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家好,我是大家的好朋友胖妹兒!胖妹兒我沒別的愛好,就是熱心腸、愛嘮嗑兒。《新農業》眼光嗷嗷好,找我專門和大家嘮點農業嗑兒。熱點新聞、農業百態,胖妹兒這里可有貨啦。
最近農業新鮮事兒一點也不少,這就隨胖妹兒來看看都有什么新聞熱點吧!
河南省南陽市唐河縣有90個貧困村,建檔立卡貧困戶15 317戶32 758人。近年來,唐河縣始終把脫貧攻堅作為重大政治任務,讓貧困戶脫貧有尊嚴、有干勁、有門道。唐河縣“愛心港灣”將貧困群眾參與脫貧攻堅日常表現以積分形式予以體現,通過積分兌換日常用品,營造勤勞致富、多勞多得的扶貧氛圍和自立自強、脫貧光榮的社會格局。


在村里建立的積分臺賬上不僅包括義務勞動,還有參加搶險救災、新掌握一門致富技術、戶容戶貌評比等多項加分因素,加上縣里各項扶貧政策,現在村里的貧困戶心里都有干勁,擼起袖子加油干,爭取早日脫貧。
(新聞來源:農民日報)
在甘肅省嘉峪關市新城鎮野麻灣村因為西瓜而聲名遠揚。每到豐收季節,這里的西瓜在田間地頭就被搶購一空。野麻灣村晝夜溫差大,日照時間長,有種植西瓜的傳統。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加上使用有機農家肥,種出來的西瓜瓤脆味甜、水分充足。不僅獲得了農業部無公害農產品認證,更得到了嘉峪關市民和周邊百姓的認可。


隨著大眾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如何才能吃得健康、吃得安全、吃得放心,已經成為人們十分關心的問題。近年來,嘉峪關市開展了農產品質量安全全程追溯與綜合監管智能平臺試點工作。野麻灣西瓜充分發揮自身優勢,通過質量安全全程追溯二維碼,讓消費者更加信賴。
(新聞來源:甘肅日報)
原本每公斤售價4至5元的小黃姜,轉瞬間跌至每公斤1元左右,這讓云南昆明祿勸縣中屏鎮法格村的村民難以接受。失望中,一場“互聯網+”電商平臺的營銷通過其運營的村官幫賣網,將處于滯銷的小黃姜發布至網絡后出現大逆轉——當天售出小黃姜1 500份,一家企業不僅買下了全部滯銷的約5噸小黃姜,還預訂了該村明年100畝種植面積的小黃姜。


在“互聯網+”的影響下,近年來祿勸縣積極探索“黨建+電商+扶貧”新模式,引進了一批發展勢頭良好的電商企業,將祿勸的核桃、板栗、葛粉等資源優勢,變為了發展優勢、競爭優勢、產業優勢。
(新聞來源:昆明日報)
近日,銀保監會同意包括湖南在內的15個中西部和老少邊窮且村鎮銀行規劃尚未完全覆蓋的省份,開展首批“多縣一行”制村鎮銀行試點。此次“多縣一行”制村鎮銀行試點,主要集中在中西部和老少邊窮地區,正是對癥下藥之舉。“多縣一行”的試點中有28個屬于國定貧困縣和連片特困地區縣。


“農村是一片廣闊天地,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為的。”隨著鄉村振興戰略的深入實施,“多縣一行”制村鎮銀行的推出,也是其整合自身業務、提高資金統籌規劃能力的機會。通過有針對性地參與農村建設,村鎮銀行在服務鄉村中可以找到轉型升級的有力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