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圖/曾 鵬
“田二愣”不是愣,他是不要命。
執行四川省康定市甲根壩“2·18”重大森林火災撲救任務的武警甘孜森林支隊官兵這樣評價突遇火爆,帶領攻堅一組成功避險并旋即沖回壓制火頭,為快速撲滅火頭贏得瞬變戰機的主力風機手——道孚森林大隊三中隊二班長田創。
那日正午,甲根壩火場在武警甘孜森林支隊重兵碾壓下逐漸得到控制,眼看勝利在望。突起的大風將壓制在不到70厘米高度的火焰卷起,在林內小氣候的作用下四處飛散,瞬間形成樹冠火、樹干火、地表火、地下火立體燃燒,險將滅火官兵圍困。各滅火分隊在一線指揮員副支隊長魏鵬的指揮下成功避險后驚魂未定,發現在火頭左側避險的道孚森林大隊三中隊二班長田創在沒有任何協同的情況下帶領本班從側翼沖向火頭,力阻火頭向前方的針闊混交林蔓延。
“快,各分隊從兩翼迅速接近火頭,將林火阻擊在針闊混交林前!”一線指揮員旋即調動兵力馳援田創。一場驚心動魄的火場阻擊戰就此打響……
由于田創的提前預判、快速出擊,魏鵬副支隊長的臨機決策、科學指揮和各分隊的密切協同,火勢很快得到控制,并于當日成功撲滅。
滅火結束后,幾位戰友邊打趣田創的“虎”,邊調侃“田二愣”綽號的不貼切。特別是同大隊的幾位班長,深刻“檢討”了當年起綽號時的草率,并表示再找個更合適的名號送給田創。
說起“田二愣”這個綽號,就不能不提2014年的“康巴衛士”綜合大比武。面對這個每年一度的保留節目,支隊官兵大都摩拳擦掌、躍躍欲試。作為道孚森林大隊種子選手之一的田創自然也不例外,在中隊強化訓練的基礎上加碼加壓。
別人一天兩個5公里越野,他一天3個,別人20公斤負重登山,他25公斤負重登山,別人一天10遍風力滅火機、水泵分解結合,他20遍……
超于常人的付出讓他在強化訓練期間一直名列前茅,但超負荷超強度的訓練卻對他的身體亮起了黃燈——腰肌勞損,軍醫警告他必須休息,否則別說參加大比武,就算以后正常的軍事訓練恐怕都難以堅持。
在軍醫的鄭重警告和大隊長、教導員及中隊兩個主官的耐心勸解下,田創“被迫”屈服。回到班級的他坐立不安,手里雖然拿著示教作業教學法,但眼睛卻被窗外熱火朝天的訓練所吸引。
在腰傷得到緩解的第4天,田創滿血復活,不顧戰友和中隊主官阻攔重新站在訓練場上。
多次以“比武年年有,錯過這一屆明年還有機會,腰傷加重了劃不來”勸解田創的幾名班長在對這個競爭對手紛紛豎起大拇指的同時,送上了“田二愣”稱號。
由于受腰傷影響,那次大比武田創未能進入 “三甲”。對此,田創毫不遺憾。在他看來,如果因傷錯過,沒法檢驗一年的訓練成果那才真正劃不來。
其實,田創班里的戰士知道班長不愣,用現在流行的話那叫有血性。班里戰士清楚記得,每年班長休假回來,都會加開“小灶”,利用業余時間強化訓練,把休假期間落下的課目和下降的體能補回來。
這段時間,是班里戰士最虐心的時候。班長加練大家看,臊得慌;大家一塊加練,心有不甘,我們又沒休假,又沒落下什么東西,跟你練,虧!
可是糾結不兩天,大家還是不約而同加入了隊伍。因為,大家不能把班長“拋棄”了。
大家不拋棄班長,源于班長不放棄戰士。任班長7年多來,田創從未放棄過一名戰士。不管是素質過硬、桀驁不馴的湯亮,工作尚可、作風松散的何廣明,性格偏激、較為自我的肖雪健,還是體弱多病、嬌生慣養的林虎,他都一視同仁,決不放任自流。
面對不服和挑釁,田創以實力說話,讓湯亮心服口服、甘拜下風,主動要求當班副配合工作;面對同批戰友大錯不犯、小錯不斷,田創鐵面無私、以身作則,何廣明班內明志、痛改前非;面對“殺馬特”青年,田創“虎”氣全無,談心說理潤物無聲;面對身體柔弱、特點鮮明的“95后”新戰士,粗獷的西北漢子體貼入微、化身潮人,竟也贏得一片認同。
能武的田創去年在進退走留之際的演講“軍裝一日不脫、戰斗一刻不止”瞬間點燃官兵激情,7名評委在官兵雷鳴般的掌聲下,紛紛打出最高分。為田創第一次演講畫上圓滿句號的同時,也開啟了支隊全力保留田創的緊張時刻。
多次在比武競賽和新訓帶兵中嶄露頭角的血性戰士、優秀班長、代理排長,中隊、大隊、支隊乃至總隊無不垂青,田創如愿晉級。晉級后的田創初心不改,依然很“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