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剛
摘 要:芝麻是世界上最為古老的栽培作物之一,原產于非洲的埃塞俄比亞地區,栽培歷史非常久遠。自我國引進芝麻種植以來已經達兩千多年的歷史。現如今,芝麻已經成為我國的重要油料作物及經濟作物之一,在人們生活的諸多方面都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近年來,隨著農業的逐步發展,農業技術的不斷提高,人們更加關注一些高產、優質的農作物新品種。而芝麻作為我國的重要經濟作物和油料作物之一,加強芝麻高產栽培技術的研究,不僅有利于提高芝麻的產量與質量,而且對農業經濟發展及農業技術的提升,都有著非常重要的推動作用。
關鍵詞:芝麻;高產;栽培技術
芝麻,屬胡麻科胡麻屬,是優質油料作物和經濟作物之一。具有很高的營養價值。研究表明,每100g芝麻含脂肪高達61.7g,蛋白質21.9g,糖4.3g,鈣650mg,鐵58mg,以及維生素E、腦磷脂、葉酸等多種營養物質,芝麻中的亞油酸有調節膽固醇的作用。芝麻中含有的豐富的卵磷脂和亞油酸,有預防動脈粥樣硬化、補腦,增強記憶力防止頭發早白、美容等功效。同時,芝麻含有的抗氧化元素硒,它具有增強細胞抵制有害物質的功能,能啟到延年益壽的作用。正因為如此,芝麻市場需求量大,并且是供不應求。為了進一步促進芝麻產業的健康發展,促進農民致富增收,加強芝麻高產栽培技術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一、選地、整地與合理種植方式
1.選地
芝麻的高產首先應該把握好土地的選擇,一些耕地性差的地區種植芝麻必然會造成產量低。芝麻不像其他的一些農作物對土壤要求很高,它是一種適應性較為廣的作物。芝麻在習性上來說是一種喜溫、光的作物,但由于它不耐漬,因此在種植區的選擇上應該以地勢高、較為干燥透水以及通透性較好的土壤,地勢高能夠便于土地排灌,綜合以上考慮一般在土壤的選擇上選用沙質土壤最為合適。但需要注意的是,芝麻怕重茬,連作病害嚴重,因此在以上條件之外,一般不選用上年種植過芝麻的地塊。
2.整地
由于芝麻種子比較細小的特點,在出苗時芝麻種子的頂土能力比較弱,因此在生長過程中,為保證芝麻的質量,對芝麻地的整地是十分必要也是極為重要的,同時整地要求要精細,整地質量相較于其他作物而言要求也是比較高的,地面需要保持平整、精耕細耙、干凈,將土壤細碎化以此保證芝麻出苗時能夠整齊均勻,還需要做好防除雜草的工作。但是一般不推薦秋季進行整地,秋季風力較大,容易吹蝕表層土壤。
3.合理種植方式
芝麻的種植一般是選擇等行距種植以及寬窄行種植兩種方式。等行距種植顧名思義就是指芝麻種植的行與行之間的距離相同,一般來說,行距要求大于株距。種植的過于密集或過于稀疏都不利于芝麻的生長,過于密集無法保證光照與水分,過于稀疏則較為浪費土地資源,經濟效益不高,因此進行合理的種植方式是十分必要的。
二、品種選擇
優良的品種是芝麻能否達到高質量、高產量的決定性因素也是重要基礎,因此芝麻品種的選擇是十分重要的。如果地形、土壤、氣候等條件適宜,可選擇栽培的優良品種有很多,如中芝8號、中芝10號、遼芝2號、豫芝11號,還有霸王鞭、葉三、四棱八旗筒、八筒白、珍芝1號等品種都可進行適宜選擇。
三、種子處理
1.播種期處理
在播種前,需要將種子在晴天陽光下進行晾曬,晾曬時間一般為1~2d,進行晾曬過的種子將表層的一些病菌殺死,能夠預防土壤中的病源浸染,由此增加了種子的活力,提高發芽率。與此同時,要將霉籽、秕籽去掉,選擇一些顆粒比較飽滿沒有雜質的種子進行種植。
2.播種期
對于播種期,芝麻是一種喜溫作物,因此為了達到芝麻的高產,一般會選擇將芝麻的生長季節盡可能的安排在高溫季節,以此滿足芝麻生產過程中對光和熱的需求。我國國土面積廣闊并且氣候較為復雜,主要劃分為5個氣候帶。一般而言,每年5到9月全國溫度普遍偏高。因此,一般選擇在5月中、下旬進行播種。在播種時還需要注意天氣情況,最好能夠在雨后進行播種,若播種后下雨容易產生硬殼,將影響芝麻的質量與產量。
3.播種方式
在播種的方式上,一般是分為條播、點播以及撒播等三種方式。選擇條播需要事先計劃好行株距進行播種,這樣便于日后的除草及定苗,播種時也不宜過于深,以防播種后下雨容易悶種。而點播,則適合在較為小面積的零星產區進行,容易保證密度。撒播則要求將種子撒播均勻,在播種前用細土或者是炒熟的陳芝麻與種子進行攪拌,然后順風將種子拋撒開來。具體以哪種方式進行播種,則需要視本地情況而定。
四、 田間管理
1.中耕除草
及時的中耕除草是影響芝麻高產的重要因素之一,在芝麻的苗期過程生長較為緩慢,在這期間很容易被荒草蓋住,因此需要及時的進行除草,防止形成草荒,同時能夠松土、提高溫度的作用,盡量能夠做到有草就除。
2.水肥管理
為達到高產量高質量的目的,在水肥的管理上一般遵循“先控后促”的原則,在苗期主要以控制為主,而在中后期則需要促控結合。芝麻喜熱不耐漬,在對于水分的要求上苗期與生長后期是不太相同的。苗期時需要保證水分供應的充足,即干旱就需要澆水。而在生長后期一般不是太干旱則不太澆水,尤其在遇到雨水多的時期需要及時的進行排水。
3.病蟲害防治
病蟲害的防治將影響到芝麻的質量如何,一般常見的病害主要有莖點枯病、青枯病、枯萎病等。為防止病害的發生,需要以預防為主,盡早發現能夠抓住防治期及時用藥減少損害。在藥物的選擇上應該選用高效、低殘留、低毒的農藥,同時盡可能的交替使用藥物。
4.收獲
當芝麻的中下部蒴果呈現黃色,而上部呈現微黃色,同時當用手觸碰下部蒴果有響聲,中下部蒴果內的種子飽滿,籽粒呈現出品種固有的顏色時就是最佳的收獲期。此時,應及時的對芝麻進行收獲,以保證芝麻的質量,收獲時應該避免中午的高溫時段。并且,需要將收獲后的芝麻進行晾曬并去除其中的雜質,當芝麻的含水量下降到7%左右時就可能進入倉庫儲藏進行加工,要注意倉庫內的環境衛生,進行消毒處理。
參考文獻:
[1]張靜微. 關于芝麻高產栽培技術的探討[J]. 現代農業科技,2016,23:99-101.
[2]王麗紅.淺析芝麻高產栽培技術[J]. 現代農業科技,2016,15:83-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