佘雪桂
(赤壁市婦幼保健院,湖北 赤壁 437300)
產后出血是產婦分娩期較為嚴重的并發癥。產后出血是指進行自然分娩的產婦其產后24 h內的出血量超過500 ml,進行剖宮產的產婦其產后24 h內的出血量超過1000 ml。有研究表明,產后出血具有較高的致死率[1]。宮縮乏力是導致產后出血的主要原因。目前,臨床上常采用縮宮素預防產婦產后出血,但效果并不理想。本文主要探討聯用米索前列醇和縮宮素預防產后出血的臨床效果。
將2015年10月至2016年5月期間赤壁市婦幼保健院收治的450例產婦作為研究對象,并將其分為預防A組和預防B組。在預防A組產婦中,有初產婦156例,有經產婦69例;其年齡為24~33歲,平均年齡為(28.85±3.16)歲;其孕周為38~44周,平均孕周為(40.2±2.73)周。在預防B組產婦中,有初產婦141例,有經產婦84例;其年齡為23~32歲,平均年齡為(26.71±3.54)歲;其孕周為37~43周,平均孕周為(41.2±1.79)周。兩組產婦的一般資料相比,P>0.05,具有可比性。
兩組產婦娩出胎兒后,均為其注射縮宮素。縮宮素的使用方法是:為產婦肌內注射20 U的縮宮素。在此基礎上,為預防B組產婦使用米索前列醇進行預防性治療。米索前列醇的使用方法是:讓產婦舌下含服400 μg的米索前列醇[2]。
觀察兩組產婦產后2 h、24 h的出血量、產后出血的發生率及不良反應的發生率。產后出血的判定標準是:1)自然分娩的產婦其24 h內的出血量超過500 ml。2)進行剖宮產的產婦其24 h內的出血量超過1000 ml[3]。
使用SPSS22.0軟件對本次研究中的數據進行處理,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在預防A組產婦中,發生產后出血的產婦有16例,該組產婦產后出血的發生率為7.11%。在預防B組產婦中,發生產后出血的產婦有7例,該組產婦產后出血的發生率為3.11%。與預防A組產婦相比,預防B組產婦產后出血的發生率較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與預防A組產婦相比,預防B組產婦產后2 h、24 h的出血量均較少,P<0.05,詳見表1。
表1 兩組產婦產后2 h、24 h出血量的比較(ml,)

表1 兩組產婦產后2 h、24 h出血量的比較(ml,)
組別 例數 產后2 h的出血量 產后24 h的出血量預防A組 225 273.94±23.86 348.72±60.12預防B組 225 158.96±69.45 246.32±49.75
在預防A組產婦中,出現輕微寒戰的產婦有12例(占5.33%),出現惡心的產婦有5例(占2.22%),該組產婦不良反應的發生率為7.56%。在預防B組產婦中,出現輕微寒戰的產婦有4例(占1.78%),出現惡心的產婦有2例(占0.89%),該組產婦不良反應的發生率為2.67%。與預防A組產婦相比,預防B組產婦不良反應的發生率較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導致產婦產后出血的原因較為復雜,筆者認為主要包括以下四個方面:1)在進行自然分娩的過程中,產婦的疼痛感較為強烈,其體力消耗過大,導致其精神高度緊張,進而可引起宮縮不協調或子宮收縮乏力。2)產婦患有白血病、再生障礙性貧血、血小板減少性紫癜等凝血功能障礙疾病。3)產婦分娩或流產的次數過多,從而引發胎盤剝離或胎盤粘連。4)在進行分娩的過程中,由于胎兒巨大或胎兒為多胞胎等導致產婦的軟產道損傷。
宮縮乏力是導致產婦產后出血的主要原因。目前,臨床上常采用縮宮素預防產婦產后出血。臨床實踐證實,單用縮宮素雖然能夠有效地促進子宮的節律性收縮,降低產后出血的發生率,但因產婦的個體差異較大,導致防治產婦產后出血的效果并不理想。相關的調查數據顯示,使用縮宮素預防產后出血的產婦,其產后出血率仍高達5%~7%。
米索前列醇是合成的前列腺素E1的衍生物。該藥具有E類前列腺素的藥理活性,可軟化宮頸,提高子宮內的壓力。米索前列醇不僅血藥濃度高,而且半衰期較長。產婦在服用米索前列醇15 min時,其血漿活性代謝物米索前列醇酸的水平即可達到峰值,從而有效地促進子宮收縮。由于米索前列醇在肝、腎、腸、胃等組織中的濃度高于血藥濃度,故讓產婦采用舌下含服的方式預防產后出血,可有效地避免該藥經過其肝臟進行代謝,從而可降低其不良反應的發生率[4]。本次研究的結果顯示,與預防A組產婦相比,預防B組產婦產后2 h、24 h的出血量均較少,其產后出血的發生率、不良反應的發生率均較低。這說明,聯用米索前列醇和縮宮素預防產婦產后出血的臨床效果較好,可有效地降低其產后出血的發生率,且安全性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