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振宇
(江門市南洋船舶工程有限公司,江門 529145)
精度控制已成為船舶企業在生產過程中的重中之重,加強精度控制技術研究是縮短船舶建造周期、降低建造成本和提高船舶企業競爭力的主要方法之一,因此對造船精度控制開展研究和應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江門南洋船舶有限責任公司建造的39 000 DWT靈便型散貨船,是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節能船舶,在沿海支線航運中占有一定的市場。南洋船舶公司從2011年開始成立精度管理室,負責對整個公司的船舶進行結構精度控制,其中對船舶上層建筑精度控制尤為重視,在建造過程中運用科學的精度管理手段對過程進行控制,不斷提高上層建筑精度管控水平。
39 000 DWT散貨船的上層建筑(以下簡稱上建)位于主甲板尾樓處,總共5層、層高3.9 m、長度最大處17 m。上建采用縱骨架式結構,其壁板和平臺使用厚度6~8 mm鋼板,內部圍壁板局部采用波形板。上建單個分段以甲板為基面進行反態在胎架上建造、涂裝作業后翻身,正態組成前后島兩個總段,最后分別進行吊裝搭載。上建建造工序復雜,其板薄焊接易產生變形,火調工作量大。
本文主要研究:上層建筑在建造過程中焊接變形影響因素;通過控制焊接順序及焊接工藝減少焊接變形;對焊后產生的變形進行火調控制,對火調溫度、矯正方法及火調順序進行研究;輔助安裝加強材,對上建壁板進行保型控制。
焊接產生的熱量是導致上建變形的主要因素,控制好焊接就能減少變形量。焊接控制主要從焊接參數、焊接順序、焊接方法進行控制。
(1)手工電弧焊:主要用于裝配定位焊及焊縫的修補;
(2)CO2全自動焊:一是用在平角焊縫處(如:甲板縱骨、壁板角鋼角焊縫等),二是用在無結構阻礙的縱橫結構間立角焊縫處;
(3)CO2半自動焊:用于胎架拼板對接縫及其他無法采用CO2自動焊的焊縫;
(4)埋弧自動焊:主要用在甲板、壁板拼板焊接。
各種焊接方法中,變形較大的是埋弧焊和CO2焊。埋弧焊參數見表1;CO2焊參數見表2。

表1 埋弧焊參數表
對于上建拼板件埋弧焊接時,一般用直徑3.2 mm的焊絲,焊接過程中要控制好焊接電流、電壓及焊接速度;CO2焊選用直徑1.2 mm的焊絲,CO2打底焊的電流、電壓要適當偏小、焊接速度要放緩,避免焊接缺陷產生。

表2 CO2焊參數表
(1)上建甲板拼板件
在內場施工時利用埋弧焊進行焊接:先焊拘束度小的焊縫,再焊拘束度大的焊縫(如圖1所示);上建甲板拼板件裝配完畢后,先焊靠舷側拘束力小的板件(見圖1中依次標識順序①②③處),后焊接拘束力大的位置⑤⑥⑦⑧⑨⑩。按照該焊接順序進行施工,可以減少板件變形,便于拼板件焊后的火工校正。

圖1 甲板拼板件焊接順序
(2)上建分段內部的縱、橫壁板、外圍壁板以及骨架
一般選用自動角焊機焊接結構與板材的平角焊縫;對于板厚小于8 mm的內部壁板,一般先焊壁板與結構的角焊縫,再焊壁板對接縫;角焊縫兩側按同一方向焊接,減少扭曲變形(見圖2);若板縫附近有平行結構時,也可以先焊結構與板材角焊縫后再焊接板縫,以增強結構剛性、減少的焊接變形。

圖2 上建縱壁板焊接順序示例
(3) 其余縱向結構及連接肘板
先焊連接肘板的角焊縫以增強結構剛性,后焊縱橫向結構間的立角焊縫,最后焊接縱向結構與板材的平角焊縫;甲板上胎架定位后,用自動角焊機焊接橫向球鋼與甲板的平角焊縫;縱向T型材安裝后,先焊縱橫結構間立角焊,再焊縱向T型材與甲板的平角焊;安裝分段內部縱、橫壁板、四周外圍壁后,先焊接縱、橫壁板間的立角焊縫(包括外圍壁的立角焊縫),后焊接縱、橫壁板與甲板的平角焊縫及外圍壁與甲板的上側平角焊縫(指反態狀態下的上側平角焊縫)。
火調控制貫穿上建整個建造階段,從拼板件、小組裝配到分段完工、總組、搭載每一階段均伴隨著火調;不同的火調溫度、火調方法、火調順序都對上建精度有影響,因此要進行重點控制。
上建板薄、拼板件焊接受熱后會產生變形,要及時進行火調處理,對板縫處變形進行調正,單個拼板件平整度要求控制在3 mm內;上建的小組件均是壁板與角鋼組成,壁板骨材焊接后要對骨材進行背燒處理,小組件整體平整度控制在5 mm內;在中合攏裝配階段,需利用火調進行調正,在焊接前要對所以壁板進行檢查;分段完工松胎前要對甲板及骨材進行退火作業,分段脫胎后,要求對分段堆放水平進行精度監控,保證甲板水平控制在10 mm。
溫度的掌控是板件火調過程中的控制難點,一要熟悉常用鋼材不同厚度所需加熱溫度,二要控制好水火距離(見表3);在火調過程中要根據火調時鋼板顏色判別加熱溫度,(具體參考表4)。

表3 鋼材加熱基本參數

表4 鋼材加熱溫度與顏色估算
火調順序決定板件矯正方向及分段整體精度,特別是在單個分段和總段火調時必須嚴格遵守:(1)單個分段要先調甲板、后調四圍壁板;(2)在火調施工前要觀察變形區域,對變形較小部位做好標記,劃出硬檔部位加熱線,采用長條形跳格法矯正,加熱線寬度要求均勻,火調方向保持直線,讓鋼材變形部位均勻收縮;(3)圖3是上建圍壁波浪火調方向及順序,要交錯進行火調。對于硬檔位置,火調時要從變形較小處矯正為原則,對于軟檔位置,要利用短條形加熱方法由骨架四周逐步向中間部位移動。

圖3 上建圍壁火調方向及順序
加強材主要作用是增加結構強度、減少焊接變形,同時提高組立件強度,保證轉運、堆放過程不易變形。分段在胎建造階段,下口加強材進行連接,相互作用形成一個整體,以減少分段吊裝翻身變形量,保證上層建筑總體精度。
(1)上建分段加強材一般在小組立階段安裝,其中小組立焊前安裝為最佳時機,加強材與壁板貼合間隙要求0~3 mm,極限<5 mm,確保壁板的平整度;
(2)加強材安裝位置:壁板下口安裝位置一般距下口500 mm,加強材的安裝高度一致,便于分段階段加強的連接,形成一個整體進行保型控制;
(3)上建加強材一般在總組定位裝配后再進行拆除。加強材規格一般使用20#槽鋼、φ≥114×5圓管或同等強度的球扁鋼、工字鋼及較寬的扁鋼等,壁板寬度小于2 m的可用角鋼或扁鋼材料加強。
綜上所述,焊接過程中可以通過焊接方法、焊接順序以及控制焊接參數等減少變形;對于焊后存在的變形矯正,可以調節火調溫度、矯正順序控制壁板精度;在上建制作過程中,輔助增加壁板加強材保型以減少變形。在散貨船上建制造過程中,運用焊接、火調及增加加強材等方法進行精細化控制,能有效減少壁板變形,保證船舶上層建筑整體精度。
本文總結的一些措施及精度控制點,在后續建造散貨船的上建建造中得到運用,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值得推廣和供同行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