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翠琴
摘 要:隨著互聯網技術的廣泛普及,農產品電商化這種全新的銷售方式也迅猛發展起來。由于我國農產品電商化起步晚、發展快,在具體實踐過程中不可避免地存在許多問題。鑒于此,本文將詳細探究農產品電商化發展的問題及對策,以期促進農業現代化的健康發展。
關鍵詞:農產品;電商化;發展對策
農產品電商化是農業現代化發展的必由之路,我國作為農業生產與消費大國,更應重視農產品電商化問題。在信息化蓬勃發展與新農村建設深入推進的今天,積極探究農產品電商化發展的問題及對策,具有重要指導意義。
一、我國農產品電商化發展的主要問題
1.規模小
分散種植、規模小且割裂是我國農業生產的基本格局,以小農戶為主的農產品生產方式,生產技術水平低、規模小、組織化程度低。在這種情況下,農產品電商組織方式松散、運行效率低且缺乏有效管理,這種碎片化的小農經濟與市場經濟之間的矛盾日益凸顯。
2.產品同類化
我國農產品同類化現象較為嚴重,如若不進行品牌差異化建設,勢必影響農產品電商化發展。近年來,我國農產品品牌數量逐漸增多,但是缺乏商標品牌的全面營銷規劃。農產品生產經營主體尚未意識到品牌建設的重要性,缺乏品牌發展思維,品牌建設未能與農產品質量同步發展。
3.物流問題
農產品從生產到消費之間的產業鏈跨度大、時間長,而農產品本身保質期較短,尤其是生鮮農產品易受到溫度、環境等因素影響,更易發生腐爛,這就給農產品儲存運輸帶來了嚴重困擾。另外,我國物流業發展不完善,物流成本偏高,也嚴重制約著我國農產品電商化的快速發展。
4.人才問題
目前,電子商務正向著移動電商、云計算方向發展,人才與技術正成為市場競爭的焦點。農業電商化發展需要既精通網絡知識又熟悉農業發展的復合型人才。而我國一直忽略對農業信息化人才的培養,導致農業現代化發展中出現了較大的人才缺口,進而嚴重阻礙農產品電商化的健康發展。
二、農產品電商化發展的對策
1.農產品電商規模化發展
新時期,必須加強農產品電商規模化發展,筆者認為,可通過農業合作社模式將零散生產力進行集中,提高農業生產的標準化、專業化程度。然后通過電子商務技術進行推廣,這樣一方面能擴大特色農產品宣傳力度,另一方面能大幅縮減傳統推廣模式中的宣傳費用。電子商務與農業合作社模式相結合,不僅能節約農產品生產成本,還能有效提升合作化規模效益。農產品電商規模化發展可有效促進農產品供給、需求的匹配,特別是在農產品交易量上升的情況下,合作社規模化效益將進一步凸顯。農業合作社這種規模化農產品發展模式,進一步提升了農產品的質量、規格要求,更好的滿足了市場需求。
2.強化品牌建設力度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升,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產品品牌的重要性,人們的消費觀念也發展了重大變化。人們在消費過程中更加看重品牌的力量,例如,褚時健的褚橙這一成功營銷案例,讓人們看到了農產品品牌建設的重要性。加強農產品品牌建設是我國農業電商化發展以及現代化發展的必由之路,強化農產品品牌建設力度,應從如下方面入手:①強化農產品質量管理。質量與品質是打造農產品品牌的關鍵,因此,新形勢下必須加強農產品品質管理,保證農產品質量,強化農產品標準化生產力度,從從產品生產的各個環節入手,全面提升農產品質量。加強農民技術指導,積極推動農產品標準化生產,通過全面的質量監管體系,強化品牌信譽。②國家資金支持。政府部門應加強農產品品牌建設的資金支持力度,現階段,我國大部分地區均有特色農產品,但是由于缺乏資金支持,使得這些農產品尚未被人們知曉。在新形勢下,政府部門應充分調動多方面力量,形成以合作社、龍頭企業為主體的優勢樣板產品,加強優勢產品品牌培育力度。③農產品生產企業必須加大品牌建設力度,強化品牌創新意識,提升品牌價值。加強品牌建設不僅僅是一個商標注冊,更需要多方面努力。
3.物流專業化發展
物流是農產品電商化發展的關鍵,其直接影響到生產方、消費者以及中間方的關系。在信息化時代,全面提升農產品物流水平、創新物流發展模式,是全面推動農產品電商化發展的關鍵。物流專業化發展應從如下方面入手:①建立健全完善的農產品電商體系,在農產品物流運輸全過程中均應使用冷藏箱或冷藏車。與此同時,充分利用管理信息技術,完善以物流業為中心的供應鏈環節,進而全面降低其他流通環節的資金浪費。另外,積極出臺完善的電子商務物流標準,全面推動流通標準化的發展。②大力建設冷鏈物流基礎設施,及時更新冷鏈物流設備體系。與此同時, 政府部門還應加強資金、技術等力量支持,積極鼓勵外商、集體、個人資金等投入力度,推動農產品流通設施建設的多元化發展。在農產品集中區域建立多元化、多層次的農產品市場體系,重點打造一批集散能力強、輻射范圍廣的批發市場,進一步推動直銷配送、連鎖超市等流通方式的發展。
4.積極引入電商人才
在政府部門的支持下,加強電子商務企業與高等院校、研究院之間的交流協作力度,積極建立電商實踐培訓基地,推動實用型人才的培養力度。與此同時,積極組織面向下崗職工、農民的電子商務技能培訓,全面提高電子商務在農村的滲漏力度,積極推動特色農產品電商的發展。與此同時,加強冷鏈物流人才建設。規模化電商可積極組建物流團隊,綜合自身的資金、技術優勢制定物流計劃,全面提升物流專業化程度,全面促進農產品電商快速發展。另外,還應積極引入電子商務、農業經濟人才,為農產品電商化發展注入新鮮血液。
三、結語
綜上所述,本文以我國農產品電商化發展的主要問題為切入點,從電商規模化、品牌建設、物流專業化、人才建設等角度入手,詳細論述了農產品電商化發展的對策,多角度入手,旨在促進農產品電商化健康、和諧發展。
參考文獻:
[1]隨學超,周應恒.蔬菜零售價格對上游市場價格波動的反應機制――基于零售渠道差異的比較分析[J].價格理論與實踐,2014(6).
[2]徐振宇.國外鮮活農產品流通“經驗”之再審視[J].經濟與管理,2015(3).
[3]王秀杰.批發市場主導的蔬菜流通渠道的變革和創新[J].經濟與管理研究,20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