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丁大成
姑是在鄂豫皖邊三省青年聯歡會上認識姑夫,并決意要嫁給他。
起先奶不同意,姑夫武大郎的身材,姑長得跟畫上跳下來一樣。再說“天上飛的是九頭鳥,地上跑的是湖北佬”。況且那個大山旮旯不長莊稼。怕姑嫁過去吃虧。我們這些“小蘿卜頭”也不同意,親愛的姑嫁那么遠,走親戚多難啊!
一家人歇晌正搖著蒲扇說這話,門外“咚”的一聲悶響,大家慌忙涌出去看,只見門口橫著截抱把粗的老杉木,把稻場砸個坑。父親吭哧地抱起來說,是上好的壽材!找送壽材的人,姑夫正撩起衣襟擦著汗往回走。姑柔聲喊,哎,喝盅茶,打個尖??!姑夫不做聲,頭也不回地走了。
當時家里正準備給奶做壽材。
第二天將吃罷午飯,門外又“咚”的一聲,姑夫又背來截老杉木。第3天第4天……天天如此,風雨無阻。那“咚咚……”的撂樹聲,砸得奶心驚。奶忍不住,早早地等在門口,攔住姑夫說,莫來這套……姑夫說,就算認個干娘!
奶嘆一聲,這個人......
姑夫背來的12截老杉木在我家門口堆成小山,引得鄰居嘖嘖贊嘆。12圓方的老杉木是壽材中的最好。生于憂患死于安樂,家鄉(xiāng)人認為去回時莫過于有一口好棺材,得提前準備好。
奶艱難地改變了主意。
姑出嫁后的第一個年節(jié),拜年的任務被奶落實到我的頭上。我不情愿,說認不得路。奶說路在嘴上。嘴上問到的路真的難走!想姑夫背著沉重的老杉木,頂風冒日,接連12天,往返在這條蕩氣回腸的山路上,真的不容易,難怪奶動搖。
“出門三五里,各處一鄉(xiāng)風”,姑夫這里的風俗是一家親滿灣親,自然我應該去每家拜年。
我走在姑夫前面按姑夫地指點說,二表爹,請到堂屋拜年!主人慌忙給我敬煙倒茶。姑夫介紹說,我妻侄,別的不照,學習還好,是考大學的料!那時將恢復高考,大學生了不得。主人贊嘆,年少志高!忙進里屋摸出一盤馃子要往我荷包里倒。姑夫趕忙掏出一個紅布袋替我接了。到下一家,姑夫還是這樣刻意地介紹,我得到格外的招待,姑夫提的紅布袋很快被馃子裝滿了。其實我讀書不用心,有一次逃學,奶掂根楠竹丫子抽我,正好姑夫到我家替我解的套。那時還在吃稀湯寡水的“大鍋飯”,望著滿袋子馃子,我對姑夫心生好感,暗暗發(fā)誓要用心讀書。后來真的考上大學。
年拜完了,將回到姑家,就有人用圓盤托著一碗“糍粑掛面臘肉湯”放到堂屋的方桌上,說一聲“味兒不好,請河南客打個尖”便自去了。雖說過年伙食不差,但我跑了六十里山路,家家拜年又享用了過多的茶水,早已饑腸轆轆,便掂起筷子大口地吃起來。
姑忙里偷閑的從廚房里出來招呼我,我拿空碗一照,驚得姑“哎喲”一聲,這是“看湯”,吃不得!我尷尬地臉紅到耳根。姑急忙拿著空碗走進廚房低聲對當家的婆婆說,俺侄兒不懂這里的規(guī)矩,也怪我沒對他說清。婆婆的臉色很不干凈。這時姑夫不知從哪里里冒出來走進廚房好笑地說,弄一碗還給人家不就是了。婆婆說,“打了人家的舊缸還新缸,新缸沒得舊缸光”。姑夫輕松地說,這個好辦。姑夫還“看湯”回來,帶給我兩個紅皮雞蛋。姑驚喜地問,你咋說的?姑夫說,我說我妻侄說你做的湯好吃。小孩子家,冒辦法。人家高興的,非送兩雞蛋。
雖則如此,我還是為自己的越格,尤其為貪嘴越格羞愧萬分。為逃避尷尬,盡管太陽已經落山我還是固執(zhí)地決定立即走人。姑夫說,我送你吧。我說不用!姑知道我的犟脾氣,為我準備了一只火把一盒火柴,囑咐我天一黑就點上。不管有啥動靜只管大膽往前走,千萬不要扭頭往后看,那樣野獸會乘機咬住喉管。我說姑、姑夫您們請放心,我會照顧好我自己!
背著一布袋馃子緊趕慢趕往回趕,天還是慌忙設急地黑了下來,四周的大山陰森森地,身后鬼哭狼嚎豹子陰森森地吼叫。我趕緊點上火把,一路上想著小英雄雨來、王二小、張嘎……給自個壯膽??偹憧吹郊依餃嘏臒艄?!我頗為我的壯舉自豪。忽然身后滋溜一聲,我放膽地用火把往身后一照,照到個摔倒的身影,是姑夫!
姑夫像錯吃“看湯”的我樣尷尬,慌忙說,都怪將才不小心……
深更半夜回家,奶極不高興,啥癟規(guī)矩,你個犟筋,小孩子不懂事大人也不懂,萬一有個一差二誤!我趕緊說,是姑夫送我回來的。人呢?姑夫說“初一父族,初二母族,初三妻族”,按規(guī)矩后天初三來拜年。
奶嘆一聲,這個人......
后來這個人傾心于山區(qū)生態(tài)旅游開發(fā),名震鄂豫皖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