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躍超
摘 要:農業綜合開發是保證農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手段,農業可持續的發展,包括了經濟的持續增長,農業資源的永續利用,體制的公平合理及社會和諧共生。這些目標的實現需要通過一定手段和措施以及必要的經濟投入才能實現。而農業綜合開發就是通過對農業資源的合理開發、利用,如對低產農田的改造治理,對農田環境的整治、生態環境的改善,農業產業結構的優化調整,實行有效的資金投入機制,不斷提高農業機械化水平,提高勞動效率,全面應用科學技術的手段,不斷提高科技在農業生產中的貢獻份額,最終目的實為實現農業可持續發展。本文將就農業綜合開發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的實效作用來論述農業綜合開發是農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推動力。
關鍵詞:農業綜合開發;農業可持續發展;推動力
農業可持續發展是社會進步的需要,是新時代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需要,是我國農業經濟建設的需要。農業綜合開發作為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手段,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支持下通過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進一步推進了我國農業的可持續發展,促進了我國由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的轉變,為我國農業經濟的發展建設,新農村發展建設做出了突出貢獻。
一、農業綜合開發在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中的巨大作用
農業綜合開發作為農村經濟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為保證農業可持續發展的有效手段,在推動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調整,增加農民收入,改善農村生產和生活環境等農村經濟發展建設方面起著重要作用。
1.農業綜合開發基礎設施建設投入,保障農業可持續發展
農業綜合開發始終把提升農業綜合生產能力作為重要任務,堅持以農田水利基礎設施建設為重點,結合農業、水利、林業、科技等措施綜合治理。因地制宜合理確定農田水利基礎設施建設工程措施和投入比例,全面改善農業基礎設施條件。通過農業綜合開發農田水利基礎設施建設的大力投入,使得原本水難引、田難耕、路難行、苗難長的低產農田變成了田頭有路、灌溉有渠、排水有溝、控制有涵、交通有橋,蓄水有塘,排洪有閘的高產、穩產的農業綜合生產設施體系全覆蓋的高標準農田。從根本上改善了農業生產條件,為農業的可持續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2.科技進步及示范推廣,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
要實現農業可持續發展,必須加大科學技術力量的投入,大力培育、引進、推廣優良品種,加大科技服務農業產業宣傳力度,以示范推廣豐產種植技術、高產養殖技術為中心,為農業生產建設做好前、中、后全過程科技指導服務工作。對傳統的農耕農技進行不斷的優化改進,不斷提高農民科技服務于農業的思想意識,真正把農業的增長轉移到主要依靠科技進步和提高勞動者素質的軌道上來。
3.創建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延伸產業鏈條,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
為實現優化農業經濟結構,促進農業從粗放型索取性開發經營向集約型保護性開發經營轉變,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農業綜合開發不斷開拓,不斷創新,大力開發與農業相關的原料供給、產業加工、就業增收、生態保護、觀光休閑、文化傳承等新產品新產業。把培育農民合作社、龍頭企業、家庭農場、種養大戶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支持農業適度規模經營作為重要著力點,以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為抓手,增強產業發展龍頭帶動能力,延伸農業產業及相關產業鏈條,推動農業生產關系變革,促進農業經濟結構調整,為促進農業適度規模經營,推進農業可持續發展探索了新的道路。
4.保護和改善生態環境,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
二〇一三年九月七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哈薩克斯坦納扎爾巴耶夫大學發表演講并回答學生們提出的問題,在談到環境保護問題時他指出:“我們既要綠水青山,也要金山銀山。寧要綠水青山,不要金山銀山,而且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這堅定的表達了我們黨和政府將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理念融入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各方面和全過程,從而保證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綠色、健康、可持續的發展。農業綜合開發認真貫徹落實習總書記關于生態保護的要求,堅持以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為出發點,總體上,實行山、水、田、林、路綜合規劃,綜合治理的方針。合理利用和保護農業自然資源。堅持做到農業資源的開發利用與環境保護并重,把節約放在首位,提高農業資源的利用效率,達到生態農業“整體、協調、循環、再生”的建設目標。
二、農業綜合開發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建設過程中應重點關注的相關問題的探索
1.重視地域差異,農業綜合開發應因地而異
農業綜合開發在實施過程中,應重視地域差異,根據不同地域的農業經濟基礎條件和生態環境基礎條件,規劃設計出各具特色的可持續發展農業生態系統的生產結構體系。主要原則為以資源狀況和經濟條件出發,結合各地在氣候條件、農業基礎設施建設情況等自然資源的實際情況,兼顧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兩個方面,著力制定農業區域性開發規劃,建立各具特色的農業生態經濟系統。
2.重視環境生態保護,擺正農業綜合開發與生態保護的關系
要擺正農業綜合開發與生態保護的關系。在不斷提高農業經濟效益的前提下,根據農業生產地域特點和農業生態系統的實際,采取相應的生態環境保護措施,建立完善的保護及風險防范體制,提高降低各類災害對資源環境破壞的能力,大力加強農業生態環境建設保護工作的宣傳教育,增強農村廣大群眾及各級領導干部的可持續發展意識和環境保護意識,決不以犧牲環境為代價換取經濟的增長。
三、結語
農業綜合開發的實踐正是我國政府實施對農業可持續發展投入的一種承諾,農業綜合開發為農業可持發展起到了經濟支撐和物質保障的作用。為繼續擴大農業綜合開發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的影響力,持續提升農業綜合開發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的成效,在今后的開發建設中,必須加大開發力度,提高農民參與意識,增加政府對農業的投入,加強農村生態系統建設,擺正生態環境保護與綜合開發的關系,用科學的可持續的發展觀,促進農村的全面協調發展,從而實現社會、經濟、生態效益的統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