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學鋒
今年是改革開放40周年。以開放促改革、促發展,是我國改革發展的成功實踐,企業亦如此,包括國際化。少數中國企業如華為獲得了很大的“走出去”紅利;被美國政府罰款14億美元的中興通訊,則凸顯了中國企業國際化當中企業管理的問題。韋萊韜悅亞太區人才與獎酬董事總經理方曄認為,中國企業要善用反向升級倒逼管理提升,讓企業的國際化從“買買買”階段邁向真正有競爭力的全球化企業。
《董事會》:2018年是改革開放40年。整體看,中國企業“走出去”有什么特點?
方曄:中國企業開始是在國內耕耘,隨著改革開放,我們發現外面有很多的機會,也會看到自身有一些短板。我們在很短的時間內要用上西方國家的技術、品牌、人,那怎么辦?“走出去”的第一步,就是買買買。中國企業在海外尋找、購買對自己有幫助的資源、品牌、技術。第二步,把買的東西拿回國內,于是一些中國的品牌就變成全球化的品牌了,比如收購了沃爾沃的吉利;把技術拿回中國,我們會發現中國能生產出比全球的一些競爭者更好的產品。把海外的資源拿回中國,來促進母國自身能力的提升,這叫反向升級。通過反向升級,我們才能夠把母國自身擁有的能力和市場有機融合在一起,最后成為一個真正有競爭力的全球化企業,這是第三步。
東西方企業的國際化方式不盡相同。西方很多企業的國際化發展是一個水到渠成、順理成章的過程。廣大的東方企業,因為時間、市場不允許,國際化的路徑不是一步一個腳印走的,而是蛙跳式前進,用很短的時間走了西方企業數百年的市場化商業化歷程,而有些國家與母國的文化、商業環境、政治環境差別很大。可想而知,這樣蛙跳型的步伐,對于東方的企業是多大的挑戰。
《董事會》:從管理視角審視,中國企業“走出去”還存在哪些短板?
方曄:在“買買買”階段,大多不做整合,不做太多的真正的管理,不做真正的人才交流。第二個階段,很多時候是“蛇吞象”,我們是劣勢品牌收購強勢品牌、一個管理不成熟的企業并購一個百年老店。并購后怎么消化,跟母國的文化、母國的能力進行有機結合,形成自己的真正優勢?這中間風險的管控、并購后的整合,一些企業沒有很好地考慮,出現問題、付出了代價。中興通訊出問題,中國企業很多的跨國收購兼并出現很大的問題,就是因為企業管理特別是風險管控、人力資源管理等不到位。中國企業尤其需要建立整體的風險管控的意識、風險管控的機制。
韋萊韜悅的總結,目前中國企業“走出去”面臨五大風險:地緣政治和法律法規的不穩定以及不確定性,全球互聯環境中的復雜運營模式、商業模式與戰略挑戰,數字化與技術進步帶來的風險挑戰,人才管理與國際化員工的挑戰。
《董事會》:在你看來,反向升級如何倒逼管理提升?
方曄:反向升級能夠有效促進或者倒逼中國企業管理水平的有效提升。像華為公司1996年開始探索設立海外的分支機構,現在業務遍及170多個國家和地區、海外收入占比超過50%。因為業務的訴求,帶動和倒逼了華為在管理機制上一步一步的升級。比如,今年華為的人力資源部分成人力資源、總干部部。所以,海外的擴張不僅僅帶來業務體量的上升,更重要的是帶來管理上容量和質量的提升。什么叫容量?你要吃得下非洲的文化、東南亞的文化、拉美文化。更重要的是管理質量的提升,包括執行力、創新能力、人員的自身學習能力等。
《董事會》:能否具體說說?
方曄:包括四個方面:管控、人才、多元化和文化。
管控的方式和力度要匹配業務的訴求。全球化企業的管控在于平衡規則與授權,中國的企業要有效把握規則和授權,及早建立一個整合性的框架體系和理念體系,對關鍵規則要及早設定。全球化企業,最大的管控挑戰在于要跨越語言、文化的挑戰,打破信任的玻璃墻。
第二方面是人才。中國企業的人才國際化,要選得到、用得好、回得來。目前,人力資源制度方面,中國企業處于全球化進程早期。當你剛“走出去”最要把握的是什么?架構、崗位、基本薪酬、考核、短期激勵、長期激勵、領導力發展。在全球化的制度和體系當中,要及早把框架、理念、引導的方向設定出來;具體制度的設定,要根據本地勞動法的規定包括人力資源環境要求去做。全球化的中國企業,建議關注整體獎酬策略。因為對全球化企業而言,人力資源最重要,而獎酬機制對于人力資源是最重要的撬動的杠桿。在細節安排上要考慮周到,包括人員的類別,外派的人員、本地招聘的人員,短期外派、長期外派、回流的人員,各種人員在薪酬和激勵體系上的安排,這是一個重中之重。
第三是擁抱多元化。現在越來越多的全球化企業實施包容和多元化,性別多元化、信仰多元化、背景多元化、區域多元化,乃至個性的多元化。多元化帶來什么?對于不同環境、不同問題解決的不同視角。
最后是文化。中國企業“走出去”,最大的挑戰可能就是文化差異。作為一家全球化的企業,有必要建立和而不同的文化。中國企業的國際化,不該僅僅輸出有形的高質量的產品,更重要的是文化的輸出。
《董事會》:你說的很重要。邁向真正有競爭力的全球化企業,管理水平的確需要跟上業務的發展。
方曄:國際化是全球企業發展的一個核心議題;中國企業“走出去”,這是大勢,“一帶一路”等正是給中國企業提供了契機。兩條腿走路,一條腿奔業務發展,一條腿完善管理。中國企業要善用反向升級倒逼管理提升,讓企業的國際化從“買買買”階段邁向真正有競爭力的全球化企業。反向升級是大多數中國企業將要走或者正在走的路徑,而反向升級可以倒逼中國企業從根本上提升自己的競爭能力和管理能力,核心就是我剛才提到的四點,管控、人才、多元化和文化。希望我們中國企業能夠真正把這些融會貫通,成為真正有競爭力的全球化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