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遠平
(四川省瀘州市中醫醫院外二科神經外科組,四川 瀘州 646000)
慢性硬膜下血腫是顱腦受到創傷、導致顱內出血后,血液積聚在硬腦膜下腔所形成的病癥。該病患者可在受傷3周以后可出現頭痛及視物模糊等癥狀。臨床上主要采用鉆孔置管引流術等手術對該病患者進行治療。不過,術后有部分患者可出現顱內低壓綜合征、急性硬膜外血腫、切口哆開、硬膜下積液及局灶性癲癇等并發癥。近年來,有研究結果證實,為接受鉆孔置管引流術的慢性硬膜下血腫患者使用T型引流管進行引流可顯著降低其術后并發癥的發生率,提高其血腫的清除率[1]。為了進一步證實該療法的有效性,本文對四川省瀘州市中醫醫院收治的150例慢性硬膜下血腫患者進行了以下研究。
選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間四川省瀘州市中醫醫院收治的150例慢性硬膜下血腫患者為研究對象。其納入標準為:1)具有顱腦外傷史。2)其血腫腔的厚度>10 mm。3)其血腫腔內不存在分腔或隔膜。4)其血腫包膜不存在肥厚或鈣化的現象。5)患者或其家屬簽署了自愿參與本次研究的知情同意書。將這150例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75例/組)。對照組患者中有男39例、女36例;其年齡為36~71歲,平均年齡為(65.23±3.15)歲;其從受損至就診的時間為22~35 d,平均時間為(25.25±3.17)d;其Bender臨床分級為1級的有40例,為2級的有30例,為3級的有5例;其中,有66例發生單側血腫的患者,有9例發生雙側血腫的患者。觀察組患者中有男40例、女35例;其年齡為37~72歲,平均年齡為(65.39±3.22)歲;其從受損至就診的時間為21~36 d,平均時間為(25.37±3.06)d;其Bender臨床分級為1級的有41例,為2級的有29例,為3級的有5例;其中,有67例發生單側血腫的患者,有8例發生雙側血腫的患者。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相比,P>0.05,存在可比性。
在兩組患者入院后,均采用鉆孔置管引流術對其進行治療。具體的方法為:1)對患者進行顱腦CT檢查,確定其血腫發生的位置及范圍。2)對患者進行局部麻醉或全身麻醉,根據其血腫所在的位置切開其頭皮,在其顱骨鉆孔。3)用穿刺針穿刺患者的腦膜,借助一次性顱腦外引流器將引流管置入其血腫腔的中心。其中,為對照組患者置入12號硅膠引流管(將硅膠引流管修剪至適宜的長短后置入患者的血腫腔),為觀察組患者置入14~16號T型引流管(將T型引流管的兩短臂修剪至適宜的尺寸后,將其置入患者的血腫腔,然后適當提拉T型管,使其兩短臂緊壓患者的硬腦膜,以防患者發生硬膜外血腫或腦皮層、蛛網膜受損)。4)在確認引流有效后,在引流管內注滿生理鹽水(避免使空氣進入患者的顱內),沖洗血腫腔,直至引流液的顏色轉清。5)固定好引流管,將引流管與引流袋相連接,為患者進行持續引流。兩組患者均在置管2~5 d后拔管。
治療結束后,對比兩組患者血腫的清除情況,觀察術后1年內其顱內低壓綜合征、急性硬膜外血腫、切口哆裂、硬膜下積液及局灶性癲癇等并發癥的發生情況。
用SPSS22.0統計軟件對本次研究中的數據進行分析,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觀察組患者血腫的清除率為(90.37±5.56)%,對照組患者血腫的清除率為(68.33±5.15)%,二者相比,P<0.05。
術后1年內觀察組患者并發癥的總發生率低于對照組患者,P<0.05。詳見表1。

表1 術后1年內兩組患者并發癥發生情況的對比 [n(%)]
慢性硬膜下血腫是腦外傷患者的常見并發癥。該病患者的臨床表現包括頭痛、視物模糊、一側肢體無力、記憶力減退、精神失常、輕偏癱及失語等。近年來,臨床上采用鉆孔置管引流術對該病患者進行治療,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不過,術后患者易出現各類并發癥。這是因為:1)該病患者的年齡普遍較大,且存在不同程度的腦萎縮,故術后其腦組織膨起困難。2)該病患者血腫的包膜較厚、較堅硬,術后其硬膜下腔無法閉合,從而易使其發生血腫包膜再出血[2]。3)進行該手術需打開患者的硬腦膜,將其血腫腔內的血液移除,這可導致其顱內壓下降,使空氣進入其硬膜下。4)患者存在蛛網膜受損所致的腦脊液外滲等現象均可導致其發生硬膜下積液。5)腦組織膨起后使引流管壓迫、刺激大腦皮層、手術操作導致的繼發性腦損傷等均可導致患者發生癲癇。另外,引流管的類型和放置方法也可影響患者術后并發癥的發生率。
有研究人員發現,為接受鉆孔置管引流術的慢性硬膜下血腫患者使用T型引流管進行引流,可顯著提高其血腫的清除率,降低其并發癥的發生率[3]。這是因為:1)T型引流管的兩短臂可將硬腦膜緊壓在顱骨內板上,起到懸吊硬腦膜的作用。2)T型引流管具有引流效果好、可有效排出顱內積氣與積液的優點。3)傳統的硅膠管引流管質地較硬,易損傷患者的腦組織。
本次研究的結果證實,用改良的鉆孔置管引流術治療慢性硬膜下血腫可顯著提高患者血腫的清除率,降低其術后并發癥的發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