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日前印發《關于推進網絡扶貧的實施方案(2018—2020年)》(以下簡稱《實施方案》),要求今年提前完成“寬帶網絡覆蓋90%以上的貧困村”的目標;到2020年,全國12.29萬個建檔立卡貧困村寬帶網絡覆蓋比例超過98%。
“2015年底,我國行政村通寬帶比例超過94%,按照《實施方案》要求,到2020年,全國12.29萬個建檔立卡貧困村寬帶網絡覆蓋比例超過98%。別看只有4個百分點,剩下的可都是難啃的‘硬骨頭’!”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產業與規劃研究所寬帶網絡研究部主任牟春波說,經過前3批電信普遍服務試點項目的推進,目前未通寬帶的村寨大多集中在西部偏遠地區和連片特困地區,寬帶建設投資高,施工難度大。有的貧困村甚至沒有通電、通路,大大提升了網絡建設成本。
根據前3批電信普遍服務試點項目初步測算,一個行政村平均寬帶建設成本約70萬~80萬元,其中,東部村落相對集中的地區平均20萬~30萬元就可以實現光纜到村,西部農牧區則要高很多。
工信部副部長陳肇雄說,在部分省份,特別是深度貧困地區,寬帶網絡覆蓋水平還較低。據初步統計,目前全國仍有約2.6萬個行政村未通光纖,約3萬個行政村未通4G,而既無光纖又無4G網絡的貧困村約1萬個。在一些交通不便、深度貧困的行政村,雖然網絡通達了,但由于網絡需求不足,或因為沒有人會操作使用,導致資源閑置。在個別偏遠村莊僅有2~3個寬帶用戶,甚至還有零用戶的現象。相對較低的寬帶網絡普及率也制約了電子商務、電子政務、遠程醫療、遠程教育等典型應用普及,影響了助力扶貧作用的發揮。
“在當前脫貧攻堅力量逐步向深度貧困地區聚焦的趨勢下,尤其要集中資源和力量補足寬帶網絡各項短板。”陳肇雄說,這也是工信部發布《實施方案》的主要目的。

為此,《實施方案》提出采取3項措施推進貧困村通寬帶的進程:一是精準建立貧困村通寬帶臺賬,全面了解建檔立卡貧困村通光纖、4G網絡情況和納入電信普遍服務支持情況。重點就未通寬帶貧困村建立臺賬,并動態跟蹤及時更新。二是推進光纖寬帶網絡延伸,加快電信普遍服務試點4.3萬個建檔立卡貧困村光纖網絡建設步伐,確保任務按時按質完成。三是加快4G網絡覆蓋進程,在試點地區遴選中向貧困地區重點傾斜,在項目實施中重點加強對貧困地區項目建設的指導督促,優先保障貧困村4G網絡覆蓋。
牟春波說,《實施方案》在3個方面體現了新意。一是在前3批電信普遍服務試點的基礎上,第一次對貧困村寬帶普及提出了具體的數量任務要求。二是將4G網絡覆蓋納入電信普遍服務試點,今年重點推進貧困村4G網絡覆蓋。三是從過去電信普遍服務重點支持網絡建設和運維,轉變為建設運維和應用推廣“雙驅動”,并明確提出了鼓勵基礎電信企業推出扶貧專屬資費優惠、引導智能終端生產企業研發低成本4G手機、組織開發適合貧困地區特點和需求的移動APP、積極推廣IPTV等視頻服務、大力推進“互聯網+教育”、實施“互聯網+健康扶貧”、加強精準扶貧平臺開發應用等7項具體措施。
“網絡扶貧還需多方合力共同推進。”陳肇雄說,除了加強寬帶網絡建設、降低網絡資費,讓老百姓用得上、用得起外,還需要在用得好方面加強與扶貧主管部門、教育、衛生等部門以及互聯網企業等的溝通協作,推動資源整合、上下聯動和橫向協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