講:“這些老歌,聽到的不僅是一種靈魂故鄉的回響,更是一種砥礪奮進的號角,我們只有不忘初心、繼續前進,在強軍興軍中作出應有貢獻,才能無愧于先輩、無愧于時代?!蹦硤稣揪l連戰士紛紛表示:經典的流傳也是使命的延續,我們一定要對黨忠誠、愛崗敬業,用實干托起空軍夢、強軍夢。
慰問演出在部隊引起強烈反響。文藝小分隊所到之處,各部隊普遍結合迎接慶祝“八一”建軍節,開展“聽強軍旋律、學強軍思想、做強軍標兵”學習教育活動,采取“體會寫起來、心得曬出來”等形式,在部隊上下形成矢志強軍作貢獻、追夢空天出實績的鮮明導向和濃厚氛圍。
“忠誠預警放飛,長纓和赤膽,使命編隊攔截,雷電和硝煙……”熱血噴涌的歌詞、激昂雄渾的旋律,一首由小分隊演員田毅演唱的 《天上由我說了算》,使官兵仿佛置身鐵血陽剛、旌鼓連天的戰場。
兵者,以武為植,以文為重,武為表,文為里。強軍文化培塑官兵的氣質、滋養官兵的血性。這次慰問服務與如火如荼的空軍實戰化訓練,與空軍官兵破除和平積弊、恪守打仗本職的生動實踐遙相呼應。歌曲《躍馬大江》以詩化的語言刻畫血性男兒有筋骨、有溫度的姿態和形象;表演唱《當那一天來臨》讓一幅幅強責務戰、真練為戰、聚魂決戰的圖景漸次呈現;男聲獨唱 《人民空軍忠于黨》則從多個層面表達空軍官兵愛黨忠誠、戰之必勝的鐵血豪情……“這不僅是一場精彩的演出,更是一次戰斗精神的洗禮”,飛訓基地宣傳科科長蘇健看完演出后激動地講道。在4天的慰問演出中,臺上的迷彩色與臺下的空軍藍交相輝映,演員的戰斗吶喊與觀眾的歡呼聲浪匯合齊鳴,無不觸碰著每一名官兵的心靈,在火熱的軍營激蕩起練為戰、戰必勝的凌云壯志。
聲聲戰歌,在革命戰爭年代如暗夜之星辰、黎明之曙光,煥發著“橫掃千軍如卷席”的革命精神,噴薄著“革命理想高于天”的信仰力量;在新時代則是強軍之戰鼓、興軍之號角,砥礪著“此頭需向國門懸”的將士血性,引領著“試看天下誰能敵”的英雄氣概。空軍運搜某旅警衛連剛剛提干的唐高磊,與小分隊演員劉和剛一起合唱《好男兒就是要當兵》后,字字鏗鏘地講道:“我是一個兵,是兵就要因打仗而生、為打贏而存!”某旅還自編自排《戰斗宣言》節目穿插在小分隊慰問演出之中,以實戰格斗的表演形式,將熱血軍人其疾如風、刀矢鏗然的本事和血性呈現得淋漓盡致,激起臺下陣陣雷鳴般掌聲。
每場演出都在劉和剛《好男兒就是要當兵》的激越聲中落下帷幕,但廣大藍天將士的備戰激情、勝戰豪情卻如火熱天氣一般還在聚合升溫,它們宛如雷火、沖上云霄,然后悄然灑落在部隊每個演訓場、每次演訓中……
“軍事文藝可以放飛藝術表現的翅膀,但首先要腳踩堅實大地,始終把基層官兵放在心中?!边@是空軍文藝小分隊20名成員的共同心聲。
接地氣!有兵味!短短6個字,是慰問服務所到部隊官兵談論最多的。演出中,小分隊的演員們輪番登臺獻藝、盡心盡力演繹,優美動聽的歌曲、曼妙婀娜的舞姿、詼諧幽默的話語……不僅用真心真情將現場氣氛推向一個又一個高潮,而且在文化的交流與心靈互動中,讓小分隊與部隊官兵之間搭起一座心貼心的橋梁。從滄州到唐山,再從遵化到北京,戰士們“再來一個”的吶喊聲和雷鳴般的掌聲此起彼伏。劉和剛、林萍、王莉、來喜、阿斯根、劉少峰等演員都分別加演節目,使得原本每場12個節目都增加到了20多個,計劃一個半小時的演出延長到兩個多小時,一些演員甚至連續唱了3首歌以上,強烈的為兵服務情懷讓他們再累也不言苦。
在遵化,部隊提出與小分隊合演,他們就臨時打破節目順序,頂著室內45℃的高溫、克服連續演出的疲勞,與官兵們攜手同演兩個半小時;在沙河,部隊希望劉和剛、田毅能和一名學過聲樂的戰士合唱兩首歌,他們就犧牲中午休息時間,與該名戰友邊交流邊彩排;在唐山,因站崗執勤看不了演出的警衛連官兵請求與小分隊演員提前合個影,他們就把隊伍集結到連隊,在不足80平方米的警衛連俱樂部,即興為戰士們加演一場節目……“小分隊演員的藝術造詣令人欽佩,基層至上、士兵第一的熾熱情懷更讓人感動”,某場站政委鄧建軍如是說。此外,這次慰問服務不僅為部隊送去了縷縷真情,還帶來了不少精神食糧,當空政文藝創作室龍開勝的8幅字、陸千波的4幅畫、張子穎的長篇報告文學《試飛英雄》遞到官兵手中,大家臉上洋溢著笑容,心中涌動著暖流。
軍事文藝的生命源于基層,只要情系官兵、心系一線的職責堅守得好,文藝事業發展就能枝繁葉茂、開花結果。今天我們所看到的,只是這支隊伍23年來為兵服務工作的一個縮影,基層部隊的硝煙味道和泥土芳香永遠是空軍文藝工作者最溫暖最厚實的精神依托!
天高云淡,熱浪蒸人。在這個華北地區持續37℃高溫的炙熱盛夏,空軍文藝小分隊成員帶著如天氣般火熱的激情,傳遞一路感動,奉獻一路真情,把良好的形象和作風送到部隊,把真情和感動留在許許多多官兵的心田。
從北京出發,小分隊輾轉5個市縣,深入11個基層部隊,4天行程700多公里,滄州到唐山沒有高鐵,就乘坐見站就停、條件簡陋的綠皮火車硬座;一些部隊招待所晚上沒有熱水,就用毛巾沾著涼水簡單擦拭身體;頂著高溫連續演出,演出服濕透了就換常服,常服再濕透了就換作訓服;面對緊湊的行程,經常是進駐就排練、排完就演出、演完就轉場……一個樸素的念頭就是不讓部隊增加麻煩、不給基層平添干擾。
有的演員在高溫密閉的演出場所出現缺氧、中暑癥狀,簡單喝上一支藿香正氣水就又奔赴“戰位”……用他們的話講,文藝戰士首先是一名戰士,既要有遵紀的自覺、也要有沖鋒的姿態。許多部隊領導感言:“與小分隊接觸,我們也從方方面面受到了實實在在的教育和感染,這是一個形象好、作風硬的隊伍,是一個部隊歡迎、官兵需要的隊伍。”
小分隊所到之處不僅有鮮花簇擁、掌聲雷動,還有面對面的溝通、心貼心的交流。每次一到駐地,不少部隊戰士都會自發集結列隊迎接,每場演出下來,一些基層官兵都會迫不及待地圍攏在演員身旁,總有道不盡的情、說不完的話。小分隊成員不止一人有感而發:“我們所唱的每首歌曲、所演的每場節目,都是部隊日常工作狀態的縮影,每次到部隊演出,官兵們那種純樸、那種擔當、那種奉獻,都讓我們非常感動,也是值得我們在今后工作生活中永遠學習的榜樣。”
小分隊20名成員的演出感動一路人,也在一路被熱情的官兵所感動;小分隊是一道流動、靚麗的風景,也在沿途欣賞著部隊火熱生活綻放的風采。
慶“八一”慰問服務活動雖已落下帷幕,但空軍文藝小分隊對服務強軍根本方向的堅守、對服務打贏根本屬性的詮釋,對服務官兵根本職責的踐行,對作風過硬根本標準的遵奉,必將像如歌的行板在人民空軍轉型發展的時代征程上、在空軍文藝單位改革重塑的時代大潮中奏響壯美的旋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