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科宇
(南充市中心醫院,四川 南充 637000)
在醫院中,大部分新入職的護士缺乏護理經驗,其護理理論及護理操作的水平均不高。為了確保護士為患者提供護理服務的質量,提高患者對護理服務的滿意度,對其進行培訓具有重要的意義。有資料顯示,對新入職的護士采用PDCA循環管理法進行規范化培訓的效果很好[1]。為了進一步探討對新入職的護士采用PDCA循環管理法進行規范化培訓的效果,筆者對2016年2月20日到2017年2月20日期間南充市中心醫院新入職的136名護士的臨床資料進行了回顧性研究。
選取2016年2月20日到2017年2月20日期間南充市中心醫院新入職的136名護士作為研究對象。將這136名護士隨機分為對照組和管理組,每組各34名護士。在對照組護士中,有女64名,男4名;其年齡為17~22歲,平均年齡為(20.69±2.01)歲;其中有本科畢業生21名,有大專畢業生47名。在管理組護士中,有女63名,男5名;其年齡為17~21歲,平均年齡為(20.78±2.33)歲;其中有本科畢業生23名,大專畢業生45名。兩組護士的一般資料相比,P>0.05,具有可比性。
對對照組護士采用傳統教學法進行培訓。培訓的方法為:在護士入科前,對其進行理論培訓,培訓的時間為一周。理論培訓的內容包括護理的核心理念、護士的素養、護士的職責、護理的措施、護理的流程、醫院的安全制度、護理文書的書寫及心理指導的方法。培訓結束后對每個護士進行考核。考核合格的護士才可進入醫院各科室。入科后由科室護士長繼續對護士進行培訓,培訓的內容包括護理理論知識和護理操作技能。護理操作技能培訓的內容包括口腔護理、氧氣吸入、心肺復蘇、大量不保留灌腸、皮下注射、吸痰、鼻飼、靜脈注射、無菌護理、密閉式靜脈輸液等。由科室每月對護士進行考核。由護理部每季度組織護士進行護理技能及護理知識考核。考核結束后,對整體培訓進行總結。對管理組護士采用PDCA循環管理法進行規范化培訓。培訓的方法為:1)計劃階段。為每2名新入職的護士安排1名主管護師以上職稱的護士作為指導教師。指導教師需根據護士的學歷、理論知識及操作技能的水平結合自身的教學經驗,為其制定有針對性的培訓方案。2)實施階段。指導教師按照培訓方案準備帶教課程。在授課前期為護士講解進行基礎理論知識,讓其掌握護理的具體流程與醫院的規章制度。然后向護士詳細講解基本護理的操作方法,內容包括口腔護理、氧氣吸入、心肺復蘇、大量不保留灌腸、皮下注射、吸痰、鼻飼、靜脈注射、無菌護理、密閉式靜脈輸液等。授課結束后,由指導教師為護士親自示范,并將每種護理方法中的注意事項告知護士。最后,為護士講解本院的風險管理體系、急救護理知識等。進行培訓的時間約為3個月,然后對護士進行考核。3)檢查階段。指導教師應定期檢查護士對護理知識及護理操作技能的掌握情況。對護理知識及護理操作技能掌握較好的護士進行表揚。對護理知識及護理操作技能掌握較差的護士進行批評。然后,提出護士在護理工作中表現不足的地方,并就此對其進行指導。4)處理階段。根據每3個月對護士進行考核的結果,總結本次培訓方案中不足的地方并加以完善。然后將完善后的培訓方案用于下一次培訓中。當培訓期滿一年后對護士進行護理技能及護理知識的考核。
對兩組護士進行1年的培訓后,觀察其護理技能考核的評分及護理知識的考核評分[2]。1)用我院自制的試卷評估兩組護士護理操作技能的水平,該試卷的內容包括對患者進行口腔護理、氧氣吸入、心肺復蘇、大量不保留灌腸、皮下注射、吸痰、鼻飼、靜脈注射、無菌技術、密閉式靜脈輸液的技能。該試卷的總評分為100分,評分越高表示護士該項護理操作技能的水平越高。2)用我院自制的試卷評估兩組護士護理知識的水平,該試卷的總評分為100分,分數越高表示其護理知識的水平越高。
對本次研究中的數據均采用SPSS20.0統計軟件進行處理,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檢驗。以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接受培訓后,管理組護士在口腔護理、氧氣吸入、心肺復蘇、大量不保留灌腸、皮下注射、吸痰、鼻飼技術、靜脈注射、無菌護理、密閉式靜脈輸液方面的操作考核評分均高于對照組護士(P<0.05)。詳見表1。
表1 兩組護士護理操作考核評分的比較(分,±s )

表1 兩組護士護理操作考核評分的比較(分,±s )
指標 管理組 對照組 P值例數 58 58口腔護理 97.41±3.30 92.69±2.52 0.0000氧氣吸入 94.60±1.55 89.91±1.63 0.0000心肺復蘇法 93.92±2.70 85.39±4.14 0.0000大量不保留灌腸 95.44±3.91 91.01±3.73 0.0000皮下注射 94.61±2.47 90.01±2.38 0.0000吸痰 93.47±2.55 87.56±2.83 0.0000鼻飼 92.23±4.01 84.56±4.34 0.0000靜脈注射 95.14±2.16 90.75±2.72 0.0000無菌護理 93.53±2.69 89.28±1.81 0.0000密閉式靜脈輸液 95.12±2.18 91.68±2.80 0.0000
接受培訓后,管理組護士護理知識考核的評分為(97.51±2.42)分,對照組護士護理理論考核的評分為(86.22±4.34)分,管理組護士護理知識考核的評分高于對照組護士(P<0.05)。
醫院新入職的護士大多為剛走出校門的學生,其在學校只學習了部分護理基礎知識與臨床實踐技能。臨床護理具有專業性強的特點,若護士缺乏工作經驗,其很難勝任護理工作。因此采用一種科學、合理的方法對新入職的護士進行培訓,對提高其護理知識及護理操作的水平具有重要意義。有資料顯示,對新入職的護士采用PDCA循環管理法進行規范化的培訓,可有效地提高其護理知識及操作技能的水平。PDCA循環法也叫戴明環,在管理學中屬于一個應用率較高的模型。該方法是指遵循“計劃(Plan)-實施(Do)-檢查(Check)-處理(Action)”的步驟,并使以上步驟進行周期性反復循環的管理模式[3]。PDCA循環法使用最早可追溯到1930年,該方法最早是由休哈特構想出來的,在1950年被戴明博士(美國質量管理專家)應用。本次研究的結果顯示,接受培訓后,管理組護士在口腔護理、氧氣吸入、心肺復蘇、大量不保留灌腸、皮下注射、吸痰、鼻飼、靜脈注射、無菌護理、密閉式靜脈輸液方面的操作考核評分及理論知識考核的評分均高于對照組護士。綜上所述,對新入職的護士采用PDCA循環管理法進行規范化培訓的效果顯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