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博文
摘 要:近年來,城市流浪犬問題日益突出,其數量多、危害性大,對城市市容建設和公共衛生安全造成較大的影響。文章通過結合某市流浪犬的管理現狀,針對存在的問題,提出關于城市流浪犬管理的原則和對策,供參考。
關鍵詞:流浪犬;城市管理;管理對策
隨著寵物數量的增多,由于人類缺乏對動物喂養的責任心、混亂的寵物交易市場和政府監管部門管理職能不明晰等原因,流浪動物也越來越多。與此同時,狂犬病、貓抓病,動物亂穿馬路引發交通事故等危害人類生命安全,政府對流浪動物的規范管理已經迫在眉睫。
一、流浪犬管理現狀
初步統計,某市公安機關登記的飼養犬有2.8131萬只,市區現有上萬只流浪犬,市犬只留檢所僅收容了1876只。2017年,該市接種狂犬病疫苗的犬有1.8272萬只,但較少對流浪犬接種狂犬病疫苗,流浪犬接種率僅在10%以下,且無人看管,四處流竄,犬只帶病傷人的情況極易發生,嚴重影響市民人身安全、生命健康、公共秩序和市容環境。
1.流浪犬只形成的原因
主要有三方面原因。一是被主人棄養。具體包括犬有亂咬亂叫亂跑挑食等惡習、患病、犬主人無能力繼續飼養、經濟狀況不佳及家人反對等。近年來,隨著城中村改造,住戶搬遷后因樓房空間不足,遺棄所養犬只的現象常常發生。二是外來輸入。城市擴建致使農村地區的一些流浪犬只進入城市。三是肆意繁殖。流浪犬自身的繁殖力比較旺盛,缺乏必要的管理手段進行控制,也是造成流浪犬只數量只增不減的重要原因。
2.流浪犬只的社會危害
一是犬只傷人事件頻發,嚴重威脅公民健康和安全。流浪犬只咬傷人,特別是未經免疫的流浪犬只咬傷人,受傷者極易感染狂犬病。當前沒有任何藥物能夠救治狂犬病人,感染者最快在3天內就會死亡,死亡率100%,極大地威脅市民生命健康和安全。二是易傳播疾病,威脅市民健康和公共安全。流浪犬到處亂竄,亂拉糞便,極易傳播犬絳蟲、弓形蟲、犬鉤蟲等多種疾病,因未對流浪犬定期注射疫苗,對市民健康和公共安全形成巨大威脅。三是隨地便溺等現象普遍,污染居住環境。由于流浪犬只無主管理,隨地便溺等現象十分普遍,犬只排泄物產生難聞的氣味,滋生大量的蚊蠅,污染了人居環境。四是干擾他人正常生活,嚴重妨害社會公共秩序。犬吠噪音影響人們正常的工作和休息,尤其是夜間犬吠影響居民休息,引發大量的鄰里糾紛。流浪犬常常出入公園、商店、醫院、小區等公共場所,使過往行人、居民受到驚嚇,嚴重妨害公共秩序。五是犬只在市區道路行走,影響交通安全。流浪犬在市區道路行走、流竄,給城市交通安全形成威脅。在交通繁忙時,駕駛員為了避讓流浪犬突然變線行駛,極易發生交通事故。
3.關于流浪犬只的立法情況
2017年1月1日,該市頒布實施養犬管理條例,填補犬類管理制度的空白,為流浪犬管理、執法提供了法律依據。《條例》明確了政府及相關部門的職責,構建了較為完善的流浪犬管理體系。《條例》規定,政府應在遠離城市和村莊的地方,按照“合理布局、規范管理”的原則設立犬只留檢所。市城管執法部門負責建設和管理犬只留檢所,具體承擔流浪犬的捕捉、接收、檢驗,沒收禁養犬的接收、檢驗及飼養留檢所內的犬只等工作。市政府組織公安、城管執法、農委、工商、衛計等部門各司其職,推動《條例》貫徹實施。
4.流浪犬只管理情況
《條例》施行后,各職能部門按照職責,主動加強協作、協同聯動治理,推動養犬管理深入開展。公安機關開放派出所作為養犬登記辦證點,完成辦證前期準備工作,方便養犬人咨詢和辦理相關手續。積極查處涉犬治安違法行為,去年以來查處涉犬類治安案件618起。城管執法部門推動建成全市養犬留檢所并投入使用,2017年截至10月底,共捕捉流浪犬只1876只,有效減少了安全隱患,凈化了社會環境。市農委將35種烈性犬和成年體高超過50厘米(肩高)的其他烈性犬列為該市首批禁養犬,并通過報刊等媒體向社會發布通告;明確了26家動物診療機構、54個鄉鎮畜牧獸醫站為免疫注射點,承擔免疫注射、電子芯片植入、免疫檔案建立及狂犬病疫情監測等工作;登記相關養犬企業13家、個體經營者164戶,嚴格監管經營活動。衛計部門通過各類媒體向市民公布全市20家24小時狂犬疫苗接種點信息,積極做好被犬咬傷人員的醫學預防處置和病情管理。據該市傳染病疫情監測顯示,去年以來全市未發生人患狂犬病病例,流浪犬管理秩序顯著改善,流浪犬管理水平大幅提升。
5.犬只留檢所建設運營情況
該市政府采用購買社會服務的模式,于2017年4月建成并管理該市犬只留檢所。該所占地17316平方米,建筑面積6660平方米,收容能力為2000只,具備擴容條件;原為農場,遠離城市、村莊,交通便利,占地廣闊,北面靠山范圍內有數條荒溝,有利于死亡和疫亡犬尸的深埋處理;周邊無養殖單位,有利于疫情防控。該所按照管理需要設置了內設科室,配備了獸醫師和犬只護理員等30余名工作人員,分設了接待區、接收區、隔離區、犬舍區、活動區、領養區等功能區,具備犬只留置、檢疫、免疫、醫治、絕育、宣教和領養等多種功能。
二、該市流浪犬管理的原則和對策
1.堅持人性化原則
歸根到底,流浪犬是人造成的,流浪犬在呼喚主人,社會在喚醒“犬主人”的責任和良知。讓養犬管理更加人性化,應鼓勵主人對犬只善始善終負責。公安部門應加強源頭控制,按照“管犬實際就是管人”的原則,建立有主犬的相關信息,規范養犬行為,將原來的殺犬、管犬變為管人、限制人的行為。堅持文明、規范捕捉,嚴禁執法部門采取行政強制措施大肆捕殺、濫殺。犬只留檢所應實行人道化管理,做到文明、規范養犬。
2.堅持法制化原則
在現代化發展迅速的城市,應樹立與時俱進的立法理念,不斷完善相關法律法規,確保流浪犬管理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一是明確犬只飼養人必須具備的入門條件,如年齡限制、在規定機構為犬只辦理登記注冊等。二是確定犬只留檢所內飼養周期、犬只處置等內容。三是明晰城管執法部門捕捉流浪犬的時限、可使用的器械裝備等要求,明確相關法律責任。四是公安機關應建立日常巡查制度,及時發現和查處違法養犬行為。根據違法事實及情節輕重,可依法責令改正,對拒不改正的,可分別給予沒收犬只、吊銷《養犬登記證》、警告、罰款、行政拘留等處罰。
3.堅持規范化原則
督促引導養犬單位和個人嚴格落實養犬管理條例,自覺遵守相關行為規范。例如,督促引導養犬人依法規范養犬、文明科學養犬,訓練犬只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不得損害社會公共利益和他人的合法權益;養犬人應當在犬只出生滿三個月或者免疫間隔期滿時,將犬只送至畜牧獸醫行政部門指定地點接受狂犬病等病種疫苗接種,取得犬只免疫證明;攜帶清潔用具,及時清理犬只排泄的糞便。同時,規范流浪犬只捕捉和犬只留檢所飼養管理工作。(四)堅持市場化原則該市已采取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在該市犬只留檢所收容管理流浪犬只,為流浪犬市場化管理打好了基礎。流浪犬只的捕捉也可實行市場化運營,引入流浪犬捕捉承包單位,分區域捕捉流浪犬只。可采取市場化運營的模式,開展流浪犬信息系統建設、電子標識植入、疫苗注射等工作,盡早解決流浪犬帶來的一系列問題,實現多贏。
4.堅持社會化原則
在社會各個階層中開展宣傳教育,督促他們自覺遵守相關規定,配合有關部門做好限制養犬工作。協調處理好愛犬組織和愛犬人士的關系,讓民間組織和人士參與養犬管理工作,充分發揮這支隊伍的力量。鼓勵任何單位和個人向犬類主管部門舉報非法養犬行為,形成全社會參與的良好氛圍。
5.堅持常態化原則
由公安部門牽頭,組織協調犬類管理工作,各部門按照職能分工各司其職。建立養犬管理工作協調機制,定期召開工作協調會,通報相關信息,研究對策措施,及時解決養犬管理工作中的突出問題。建立健全相關單位監管、養犬人自律、基層組織參與、社會公眾監督相結合的長效管理機制,持續有效推進流浪犬只管理工作。
三、結語
綜上所述,城市流浪犬數量上升,其監管和公共衛生安全問題日益突出,對城市流浪犬進行有效的管理迫在眉睫。通過上文對市城市流浪犬進行現狀調查、問題分析,建議采用人性化、法制化、規范化、社會化以及常態化原則進行流浪犬管理,希望可以有效緩解現階段城市存在的流浪犬問題。
參考文獻:
[1]李蕭.城市流浪犬治理模式的探究[D].山西師范大學, 2017.
[2]阿不都努爾·阿地迪買買提, 巴提馬·賽甫拉, 劉榮榮,等. 城市犬類管理模式的探索與實踐[J]. 畜牧獸醫科學:電子版, 2018(2):28-28.
[3]柴浩放. 城市養犬——從限制向規范引導轉變[J]. 城市管理與科技, 2017, 19(1):44-46.
[4]李燕麗, 李寶輝. 犬只管理及狂犬病防控建議[J]. 中國畜牧業, 2015(17):6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