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基層氣象站臺是收集氣象數據的基礎,在整個氣象觀測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隨著氣象科技水平的發展,氣象觀測工作也有了一定的進步,但是在觀測過程中,由于各種主觀和客觀性因素,導致觀測設備出現了問題,影響了氣象觀測工作的正常進行。本文首先分析了縣級氣象觀測裝備保障工作中存在的問題,針對這些問題,重點提出了一些應對措施,以期為相關人員提供參考。
關鍵詞:氣象觀測裝備;保障工作;應對措施
近幾年,隨著氣象現代化的不斷發展,綜合氣象觀測系統也逐漸向著一個良好的方向發展,而原本的觀測設備保障方式已經無法適應新時期的發展。為了進一步提高氣象觀測工作的質量,保障觀測工作的順利進行,氣象局需要明確劃分責任,培養一些專業人才,對老化的設備進行升級更換。以一個全新的思路來做好這些觀測性裝備的保障工作,為我國的氣象觀測事業提供強而有力的保障。
一、縣級氣象觀測裝備保障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1.維修制度和管理工作不夠完善
現階段,大部分的氣象觀測裝備一般都是以現代化和智能化的系統為主,所以大部分的觀測裝備在實際的操作中,會涉及到科技方面的知識。但是維修人員對于設備的理解不夠,缺乏實際的經驗,不能正確判斷設備所產生的問題,自然也無法及時進行問題處理,造成氣象觀測工作精準度降低。同時,各地氣象局內部對于觀測設備也沒有一個完善的規章制度,讓設備的使用無法朝著一個科學性的方向發展。
2.工作人員的專業技能太低
自動氣象觀測裝備的保障工作,在整個氣象工作中占據在一個非常重要的位置上,這就需要工作人員必須要高度重視這項工作。但是自從新設備引入以來,工作人員完全沒有注意到這項保障工作的重要性,在工作中有時候還會出現消極的態度,嚴重阻礙了氣象工作的正常進行。從現階段氣象觀測設備的保障工作來看,仍舊有許多部分無法滿足氣象保障工作的基本要求,缺乏專業化的維修隊伍,導致工作無法正常有序的進行。
3.維修經費投入太少,實效性低
從維護人員的實際情況來看,工作人員中存在著老齡化和低水平的情況,缺乏專業化的理論知識,當維修人員在處理故障性問題的時候,由于自身的能力有限,很難為維修技術提供保障。除此之外,對于觀測裝備的維護經費投資也比較低,這就導致新型的設備無法在技術層面得到更多的保障性服務,進而影響到了觀測設備的使用性能。
二、加強縣級氣象觀測裝備保障工作的措施
1.明確責任劃分,加強對氣象設備的保障工作
在任何的工作系統中,都需要一個完整的保障體系。對于氣象觀測裝備的保障工作而言,應該更加的標準化和規范化,這樣才能構成一個多樣化的保障體系。氣象局應該充分利用網絡的查詢功能,提高對故障的診斷能力,更好的完成診斷工作,推進氣象觀測工作的順利進行。同時,還要有一個明確的責任劃分機制,面對各種不同種類的氣象觀測設備,應該由專人負責這些設備,避免出現責任不清等問題。
例如在某縣級氣象局的設備保障工作中,對于保障人員的工作作出了詳細的說明,有針對性的制定了相應的責任制度,將工作明確的分配到了個人的身上,工作人員對自己的工作負責。該氣象局還制定了合理化的獎勵制度,當責任人出現問題的時候,要對相關的負責人進行處罰。通過這樣的方式,有利于工作人員對自己領域內的工作進行更為深入的探討,提高他們的專業化水平,為后續的工作奠定基礎。
2.培養專業人員,提高維護保養的業務能力
在氣象觀測裝備保障工作中,應該通過多種有效的方式提升工作人員對裝備保障工作的認知程度,從根本上改變這些工作人員的思想觀念。專業化的維修人員是氣象設備保障與維護的基礎性力量,越加專業化的設備對于人才的需求量也就越高。所以,氣象局應該對相關人員進行必要的培訓,做好人才的儲備工作,盡量不要讓維修人員出現斷層的現象,防止由于人員流失所造成的設備無人管理等問題。
氣象局要貫徹落實全國組織工作的會議精神,加強對專業人才的培養,可以開設預報員培訓班,對他們進行上崗培訓工作。這樣可以進一步了解裝備的使用方式和工作原理,讓維修人員在之后的工作中,能夠以最快的速度就找出故障原因,并采取合理的解決方式,來保障觀測裝備的使用性能。氣象局還可以積極的開展一些保障工作的交流會議,讓工作人員都能相互學習,這樣可以激發學習和工作上的熱情,為他們營造一種積極向上的工作氛圍。除此之外,還應該發揮氣象信息員的優勢,負責對氣象觀測設備的日常管理和維護等工作,這樣才能增強縣級氣象觀測站的運行與保障能力,保障數據的可靠性,進而推進當地氣象裝備社會化保障工作的順利進行。
3.加大后期的經費投入,對老化的設備進行升級更換
對于氣象局而言,如果長時間的使用同一部氣象觀測設備,就會導致一些零件老化,整體的使用性能下降,并且在維修過程中也會有非常大的難度??h級氣象局結合現階段的技術現狀,增加對觀測儀器設備維修檢測的投入資金,積極到市局,或者是省局爭取財政轉款。將裝備保障維修項目納入到地方財政的預算中,這樣就能解決預算不足的問題,讓觀測設備繼續高效率的投入使用。
新形勢下的氣象裝備保障工作,氣象局要想努力的探索出一條新的道路,就需要從社會主義的發展建設中,獲取到一些關于氣象現代化建設的資源,為后續的工作提供支撐。假設縣級的氣象局在氣象設備保障方面無法得到滿足,可以通過委托的方式,將社會上的維修力量和氣象局的維修力量結合在一起,彌補人員不足的問題。氣象同人們的生活有著非常密切的聯系,社會在發展的過程中,也會受到氣象的影響,因此,更應該做好氣象設備的保障工作,推動氣象技術的全面發展,更好的為社會、為人民服務。
三、結語
縣級氣象觀測裝備保障工作的順利開展,對于氣象局整個觀測工作有著積極的作用。為了確保氣象觀測工作的順利進行,減少觀測過程中所帶來的不必要麻煩,各個地區都應該高度重視設備的保障工作,無論是在技術,還是在資金方面,都應當加大投入力度。只有這樣,才能確定裝備保障工作的前瞻性,真正意義上做好這份工作,為社會的發展作出貢獻。
參考文獻:
[1]高建平,吳才明.淺析如何做好氣象觀測裝備保障工作[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 2014(25).
[2]高永良,高文蓮,劉大軍.縣級氣象技術裝備保障工作現狀及發展趨勢[J].江西農業, 2018(6).
[3]朱長安,劉煥乾,李江,等.縣級氣象技術裝備保障工作的現狀及發展對策[J].北京農業, 2015(15).
[4]顧尚民.氣象觀測裝備保障工作存在的問題及應對措施[J].農技服務,2017,34(22):147.
作者簡介:蒲京(1984-9-),男,漢族,四川省南充市人,大專,助理工程師,從事綜合氣象觀測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