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立強 任淑艷 郝鑫鑫 崔鳳敏 張艷麗
摘 要:本文調查了遵化市板栗產業發展現狀,總結了影響板栗產業發展的各種因素,提出了具體的解決的對策,促進遵化板栗產業的發展。
關鍵詞:遵化市;板栗產業;調查報告
一、遵化市板栗產業發展現狀
遵化市地處燕山南麓,總面積1521平方公里,其中淺山丘陵占三分之二,是京東板栗原產地和集中產區,是國家林業局命名的“中國板栗之鄉”,河北省林業局命名為“優質板栗生產基地縣”。總面積36萬畝,年產量2.3萬噸,主要分布在蘇家洼、興旺寨、候家寨、小廠等北部長城沿線的十個鄉鎮,栽培品種有紫珀、遵玉、遵化短刺、東陵明珠、燕山早豐等,所產板栗品質居世界食用栗之冠,曾獲“全國林業博覽會金獎”、“99中國國際農業博覽會名牌產品”,是享譽中外的出口創匯拳頭產品,成為全市農村經濟的支柱產業和農民增收的主要途徑。據統計,北部栗產區十鄉鎮人均4861元純收入中板栗占六成,其中達志溝、高家峪等6個板栗專業村僅板栗一項人均收入就超過5000元。
二、發展板栗產業的主要做法
1.基地化建設、規模化開發、突出區域特色建設板栗產業
早在80年代,遵化市政府就提出了建設百里板栗經濟林帶的規劃構想,按照“適地適樹”、“有所為,有所不為”、“優化區域布局、優勢特色樹種向最佳適生區集中發展”思路,統籌安排,集中連片,規模發展,即在北部長城沿線東西長百華里的片麻巖山區用10年時間建設優質板栗生產基地,板栗業已成為區域特色優勢產業。
2.依托項目,靠科技進步提高板栗產業建設水平
遵化板栗產業崛起過程中科技進步發揮了支撐和引領作用。市林業科技部門先后攻克并取得的“板栗優種選育”、“板栗矮密栽培技術體系研究”、等多項具有國內外領先水平的適用科技成果,其中10項獲省、部以上科技進步獎。近年首次成功培育出的板栗矮密栽培新品種已經成為京東板栗換代優種,推廣了樹下生草、增施有機肥、節水灌溉、母枝定量修剪、綠色、有機病蟲害綜合防治等關鍵技術,使我市板栗生產實現了品種化、標準化、規模化發展。
3.培植典型,以點帶面,示范帶動板栗產業發展
注重科技示范典型的培植,以點帶面,示范帶動全市板栗產業發展。在荒廢的河灘地上建立新型密植栗園,創出了3 年有產、5年生單產較20年生老栗園單產高出一倍多的馮莊子村試驗示范園;達志溝村千畝栗樹標準化管理示范園被全國經濟林現場會定為觀摩樣板園,受到了省內外領導、專家的一致好評。馬蘭關板栗生態園定為省級“板栗示范園”;魏進河大樹改劣換優示范園,取得了當年嫁接、當年豐產的好效果,當年畝產達142公斤,創造了燕山板栗單產之最。
4.培育龍頭企業,開創現代農業工業化管理模式
遵化市板栗產業已經形成了較為完整、獨具特色的產業鏈結構,擁有河北栗源食品有限公司、唐山珍珠甘栗食品有限公司等板栗加工企業20家,產品出口日本、美國、新加坡等幾十個國家。全市年生產加工能力5萬余噸,年銷售額10.1億元 ,出口創匯6831萬美元,帶動農戶6萬余戶。
5.聘請專家培訓,提高板栗生產技術水平
遵化市多次聘請全國知名板栗專家、昌黎果樹研究所王廣鵬、孔德軍教授來遵舉辦各種類型的板栗培訓班,提高栗農的栽培管理水平,為板栗穩產高產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三、存在的主要問題
1.質量意識不強,板栗品質有所下降
生產中重增產、擴規模,忽視質量管理;增產措施中用藥、施肥、灌水等技術的不規范,造成板栗不同程度的口味變淡、污染加重、品質下降。
2.品種結構單一,新市場開拓受限
長期以來京東板栗一直以單一型糖炒板栗品種為主,出口市場僅限于日本及東南亞幾個國家,而消費潛力更大的歐美市場更青睞大果型板栗,目前雖有不少大粒型品種,但品質相對較差,缺少果肉不易褐變、加工適性更好的專用型品種。
3.品牌意識淡薄,潛存著信譽危機
部分不法商販品牌保護意識淡化,為謀取暴利,用外地栗以次充好,摻雜使假,擾亂了板栗銷售市場秩序,破壞了板栗的聲譽,嚴重威脅著板栗的品牌信譽。
4.產業鏈連接脆弱,貯藏加工能力低
雖然近幾年出現了遵化栗源等多家具有較強輻射帶動能力的板栗貯藏加工龍頭企業,但多數企業加工品種花樣少、規模小、科技含量不高,板栗生產、加工銷售的組織化程度較低,小生產與大市場矛盾仍較突出。
四、應采取的主要措施
1.加強基地建設,調整品種結構
加強板栗基地基礎建設,應市場之變而變,應市場之需而供,同時調整品種種植結構,除傳統糖炒栗基地外,注重培育發展適宜歐美市場需求的大粒京東板栗基地和加工專用型品種基地。
2.強化科技支撐,促進產業升級
制定相關激勵政策,加大對科技攻關、示范、推廣的投資比例,開展無公害、有機板栗生產技術的研究與示范推廣工作,滿足國內外市場對高品質無公害、有機板栗的需求,靠質量提高京東板栗市場競爭力;加強技術創新體系、技術推廣體系建設,提高新產品、新技術研發轉化能力,為板栗產業發展提供技術支撐。
3.實施“品牌戰略”,振興板栗產業發展
注冊商標,設立專賣連鎖店、產品展銷會及各種媒體廣泛宣傳,擴大遵化板栗在歐美市場和國內各大中城市的認知度,拓展銷售領域。樹立公眾形象,提高知名度,以勢創牌;注冊原產地商標,保護傳統品牌;積極引導廣大栗農和經銷企業增強品牌保護意識,成立板栗產業協會,制定栗農公約,商家公開承諾,誠信經營,農商聯合打假,共保品牌。
4.加強產業扶持,注重長效管理
加大資金投入,制定優惠政策,擴大社會各方面力量的多元投入。研究建立產業發展基金,支持產業的科研開發、宣傳推介、擴建改造、扶持獎勵等。積極落實好各項惠民政策,積極謀劃板栗產業發展項目,注重實際效益,加強長效管理,促進板栗產業科學、健康、快速發展。
作者簡介:李立強(1972-5-),男,河北省遵化市人,農藝師,主要從事果樹技術推廣及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