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運用文獻分析、問卷調查和數據分析等研究方法,通過分析昌吉市休閑農業發展現狀與類型,剖析其存在的問題,并對昌吉市居民休閑農業需求行為的進行實地調查,分析其影響因素,并提出昌吉市發展休閑農業的對策建議。
關鍵詞:昌吉市;休閑農業;需求行為
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和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越來越多的人開始追求生活品質,休閑農業的需求也隨之增長。休閑農業作為農村一二三產業發展的融合體,近年來發展迅速,已成為一種新型產業形態和消費業態,在促進農業發展、帶動農民增收、推動城鄉一體化發展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一、昌吉市休閑農業發展現狀與類型
1.昌吉市休閑農業發展現狀。昌吉市隸屬于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是昌吉回族自治州州府,是新疆最具發展潛力的經濟區域之一。昌吉市是新疆最早發展休閑農業的城鎮,最初主要是農家樂。近年來,昌吉市城鎮化的推進為發展休閑農業提供了廣闊的市場,周邊的農家樂急劇增加。截止2017年,昌吉市已建設自治州鄉村旅游示范鎮2個,示范村4個,國家級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示范點2個,自治區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示范點12個。先后被評為“中國最佳休閑旅游城市”、“新疆休閑之都”、 “全國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示范縣”。自2006年到2016年的10年間,昌吉市休閑農業共接待游客460.5萬人次,旅游收入達到7.62億元。
2.昌吉市休閑農業類型。昌吉市休閑農業業態類型主要包括:農家休閑型、民俗風情傳統文化型、民族民居型、農業生產體驗型、鄉村休閑度假型、農業科普教育型、體驗運動型、康樂型、鄉村商務會所等九大類型。
二、昌吉市休閑農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1.產品供應方面。傳統休閑旅游產品和較低的服務水平使得休閑農業缺乏足夠的吸引力;簡陋的基礎設施和單一的發展類型難以滿足消費者多元化的需求。
2.服務與管理方面。部分休閑旅游村的服務不到位,交通不便利。如飲用水直接取自地下水;廚房設施缺乏基本消毒措施;住宿條件簡單,床上用品不能及時更換;服務員大多是農民家庭成員,服務質量差,管理水平低。
3.品牌意識方面。昌吉市雖然是我國開展休閑農業最早的城鎮之一,休閑農業有關的旅游產業也居多,但都是比較普通的,知名度高的占少數,這樣就對居民沒有足夠的吸引力。
4.相關政策方面。目前政府對昌吉市休閑農業的扶持資金和政策不到位,對于從事休閑農業的農民缺乏必要的補貼和稅收優惠;使得休閑農業發展規模小、品牌單一,知名度不高。
三、昌吉市居民休閑農業需求行為調查及結果分析
為了更好地了解昌吉市休閑農業的發展,本研究采取問卷調查法,對昌吉市居民進行了隨機抽樣,共發放問卷300份,回收有效問卷266份,問卷有效率為89%。
1.被調查居民的基本特征
(1)被調查居民的性別、年齡及學歷特征。被調查居民的性別比例持平。22歲以下占比23.9%,23-40歲的占50%,41-60歲占16%,60歲以上占10.1%。大專及本科占比為47.8%,其次是高中以及中專學歷的占38.9%,初中及以下學歷的占8.9%,研究生及以上的占比僅占4.5%。
(2)被調查居民的職業與收入特征。在被調查者中,企事業單位職員和教師較多,分別占27%和26%,學生占20%,個體戶占12%,離休人員只占10%。其次,月收入在2000-4000元的占50%,4000-6000元的占30%;月收入6000以上的占15%,而2000以下的只占5%。
2.被調查居民對昌吉市休閑農業的滿意度評價。調查顯示, 22.8%的被調查者表示滿意,22.8%表示較滿意,一般的占25.6%,較不滿意占15%,不滿意占13.4%。歸結起來,居民最不滿意的是發展類型;評價一般的是出行距離和服務水平;比較滿意的是特色飲食、周邊環境、管理水平、基礎設施及知名度五個方面。
3.昌吉市居民休閑農業的需求行為影響因素
(1) 居民參與休閑農業的動機。調查顯示,居民參與休閑農業43.9%是為休閑度假;22。8%為回歸鄉村生活;觀光旅游占17.2%;11.7%為品嘗農家菜;感受民俗文化的僅占4.4%。由此可以判斷,隨著昌吉市居民可支配收入的不斷提高,居民選擇休閑度假的需求動機更加多元化。
(2)居民對休閑農業的需求偏好。從被調查者的年齡來看,22歲以下被調查者對游樂設施和地方小吃比較感興趣,分別占36.9%和21.6%,對傳統文化缺乏熱情,僅占3.6%;23-40歲的被調查者偏愛田園風光和傳統文化,分別占31.4%和22.6%;40-60歲的被調查者偏向綠色食品和果蔬采摘的樂趣,分別占22.6%和28.9%;而60歲以上的被調查者對田園風光、特色民居更加偏愛,分別占36.9%和26.4%。整體而言,不同年齡段的被調查者表現出不同的需求偏好。
從被調查者的職業來看,企事業單位職員對田園風光和綠色食品最感興趣,分別占30.6%和26.5%;教師則關注傳統文化和田園風光,分別占31.9%和21.2%;學生更樂于選擇游樂設施和地方小吃,離退休人員更喜愛欣賞田園風光和特色民居;個體戶更青睞于綠色食品和果蔬采摘。
從被調查者的學歷上看,學歷層次越高的居民更注重精神層面的追求,了解傳統文化,游覽田園風光;相反,學歷層次越低的居民更傾向于物質方面的需求,品嘗地方美食,感受各類游樂設施。
(3)居民出游方式。被調查者的出游方式主要有:個人出游,親友結伴,旅行組織,單位組織四種。親友結伴自駕出游的占比最大,約47.8%;由旅行社組織出游占比僅為5.6%,大多數人會認為沒有必要參加旅行社;單位組織出游通常參與人數較多占30.6%;選擇個人出游的僅占16%。
(4) 居民參與休閑農業的消費支出。因為距離較近,交通便利,農家院落設施一般較簡陋等原因,休閑農業的消費一般低于普通觀光旅游。調查顯示消費為100-300元的占39.4%, 300-500元的占36%,500元以上的占14.4%,100元以下的消費只占10%。
綜上所述,居民參與休閑農業的動機往往會引起一定的需求偏好,繼而導致需求行為發生。根據不同消費者的個體特征、行為動機以及需求偏好,提供多元化的產品和服務是休閑農業未來發展的方向。
四、昌吉市居民發展休閑農業的對策建議
1.產品供應方面。加強基礎設施建設,保證游客日常生活和消費需要;既要力求舒適衛生也要高質量,滿足不同消費者的需求偏好;針對不同類型消費人群提供不同類型的服務。
2.服務與管理方面。成立休閑農業協會,充分發揮其作用,加強監督,促進休閑農業有序發展;努力提高各項服務水平。
3.品牌意識方面。通過制作旅游指南手冊,報紙,廣播,廣告等手段進行宣傳,讓更多的人了解休閑農業,休閑旅游。
4.相關政策方面。加強和完善政府的獎勵機制,制造優惠的政策,如銀行貸款、財政補貼、稅收優惠等,引導和扶持鄉村旅游業的發展。
參考文獻:
[1]劉紅瑞,霍學喜. 城市居民休閑農業需求行為分析——基于北京市的微觀調查數據[J]. 農業技術經濟,2015(4):90-97.
[2]郭煥成,呂明偉.我國休閑農業發展現狀與對策[J].經濟地理,2008(4).
[3]李翠林,牛小蘭.新疆昌吉市居民鄉村旅游意向研究[J].新疆職業大學學報,2010,(4):27-30.
作者簡介:李彤(1993-6),女,新疆昌吉人,在讀碩士,研究方向:農村與區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