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福軍
摘 要:對于現階段的畜牧業來講,防控動物疾病構成了其中關鍵性的舉措。這是由于,動物一旦感染疫病那么將會增添養殖戶本身的損失,以至于引發疫病。由此可見,作為養殖戶有必要密切關注現階段的動物疫病狀況,針對其中的疾病病因也要予以全面明確。在此前提下,針對不同種類的動物疾病都要選擇與之相適應的防控對策,依照因地制宜的思路給出防控措施。
關鍵詞:畜牧養殖;動物疾病;病因;防控措施
進入新時期后,很多地區都在著眼于畜牧養殖整體規模的擴大。面對現階段的養殖業趨勢,養殖戶應當將關注點全面轉向防控動物疾病。然而不應忽視,當前仍有某些養殖戶習慣于忽視潛在性的動物疾病隱患,以至于引發較大規模并且較為嚴重的動物疫病。探究動物疾病的根本成因,就在于養殖戶怠于日常性的動物圈舍清理或者欠缺必要的消毒措施以及通風措施。為了在根源上改進當前的養殖業現狀,養殖戶就應當全面明晰動物疾病成因,并且及早運用相應的防控舉措來消除疾病威脅。
一、探析動物疾病病因
從動物疫病根源的角度來講,當前的動物疾病總共應當包含傳染類疾病、普通疾病以及寄生類疾病。動物疾病存在較大可能將會減損動物養殖效果,同時也削減了養殖行業能夠達到的信譽度。當前多數養殖戶都能夠自覺防控多種多樣的養殖動物疾病,而與之密切相關的疾病防控手段也獲得了突顯的改進。但從整體上看,防控動物疾病涉及到的各項措施仍然欠缺完善性。具體而言,針對動物疾病有必要將其分成如下的疾病根源與成因:
第一類為傳染性疾病。與其他種類的動物疾病相比,傳染類疾病本身具備更加顯著的威脅性。這是因為,動物在感染此類疾病的狀態下,其將會表現為迅速死亡的狀態,并且將會波及附近圈舍的其他動物。探究其中的疾病根源,就在于某些動物遭受了菌類或者病毒對于自身的感染。養殖戶針對傳染類的動物疾病如果可以及時予以察覺,那么將會從源頭上減低此類疾病傷害性。例如對于處在潛伏期的感染類疾病如果能做到及時關注,則有助于防控感染疾病蔓延。
第二類為動物感染的普通疾病。動物普通疾病主要應當包含內科類、外科類以及產科類的不同疾病種類。相比而言,普通疾病引發的傷害性與威脅性相對較低。然而養殖戶針對上述疾病如果不慎予以處理,則也可能引發程度較重的動物養殖損失。例如某些動物在患有消化類、呼吸道類或者泌尿類的普通疾病以后,動物將會呈現相應的反常狀態。養殖戶如果能敏銳識別上述的反常現象,則可以對其予以針對性的疾病處理,避免動物死亡或者疾病加重的趨勢。
第三類為寄生性的疾病。寄生類疾病的根源在于動物感染了寄生蟲,其中典型為原蟲、節肢動物與蠕蟲等。具體而言,寄生于動物體外的主要為節肢動物,而寄生于體內的則應當包含蠕蟲與原蟲。在某些外部介質的輔助下,寄生類疾病就可能表現為迅速蔓延的趨向。例如某些養殖戶無法做到及時性的圈舍清理,因此導致動物日常飲用的水源或者食料內部包含寄生蟲。動物體內一旦存在寄生蟲,則會帶來動物健康的某些嚴重損害。
二、防控各類動物疾病的相關舉措
從養殖戶的視角來講,防控動物疾病涉及到多層次的防控技術要點,此項舉措包含了瑣碎與繁雜的某些日常細節。但是截至目前,某些養殖戶并沒能著眼于轉變自身現有的認知,因此呈現疏于防控的狀態。為了在根本上實現現階段的養殖業轉型,作為養殖戶仍需側重于防控動物疾病,其中包含如下的防控手段與措施:
1.施行全方位的檢疫操作
對于畜牧養殖如果要在根源上實現全面性的動物疫病防控,那么最根本的舉措就在于開展檢疫操作。這是由于,全面施行動物檢疫的舉措在客觀上有助于消除潛在的疫病風險,同時有助于保障養殖戶應得的畜牧養殖收益。在現階段的疫病防控中,關鍵舉措在于注射定期性的動物疫苗。
在此前提下,有關部門還需擬定防控疫病有關的日常管理規程,確保養殖戶針對上述規程能夠切實予以遵守。對于禽畜養殖只有做到了上述的定期檢疫舉措,才能夠在根本上杜絕疾病給動物帶來的傷害性。有關部門如果察覺到某些養殖戶表現為怠于監管的趨向,那么對其立即著眼于督促。在情形嚴重時,針對上述養殖戶還需施以必要的懲戒。
2.全面關注動物圈舍的清潔
動物圈舍是否能保證必要的潔凈性,其在根本上關乎整體性的養殖效果。在某些情形下,養殖戶并沒能及時做好全方位的圈舍清掃,以至于埋下了疫病隱患。由此可見,作為養殖人員就要運用相應舉措來維持圈舍的清潔性,對其妥善予以消毒與打掃。在每日的時間段內,養殖戶針對動物圈舍都要噴灑適量消毒液以便于滅殺病菌,確保做好實時性的圈舍通風。
除此以外,還需妥善檢查其中的水源與食物,及時清除變質或者霉爛的動物飼料。對于已經患有疫病的動物來講,對其有必要妥善予以隔離,以免圈舍內的其他動物呈現疾病感染的現象。
3.投入更多資金與技術來增大防控力度
現階段的畜牧養殖行業仍然欠缺必要資金作為最根本的支撐,由于受到資金匱乏的約束與限制,有關部門很難著眼于引進新型的畜牧養殖技術。為了改進現狀,當地針對畜牧養殖有必要增大當前的資金投入,以此來全面優化畜牧養殖的整體環境。通過投入更大比例的資金,養殖戶也能夠致力于創建優良的養殖環境,從而在根本上符合防控動物疫病的宗旨與目標。畜牧養殖業如果能投入更高比例的技術要素以及資金要素,那么將會顯著提升養殖戶自身擁有的收益。
三、結語
養殖戶是否能夠關注全方位的動物疾病防控,其直接關系到總體上的養殖業成效性。從當前現狀來看,各地在著眼于防控動物疾病時并沒能全面意識到多種多樣的疾病成因,因而與之有關的防控措施也欠缺可行性。作為養殖戶本身來講,其應當關注經常性的動物檢疫,同時還需做好圈舍打掃以及其他操作。在該領域的有關實踐中,針對畜牧養殖行業仍需全面探析防控動物疾病的相關舉措,從而顯著優化當前的畜牧養殖綜合效益。
參考文獻:
[1]參丹.畜牧養殖的動物疾病病因及防控策略[J].中國高新區,2018(06):225.
[2]李敏.淺談畜牧養殖動物疾病病因及防控措施分析[J].南方農業,2017,11(08):87-88.
[3]于達恒.畜牧養殖的動物疾病病因及防控措施探討[J].甘肅畜牧獸醫,2016,46(13):29-30.
[4]魏麗紅.畜牧養殖的動物疾病病因及防控措施簡析[J].南方農業,2015,9(36):162-163.
[5]牡丹.淺談畜牧養殖的動物疾病病因及防控措施[J].農民致富之友,2015(04):273+2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