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 瑤,范德蘭
(1.湖北中醫藥大學護理學院,湖北 武漢 430065;2.湖北省中醫院,湖北 武漢 430061)
肝硬化是指由一種或多種病因長期、反復作用所造成的彌漫性肝損害。此病在我國的發病率約為17/10萬。肝硬化具有病情復雜且不可逆、患者病死率高及預后差等特點。臨床研究表明,慢性肝病患者一旦發展為肝硬化,就會導致其全身多個器官和系統的功能發生改變,從而可增加其發生肝性腦病、上消化道出血、肝腎綜合征等并發癥的風險[1]。延續護理是指醫護人員通過設計一系列的護理方案,確保患者在不同的場所(如從醫院到家庭)及同一場所(如醫院的不同科室)受到協調、延續、科學照護的一種護理模式[2]。相關的報道指出[3],多數肝硬化患者在長期接受治療的過程中易出現焦躁、抑郁、煩躁等負面情緒,部分患者甚至可因此而抗拒治療,這會嚴重影響其治療的效果。對肝硬化患者進行延續護理,可改善其負面情緒,提高其對治療的依從性。本研究在文獻計量學視角下對近年來我國對肝硬化患者進行延續護理的相關文獻進行統計和分析,以期了解我國對肝硬化患者進行延續護理的研究現狀,為相關的研究提供參考和借鑒。
本文的研究對象是從中國知網、萬方數據庫中檢索到的我國對肝硬化患者進行延續護理的相關文獻。檢索的時間段為中國知網、萬方數據庫建庫至2017年12月31日。所有納入本研究的患者其病情均符合WHO關于肝硬化的診斷標準。
1.2.1 檢索方法 以“延續護理AND肝硬化”、“延續性護理AND肝硬化”、“延伸護理AND肝硬化”為主題,在中國知網和萬方數據庫上檢索我國對肝硬化患者進行延續護理的相關文獻。
1.2.2 文獻的納入標準與排除標準對檢索到文獻的標題、關鍵詞進行審閱,在必要時應對摘要和全文進行閱讀,并遵循以下納入標準和排除標準對文獻進行嚴格的篩選。納入標準:所有我國大陸發表的關于對肝硬化患者進行延續護理的文獻,重復的文獻僅算一篇。排除標準:與本研究無關、資訊報道、通知公告、科普文摘、知識簡介、會議論文及一稿多投的文獻。
1.2.3 對文獻中的數據進行提取的方法研究人員根據文獻中的數據信息并結合自己的分析結果,設計并創建Excel表,表中的內容包括論文題目、作者、發文地區/單位/機構、發文的時間、期刊的收錄情況、關鍵詞等。然后將檢索到的文獻全部導入Excel表中,進行管理[4]。
1.2.4 對文獻進行質量控制的方法 首先,兩名研究人員根據文獻的納入標準與排除標準,獨立對文獻進行嚴格的篩選。其次,根據預先設計與創建的Excel表,提取文獻中的相關數據,并對數據進行交叉、反復的核對。最后,得到的結果進行歸類和分析,并以表格的形式表現出來。
在本研究的初始階段共檢索到159篇相關的文獻,其中有61篇文獻來自中國知網,有98篇文獻來自萬方數據庫。在剔除無效的文獻后,最終獲取77篇有效文獻。
通過對這77篇文獻進行分析可知,從2010年開始,我國對肝硬化患者進行延續護理的相關文獻相繼刊出。2015年至2017年,此類文獻的發文量開始快速增長。詳見表1。

表1 這77篇文獻發文年份的分布情況(篇)
通過對這77篇文獻進行分析可知,發文量居前5位的地區分別是江蘇、河南、山東、浙江和湖北;發文量居前4位的機構分別是河南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南通大學附屬第三人民醫院、川北醫學院第二臨床醫學院南充市中心醫院、河南省鄭州市第六人民醫院。詳見表2、表3。

表2 這77篇文獻發文地區的分布情況

表3 這77篇文獻發文機構的分布情況
這77篇文獻共發表在54種期刊上。通過對這77篇文獻進行分析可知,發文量居前4位的期刊分別是中國醫藥指南、醫學信信、實用臨床護理學雜志與大家健康。在這77篇文獻中,有2篇文獻被北大中文核心期刊收錄,有11篇文獻被中國科技核心期刊收錄,有64篇文獻被普通期刊收錄。詳見表4、表5。

表4 這77篇文獻被期刊收錄的情況

表5 這77篇文獻被期刊收錄的情況
通過對這77篇文獻進行分析可知,其中共有9篇文獻獲得基金支持(獲得省級基金支持的文獻有3篇、獲得市級基金支持的文獻有2篇、獲得院校基金支持的文獻有4篇),其獲得基金支持的比率為11.69%。
這77篇文獻共涉及86個關鍵詞。在這86個關鍵詞中,詞頻大于5次的關鍵詞有9個,分別為肝硬化、延伸護理、生活質量、延續護理、遵醫行為、乙型肝炎肝硬化、延續性護理、乙型肝炎、影響。詳見表6。

表6 這77篇文獻關鍵詞的分布情況
通過分析這77篇文獻發文年份分布的情況可知,從2010年開始,我國對肝硬化患者進行延續護理的相關文獻相繼刊出。2010年至2014年,此類文獻的發文量較少,增長速率較慢。2015年至2017年,此類文獻的發文量開始快速增長。這說明近年來我國醫護人員、醫療機構的管理人員及醫學研究者等已逐漸認識到對肝硬化患者進行延續護理的重要性。但通過分析表2中的數據可知,我國對肝硬化患者進行延續護理的研究雖然發展較快,但尚存在地區分布不均的現象[5]。
在這77篇文獻中,僅有2篇文獻被北大中文核心期刊收錄,這從側面說明我國對肝硬化患者進行延續護理相關文獻的質量不高。對這77篇文獻進行深入分析與研究發現,部分期刊存在以下問題:研究結果的評價指標不健全、自行編制的量表多未經信度和效度檢驗、分組方法設計不合理、樣本數量的計算方法不明確等。上述問題可大大影響文獻的質量。此外,在這77篇文獻中僅有9篇文獻獲得基金支持,占比僅為11.69%。在給予其支持的9項基金中,有3項省級基金、2項市級基金和4項院校基金。這說明我國在對肝硬化患者進行延續護理的研究方面缺乏充足的人力、物力和財力保障[6]。
利用Donohue,J·C于1973年提出的高頻詞與低頻詞分界的臨界值計算公式可以計算出我國對肝硬化患者進行延續護理相關文獻中出現的高頻關鍵詞。本研究中的77篇文獻共涉及86個關鍵詞,其中詞頻大于5次的關鍵詞有9個,分別是肝硬化、延伸護理、生活質量、延續護理、遵醫行為、乙型肝炎肝硬化、延續性護理、乙型肝炎、影響。對上述高頻關鍵詞及文獻內容進行深入分析發現,我國對肝硬化患者進行延續護理相關文獻的研究內容大多是關于臨床應用、效果觀察及影響作用等方面,缺乏理論研究等較深層次的研究。
延續護理雖然是一種先進的護理模式,但我國對肝硬化患者進行延續護理的相關文獻中尚存在較多問題,如文獻地區分布不均、基金支持薄弱、文獻的質量不高等。此類文獻在論文質量、研究的深度和廣度等方面有待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