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惠蘭
(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青浦分院兒科,上海 201700)
兒童重度哮喘是兒科常見的一種呼吸道疾病。此病患兒的主要臨床表現為氣喘、咳嗽、呼吸困難等,其生長發育可受到嚴重的影響。臨床上應盡早對急性發作期兒童重度哮喘患兒進行相應的治療,以改善其生活質量及預后[1-2]。有學者指出,聯用糖皮質激素和β2受體激動劑治療急性發作期兒童重度哮喘能夠有效地抑制患兒氣道的炎癥反應,降低其病情發作的頻率。本文主要分析用大劑量的普米克令舒聯合沙丁胺醇治療急性發作期兒童重度哮喘的效果。
選取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青浦分院收治的52例急性發作期兒童重度哮喘患兒作為研究對象。其收治的時間均為2016年2月至2017年8月。這些患兒均被確診患有兒童重度哮喘,且其病情均處于急性發作期。其家屬均知情并同意參與本研究。其中排除對本研究中所用的藥物過敏及合并有精神疾病的患兒。采用隨機抽簽法將這52例患兒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26例/組)。兩組研究對象的基本資料相比,P>0.05。詳見表1。

表1 兩組研究對象基本資料的對比
為對照組患兒聯用小劑量的普米克令舒和硫酸沙丁胺醇進行治療。方法是:讓患兒霧化吸入0.5 mg的普米克令舒(生產企業:AstraZeneca Pty Ltd,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20090902)和2~3 ml的硫酸沙丁胺醇(生產企業:揚州市三藥制藥有限公司,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20123384),吸入時的氧流量為6~8 L/min,每12 h吸入1次。為觀察組患兒聯用大劑量的普米克令舒和沙丁胺醇進行治療。方法是:讓患兒霧化吸入1~2 mg的普米克令舒和2~3 ml的硫酸沙丁胺醇,吸入時的氧流量為6~8 L/min,每12 h吸入1次。兩組患兒均連續治療7 d。
記錄兩組患兒治療后的R(呼吸頻率)、P(心率)、SpO2(血氧飽和度)、FEV1(一秒用力呼氣容積)和PEF(呼氣流量峰值)。觀察兩組患兒不良反應的發生情況。
采用SPSS 18.0軟件對本文中的數據進行統計學處理。計量資料用(±s)表示,組間對比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表示,組間對比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治療后,觀察組患兒的呼吸頻率、心率均低于對照組患兒,其血氧飽和度、呼氣流量峰值均高于對照組患兒,其一秒用力呼氣容積大于對照組患兒,P<0.05。詳見表2。
表2 兩組患兒治療后各項臨床指標的對比(±s )

表2 兩組患兒治療后各項臨床指標的對比(±s )
組別 例數 呼吸頻率(次/min) 心率(次/min) 血氧飽和度(%) 一秒用力呼氣容積(L) 呼氣流量峰值(LPM)觀察組 26 27.19±2.48 81.16±2.39 97.09±0.57 1.79±0.48 157.38±14.73對照組 26 36.93±3.31 97.25±2.68 90.23±1.15 1.39±0.55 122.40±13.46 t值 12.0078 22.8476 27.2528 2.7940 9.0667 P值 0.0001 0.0001 0.0001 0.0074 0.0001
在治療期間,觀察組患兒中有1例患兒(占3.85%)發生口腔感染,有1例患兒(占3.85%)發生聲音沙啞,有1例患兒(占3.85%)發生惡心,其不良反應的發生率為11.54%(3/26);對照組患兒中有2例患兒(占7.69%)發生口腔感染,有1例患兒(占3.85%)發生聲音沙啞,有1例患兒(占3.85%)發生惡心,有1例患兒(占3.85%)發生嘔吐,其不良反應的發生率為17.23%(5/26);兩組患兒不良反應的發生率相比,P>0.05。詳見表3。

表3 兩組患兒不良反應發生情況的對比
兒童哮喘在臨床上較為常見。此病主要是由發生呼吸道感染、吸入過敏原或受到冷空氣刺激等因素導致氣道呈高反應性引起的。此病患兒的主要臨床表現為呼吸困難、氣促、胸悶和喘息等,其病情多在夜間發作。近年來,兒童哮喘的發病率呈不斷升高的趨勢。據統計,兒童哮喘在我國的發病率高達3%[3]。如何對急性發作期兒童重度哮喘患兒進行有效的治療已成為臨床上的研究熱點。有學者指出,聯用糖皮質激素和β2受體激動劑治療急性發作期兒童重度哮喘能夠有效地改善患兒的肺功能,降低其不良反應的發生率及死亡率[4]。甘振勇[5]的研究表明,用大劑量的普米克令舒聯合沙丁胺醇治療急性發作期兒童重度哮喘的效果較為理想,見效快,且安全性較高。本研究的結果顯示,治療后觀察組患兒的呼吸頻率、心率均低于對照組患兒,其血氧飽和度、呼氣流量峰值均高于對照組患兒,其一秒用力呼氣容積大于對照組患兒。兩組患兒不良反應的發生率相比差異不大。這與高佩琦等[6]的研究結論相符。
綜上所述,用大劑量的普米克令舒聯合沙丁胺醇治療急性發作期兒童重度哮喘的效果顯著。此法值得在臨床上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