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艷
一、測定方法和原理
按GB/T 5009.3-2010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中水分的測定》中的第一法的要求測定食品中的水分的含量。其具體步驟如下:取潔凈玻璃制的扁形稱量瓶,置于105℃干燥箱中,加熱1h,取出,置干燥器內冷卻0.5h,稱量,并重復干燥至前后兩次質量差不超過2mg,即為恒重(m3)。稱取2g(精確至0.0001g)試樣于此稱量瓶中,得稱量瓶和試樣的質量(m1),置105℃干燥箱中,干燥2h~4h后,取出,放入干燥器內冷卻0.5h后稱量。然后再放入105℃干燥箱中干燥1h左右,取出,放入干燥器內冷卻0.5h后再稱量。并重復以上操作至前后兩次質量差不超過2mg,即為恒重(㎡)。
二、數學模型
樣品中水分含量的計算公式:
式中:X——試樣中水分的含量(g/100g);
m1——稱量瓶+試樣干燥前的質量(g));
㎡——稱量瓶+試樣干燥后的質量(g);
m3——稱量瓶的質量(g)。
三、不確定度來源的確定和分析
測量不確定度的來源有稱量瓶質量、干燥前試樣及稱量瓶質量、干燥后試樣及稱量瓶質量和重復性,各不確定度分量如下圖表示。
四、不確定度的評定
1.重復性測量樣品中水分引起的標準不確定度u(x)
對樣品水分含量進行6次重復檢測,得到檢測結果分別為:3.80g/100g、3.82 g/100g、3.91g/100g、3.92 g/100g、3.97g/100g和3.90 g/100g,用A類評定重復檢測的標準不確定度:
平均值:
測量不確定度:
相對測量不確定度:
2.稱量瓶質量m3的不確定度u(m3)
稱量瓶質量主要受到天平的校準、恒重以及稱量中的變動性等影響,稱量中的變動性歸并到重復性考慮,(以下的質量m1、㎡類似處理)
天平制造商給出了天平的誤差范圍是±0.15mg,按照均勻分布考慮,k=。
根據標準方法規定,重復干燥至前后兩次稱量相差不超過2mg為恒重,假設為均勻分布,則恒重的不確定度為:。
合成:
3.稱量瓶+試樣干燥前的質量m1的不確定度u(m1)
與稱量瓶質量m3相似,將稱量中的變動性歸并到重復性中考慮,質量m1的不確定度主要是由天平的校準引入的,同上處理,得到校準引入的標準不確定度為0.087,與處理稱量瓶質量m3不同的是,這里沒有涉及恒重的影響,因此僅考慮天平校準引入的標準不確定度,即
4.稱量瓶+試樣干燥后的質量㎡的不確定度u(㎡)
與處理稱量瓶質量m3的方法相同,得到
合成:
五、合成標準不確定度u(M)
合成相對標準不確定度:
六、擴展不確定度
據國際慣例,取包含因子k=2,置信概率為95%,擴展不確定度為:
七、測量結果報告
M =(3.89±0.13) (g/100g), k=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