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小三
摘 要:農業是我國經濟發展中的重要組成部分,農業經濟目前仍然是我國經濟體系中的基礎性經濟構成,我國政府部門在2017年的中央一號文件當中明確提出了深入推進農業發展供給側結構改革的要求,并且將未來農業經濟的發展重點放在增效、提高質量、推行綠色農業等方面,并且會引導農村地區不斷拓展農業產業鏈與農業價值鏈,進而培育新型的農業經營主體。在此背景下,稻蝦綜合種養在一些地區得到了廣泛的推廣,實現了農業發展的合理轉型,也為當地農業經濟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本文將對這一農業發展模式進行相關探討。
關鍵詞:稻蝦綜合種養;效益;措施;技術
農業經濟的發展對于我國整體發展有著重要意義,水稻是我國最為常見的農業糧食作物及經濟作物,在滿足人們飲食需求的基礎上可以帶來相應的經濟效益。但是,我國很多地區都存在水稻種植地面積不斷減少的情況,且單純種植水稻無法滿足農業經濟的轉型發展需求,也無法實現農民的高效增收等目標。在此背景下,在種植水稻的同時,選擇其他物種進行養殖成為很多地區的新選擇,本文就將針對稻蝦綜合種養這一模式進行簡要分析。
一、稻田田間處理
在進行稻蝦綜合種養的時候,相關人員首先需要進行稻田的田間處理,確保地勢的低洼與平整,保證水源較為充足,土質也要較為優良,土地的肥沃性和保水性要較好。相關人員需要盡量將稻田整理為長方形,并且在其四周開挖圍溝,并且兩端部位設置進水口與出水口。
二、水草移栽及管理
相關人員需要選擇多樣化的水草品種,至少要保證有兩個品種以上的水草,比如伊樂藻、水花生、輪葉黑藻等。在種植水草的時候,可以在四周的圍溝位置種植水花生,中部則可以種植輪葉黑藻等其它品種的水草。相關人員還要在圍溝邊留出3—4m的位置不要種植水草,并且確保水草的覆蓋率達到30%—40%。
三、養殖池底質處理
在進行稻蝦綜合種養之前,還需要對養殖池的底質進行科學化粗粒,選擇暴曬、施肥以及翻耕等方式去不斷改善養殖池的土壤結構,加速底棲生物的繁殖等,確保養殖池的生態系統得以完善。在進行清池一周之后需要將池水排干,對其進行暴曬,之后對池底的淤泥進行翻耕,再施加一定量的有機肥料,具體施肥量可以為每畝地150—200kg,也可以適當加入一些生物肥料,最后對池底進行平整處理。
四、飼料輪喂
養殖人員需要選擇飼料輪喂的方式,選擇3—4種飼料進行輪喂較好,包括飼料、黃豆以及冰鮮魚等。在計算每日飼料的投喂量時,相關人員可以按照存塘蝦量的3%—5%進行計算,并且在投喂飼料3小時之后進行檢查,檢查臺上飼料基本吃完且;略有剩余較好。養殖人員在進行飼料輪喂的時候,需要在淺水區進行投喂,不要在深水區投喂飼料。
五、幼蝦放養
在進行幼蝦放養的時候,最為適宜的月份為3—4月,養殖人員可以在每畝蝦塘中放養5g一尾的幼蝦,數量可以為5000尾左右,并且進行放養之后及時進行飼料的投喂。養殖人員盡量不要在5月分之后進行幼蝦放養,并且在水稻收割之后進行稻草還田處理,還要及時進行施肥與翻耕等。在冬季,養殖人員需要進水種草,并且確保水位在30cm左右,在進行苗種放養的時候,需要盡量縮短時間,最好一次性放足量,放養之后也可以適當將水位提高。幼蝦放養35d之后,一般就可以進行捕撈等。養殖人員在進行捕撈的時候,需要選擇大眼網進行捕撈,并且在水稻進行插秧之前將塘中蝦捕撈出去,盡量將兩者分開進行。
六、病害防治
在稻蝦綜合種養模式當中,養殖人員還需要及時進行病害防治工作,一般來講,稻蝦綜合種養最為常見的病害類型就是白斑綜合癥病毒。如果放養的蝦在生長過程當中出現了活力不斷下降、附肢無力的情況,且喜歡在池塘周邊進行聚集,就說明蝦可能患上該病。患有白斑綜合癥病毒的蝦顏色多為灰暗色,且會出現黑鰓的情況,病蝦的胃腸道明顯較空,并且會出現一段青色狀態。病蝦的蛻殼會較為困難,且新殼十分明顯,這種病害多為季節性發病,起初發病水溫一般在20℃左右,且會在28℃之后結束,如果是在華東地區進行稻蝦綜合種養,則一般會在5月初至7月初之間發病。
出現這一病害的原因基本為存塘蝦的密度較高、蝦塘當中的水草較少、水質較差、淤泥較多且換水較為困難等。此外,如果相關人員沒有及時分塘處理或者飼料的投喂時間較晚、投喂量嚴重不足等,也可能造成這一病害的發生。在進行病害防治的時候,養殖人員需要選擇健康且較為優質的蝦苗進行放養,還要嚴格控制放養的密度,放養量不要較多,并且及時進行飼料的投喂等。養殖人員還需要對水質環境進行合理的調整,定期在水中放入微生物制劑等成分,選擇較好的水草進行種植,不斷改善養殖池的底質情況。
七、結語
我國很多地區在選擇農作物種植種類的時候,都會選擇水稻,而目前水稻種植地出現了減少情況,部分地區的水稻種植在受到相關因素影響下出現了減產情況,這對于水稻種植等十分不利。因此,部分地區在進行水稻種植的同時,結合經濟學原理、生態學原理以及產業規律等選擇稻蝦綜合種養模式,對水稻種植進行科學創新,進而實現我國農業經濟的積極轉型發展。
參考文獻:
[1]程建平,汪本福,張枝盛,趙鋒,李陽,陳少愚,游艾青,馬達文.湖北省稻田綜合種養現狀和技術創新與產業化發展思考[J].湖北農業科學,2017(22).
[2]唐建清.稻蝦綜合種養模式技術分析、存在問題與發展趨勢[J].科學養魚,2017(10).
[3]季海軍,米長生,陸海空,李永和,劉衛東,汪斌.盱眙縣稻蝦綜合種養的現狀、存在問題及對策[J].北方水稻,201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