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翠連
摘 要:我國經濟在不斷的發展,在此過程中的環境問題也不斷的出現,尤其是土壤質量問題。土壤質量的下降和土壤問題和肥料問題有直接的關系,這種情況已經影響了農業的可持續發展,本文闡述的主要問題是農業可持續發展中存在的土壤問題,同時提出了相應的解決策略。
關鍵詞:農業可持續發展;土壤肥料;對策
現階段,因為種種污染問題的出現對我國農業的可持續發展造成一定的影響。在農作物種植的過程中應該重視對肥料的使用,目的是為了農作物的生長提供良好的環境。本文對農作物發展中的肥料問題進行了簡要的闡述,希望為相關的工作者提供參考。
一、農業生產中土壤肥料利用存在的問題
1.耕地退化污染嚴重
相關的調查顯示,我國的耕地面積已經接近了發展的“紅線”。此外,以為城市化進程的不斷加快出現了工業和農業掙地的情況。此外,在環境污染的情況下,農業發展中土壤肥料出現一定的問題,如污染嚴重的問題,這直接影響了農業的健康發展。
2.肥料資源分布不均
我國的磷礦資源主要分布在云貴川地區,而鉀肥主要通過進口獲得,另外,因為管理手段的缺失而造成在農業的發展中出現肥料分布嚴重不均衡的情況,引發資源浪費的情況時常出現。從肥料肥結構來看,氮、磷、鉀肥料中的鉀肥的微量元素不如其他兩種肥料,這對我國的農業發展造成一定的影響。
3.不合理的施肥方式引發的不良影響
農作物的種類不同對肥料的需要也是不同的,因此,在施肥的過程中應該結合農作物的生長情況合理選擇肥料。但是,肥料使用不合理和不科學的情況時有出現,如果使用肥料過多或者過少的話將造成肥料的比例失調,這直接影響土壤的吸收能力,不僅影響農作物的健康生長,同時還容易造成土壤結構的改變。因此必須重視施肥的方式和尺度的把握。
二、農業土壤肥料問題解決對策
1.合理應用微生物肥料
為了堅持可持續發展的理念,在進行肥料使用的過程中應該重視對專業技術人員的聘請,目的是實現對現代微生物應用技術的宣傳工作,更好的為農民使用微生物技術提供引導作用。舉例而言,在使用微生物肥料的過程匯中需要結合土壤肥料的特點進行肥料的使用,及時對土壤中的氮素進行調節,目的是實現對固氮藍藻、固氮菌等改善。此外,還應該重視對土壤自身肥力的提升,可以使用有機磷肥,因此需要重視對有機磷細菌肥的使用。土壤中的難溶性的礦物質可以通過鉀細菌進行分解,因此在使用肥料的過程中,為了實現農產品品質的提升可以適當加入有機磷細菌肥。另外,在使用微生物肥料中可以施工一定量的抗生素,目的是減輕病害對農作物的影響。在作物播種的過程中可以適當利用菌根菌肥料,進而實現根部營養增加。
2.加強土壤肥料監測
在農作物的種植過程中還存在一定的問題,如耕地退化、污染嚴重和肥料分配不均勻等,為此,應該做好土壤肥料的監測工作。
第一,應該制定肥料施用規劃,為了實現對土壤肥力、品質的控制,應該制定科學的規劃進行土壤肥料的監測。同時應該借助科學的信息化技術,建立肥料應用效益試驗網絡體系,在體系的建設中對土壤中的鉀、磷、氮進行觀察,同時將觀察的數據輸入到數據庫中,便于以后的借鑒。
第二,在進行土壤肥料監測的過程中應該重視對土壤酸化和板結情況的監督和管理,如果一旦發現問題的話可以進行及時的處理,進而提升肥料的使用效率。
第三,重視生態環境監測。在進行監測的過程中還應該重視生態環境監測。在此過程中重視規避大氣污染和水體污染等情況的出現,目的是為了保證農作物的健康生長。
3.堅持因地制宜原則
在現階段的土壤肥料使用中存在一定的問題,即有機肥和無機肥使用的比例出現失衡。因此,在農業的可持續發展過程中,應該堅持因地制宜的原則。
第一,如果出現土壤肥料失衡情況的話,需要進行養殖造肥處理,即進行積攢圈肥、堆制肥料等,進而實現很好的施工綠肥,為農作物的生長提供必要的肥料。
第二,還應該注意對肥料應用的處理,同時還應該重視對土壤使用制度進行規定,即分析當地土壤肥料使用的情況之后確定土壤中的有機質。此外,還應該對亂使用的化肥的情況進行制止,通過制度的手段禁止農藥對土壤吧破壞。
第三,為了更好的堅持因地制宜的原則,在農業發展的過程中應該重視對工業用水的管理,目的是防止水污染的出現而影響農作物的生長。
三、結語
綜合上面的闡述可以知道,在我國的農業發展中存在一定的問題,為此應該農業的可持續發展戰略,并且以此為指導重視對該種理念的推廣,同時還應該結合土壤肥料和養分不足和耕地退化嚴重的現象進行土壤肥料的監測工作。在土壤肥料監測的過程中應該堅持因地制宜的原則、合理使用微生物肥料等,對土壤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及時的解決,保證植物最佳的生長狀態和提高農作物的品質。
參考文獻:
[1]龍秀娟.農業可持續發展視野下土壤肥料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農技務,2014,11( 03).
[2]楊忠來.農業可持續發展視角下的土壤肥料問題及對策[J]. 北京農業,2014,12( 09) .
[3]陳良松.土壤肥料在六安市農業綠色發展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存在問題與對策[J]. 安徽農學通報,2014,20( 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