裔兆宏
每當提起老師秦宗弼,心里總會油然而生一種敬意。三月初的古都金陵,寒梅已綻放,早春的楊柳亦已披綠。我再次去拜見秦老師時,心中的情緒有些別樣。秦老師,您今年已年屆八十,雖沒有“三高”的心血管老年疾病,但歲月這把無情的刻刀,已在您的身軀雕刻了難以抹去的痕跡,頭發稀少了許多,臉上的皺紋也增加了不少,耳朵有些聾背,行走有些遲緩,神態明顯有些蒼老。看到您如此的老態,我的心中不免有些酸楚。您是我人生中最為敬重的師長,也是我人生最重要的導航人,在您身上充滿了對我慈父般的關愛。
一
我與您相識在一個特殊的年月。那時,我生活的村莊僅有初小,上高小必須到鄰村去。我剛上小學五年級時,您還不是我的老師。我第一次見到您時,只見您中等個兒,深藍色的便裝,白凈的臉上,戴著副黑色纖細鑲邊的眼鏡,目光明亮,炯炯有神,您的身材雖不偉岸,卻青春勃發,展示著一種儒雅的學者風范。我第一眼見您時,就覺得您與眾不同,心想著您一定是個有學問的知識分子。
那時,無論是上學或者放學,我們都必須經過您家的村莊。您家與我們行走的道路僅相隔一條小河,岸邊綠樹蔥蘢,水中碧波蕩漾,靜靜流淌的河水,翻動的漣漪,載走了岸上倒影的綽綽景物,更帶走了岸上人家歲月的心事。走在路上,我經??吹侥c年輕的師娘形影不離,抱一個紅色的包裹,或是抱在您的懷中,或是抱在師娘的懷里,就像是流動的旗幟,激情澎湃,那是您與師娘的愛情結晶,一個剛剛不滿周歲的嬰兒。
偏僻的鄉村,哪來的一對城里年輕夫婦?一打聽,原來您剛調到我的家鄉工作,雖然您單位在我們村,但中學卻不提供您與家人的宿舍,您一家三口只能住在鄰村,租借在一家姓余的農民家里,而在這戶人家的隔壁,還住著一家從蘇州的下放戶,不過這家房主是下放干部。
我與您第一次打交道,是在四五年之后,您所在的中學,后來也成了我的母校。那時,從初中升入高中,是要認出身的,需經過貧下中農推薦才能上。按當時的條件,我不能被推薦上高中,后經我的一位舅舅開“后門”,才得以繼續升學。自然,連上高中都成了奢望,更不要說對將來想入非非,心存幻想去上什么大學了,即使想參軍報國,那也是不可能的。面對前途茫茫,我在讀書時,對文字寫作產生了興趣,還做起了未來的作家夢。我最初的文字寫作,是從寫新聞稿開始的。那時,寫新聞稿沒有稿酬,稿件郵寄不收費,只要在信封右上角標明“稿件”即可,不過得騎近十里的自行車,到公社所在地的郵電局,才能投遞。
十年文革浩劫,學校領導早已被奪權,靠邊站了,是工農群眾管理學校。我讀書的中學,是一所普通的鄉村中學,校長自然也是一位工農干部,他身材矮小瘦弱,面色枯黃,剛剛年近半百,就已謝頂,不過精神矍鑠。他雖在干部崗位歷練多年,但文化知識仍然淺薄。作為通訊員寫新聞,是必須經單位領導審核蓋章的。每次我寫好新聞稿后,都得送給這位校長審核。對于稿件的內容,這位校長改動很少,但他對我用第三人稱的口氣,則不認可。他認為,我是本校的學生,怎么能用第三人稱的口氣呢?這不是“枉顧事實”嗎?所以,他不同意加蓋單位公章。要想讓他蓋章,就得改動口氣,得用“我們學?!?,他常常搞得我左右為難。有一次,我與校長為蓋章的事,再次發生爭執,雙方爭辯得面紅耳赤。此時,您向我們走過來,示意我不再爭辯??吹侥哌^來,老校長頓時臉色溫和了許多。面對我與校長的爭辯,您沒有當即判定是非,而是讓我先回教室,等到放學之后,再找校長。我走之后,您與校長耐心交流了一番,校長肯定了您的見解。當然,這是我后來才知道的。因為,校長是從內心敬佩您,您是從首都回鄉的大知識分子,在他心中的地位是崇高的。
從那之后,我再去讓校長蓋章時,老校長再也不為稿件的“人稱”為難我了。這自然是您對校長的說服起了作用。
此時,我發現您已與我住到了一個大隊。我家在一隊,您家則在二隊。原來,您已買了三間草房子,是土墻的。我記得,因為師娘戶口落戶在此,如不出去干農活,是不能分配糧食的。中學校長十分愛惜您的才華,就將學校廁所糞便免費給這個生產隊用,這樣生產隊與您家便相安無事了。
在我上高中讀書時,我的任課老師中并沒有您。我與您的第一次零距離接觸,是在恢復高考之后。您畢業于北京師范大學,曾是著名歷史學家白壽彝的門生,因為頻繁的政治運動,耽誤了您尋找人生伴侶,最終回到故鄉,與師娘喜結連理。
二
高考是人生的一次重要機遇,是擺脫“農門”的一個跳板。而面對這個重要的機遇,我卻犯難了。因為,我在“開后門”進入那所高中時,那所中學的高中已停止招新生了,我無法按正常程序進入高中,只能直接插班上高二,而轉學到家鄉的中學后,我面對未來的升學無望,試圖通過作家夢,來逃離貧困的農村,幾乎放棄了數學與英語的學習。
如今,面對從天而降的高考,我既驚喜又后悔。在報考文理科的選擇上,我猶豫不決,始終拿不定主意。在此情景下,我曾多次向您求教。您的家,在一條狹小的小河旁,離我家有三華里多。那些天,我不是在下午兩節課下,就是晚飯后,往您的家里跑,三番五次,反復“糾纏”您,請您給我拿主意。填寫高考志愿,這本是取決于學生自己的意愿,老師的意見僅僅是參考,但我卻翻來覆去地給老師出難題,您如果沒有慈愛與耐心,那肯定是讓我難堪的。
然而,您對我的難題,卻從未批評過、責難過。相反,您總是和風細雨,多次給我分析利弊,師母雖看著我們師生反復探討,卻從不多言。多年之后,回想起自己當年的幼稚無知,實在有些好笑,但您慈祥的笑容,至今讓我難以忘懷。
春天是希望的季節,更是播種的時令。改革開放的春天,給您施展才學帶來了機遇。那一年,縣中急需教歷史的高中補習班教師,您畢業于北京名校的歷史系,自然很快就被縣中校長“挖走”了。
也就在那一年,我達到了高考的錄取分數線,還進行了健康體檢,可是仍然落榜了。我復習高考的中學,有一位楊校長,他在全縣頗有聲望,不但語文教得好,而且寫得一手好書法。就在此時,他調動至家鄉建湖的一所名校。臨走時,他看我未能如愿錄取,很是同情,遂讓我跟他去了那所中學,繼續復讀。
我到那所中學后,復習才一個月多,就感到許多環境難以適應,遂萌發了離開的念頭,原因是我聽一位同學說,您調入縣中后,當年在全縣高考中,您任教的高考歷史成績首屈一指,很受校領導的重視與青睞。此時,您的事業如日中天。在縣中的高考補習班上,您不僅僅教歷史課,還兼任班主任。
那是暮春一個星期天的早晨,我偷偷請了假,騎自行車從建湖上岡鎮趕往射陽縣城。時近中午,陽光明媚,和風拂面,小陽河水碧波蕩漾,岸邊柳樹抽出了細細的柳絲,上面綴出了淡黃色的嫩葉。小草帶著泥土的芳香鉆了出來,一叢叢,一簇簇的,前一陣的綿綿春雨把大地染綠了,軟軟的春風把河水都溫暖了。
我在縣中校園找到了您,中午放學后跟隨您來到教師宿舍。在您家,只見剛剛下班的師娘,雖然臉上、衣服上均沾滿了拉煤的黑灰,但她卻滿面笑容。因為,時代給了您家一個新天地,一個新希冀。此時,您與師娘已有三個孩子,因為生計所迫,師娘跟隨您來到縣中后,不得不尋關系,在縣城煤球廠找了一份拉煤球的臨時工作。
那時,整個縣中僅有一個高考文科補習班,班級人數多達六七十人,想進入這個班補習并非容易。當時,我的心里七上八下,不知道您能否幫上我的忙,也不知您有沒有這個能力。然而,聽了我的想法后,您當即表態,一定滿足我的心愿。我堅持來到您的身邊復習,理由非常簡單:一是離家近,周日放假回家取糧食方便;二是您對我的情況最了解,遇到困難便于解決。
老師,在縣中高考補習班中,您是文科補習學生心目中崇敬的師長,您是校領導眼中的紅人。您為何得到如此尊敬與重視?是您的和藹可親?是您沒有師道尊嚴的架子?還是您有特別的教學藝術?
之前,我復習中遇到問題,總是到您的家里請教,而您每次總是不厭其煩。當然,那是個別輔導,我能心領神會即可了。對于您的課堂教學,我卻一無所知。現在,我轉入您任教的班級復習,終于目睹到您課堂上的風采了。
不聽不知道,聽了才叫好。此時,作為您的學生,我端坐在課堂上,聆聽您的教誨,目睹您課堂上的神采風韻,不能不對您由衷地欽佩。
您精力充沛,聲音洪亮,口才極佳,思路清晰,鞭辟透里,生動活潑,引人入勝。您的學識淵博,旁征博引,不僅通曉古今中外的歷史,而且在哲學、宗教、文學等方面,都有淵博的知識和精辟的見解。您的記憶力極強,上課極少帶片紙只字。世界歷史內容浩繁,頭緒紛紜,您卻講得井井有條,滔滔不絕,人名、地名、年代,來龍去脈,一清二楚,您還一邊講一邊在黑板板書,脫口而出,從無差錯,令人嘆服。
您講授歷史事件時,總是既講解詳實材料,又說明前因后果,更揭示性質意義,娓娓動聽,使人受用不盡。每節課您計時精確,下課時恰好講完一個題目,告一個段落,下節課再講新的,前后銜接,恰當自如。
您將課堂視作了人生的舞臺,只要一走進課堂,就精神抖擻。每堂課都能講得繪聲繪色,極具魅力。在您的課堂上,時而使人開闊眼界,窺探到浩瀚美麗的知識海洋;時而使人思想升華,體味到人生的豐富多彩;時而使人領悟到,學習可達到一種特殊的精神境界……
您,來自社會底層,雖在北京求學多年,但您歷經數次政治運動,在貧困的山溝參加過農村社教,深知民間疾苦,更懂得寒門學子的艱難。在這個高考補習班,我們這些往屆生中,有當過兵的,有做過代課老師的,有做過木匠的,有當過油漆工的,有扛過鋤頭的……形形色色,幾乎每個人都有一段非同尋常的經歷,都是抱著“鯉魚躍龍門”的初衷而來。
于是,幾乎每次正課之前,您都要先講三五分鐘的高考要義,非常精彩。如:“高考就是‘鯉魚躍龍門’!是你們改變人生的機遇!”“你們絕大多數同學來自農村,父母面朝黃土背朝天,舍得花血本讓你們來復習,多么不容易!”您還常用我國首位乒乓球冠軍容國團的豪情,激勵大家:“同學們,人生能有幾回搏?此時不搏待何時?高考沖刺的時刻到了!”
您愛生如子,更是受到學生們的敬佩與尊重。在那個特殊的補習班上,無論學生們是來自城里還是農村,無論是富家子弟還是寒門學子,無論是優秀生還是差生,也無論是男生還是女生,誰有困難和問題找到您的,除非您無能為力,否則您總是想方設法,盡可能地解決學生們的難處。
轉眼之間芳草綠。初夏剛至,我們再次匆匆走進了考場,這是我們青春的又一次跳躍之夢,是能否改變人生命運的一次特殊考驗。在此之前,我尚有一份臨時謀生的差事,就是在公社文教辦公室負責掃盲,如果高考再次落榜,我的那份差事肯定不會再有,還有我家里兄弟姐妹多,除了我母親與大妹參加勞動之外,家中緊缺勞力,我又是排行老大,每到夏秋分糧時,總是拖欠生產隊的欠款,母親常常被人嘲笑,說她是自討苦吃。有人還對她說:“你養了那么大的兒子不勞動,還去參加高考復習,這不是‘癩蛤蟆想吃天鵝肉’嘛?!”每次想到貧寒的家境,我就會十分心酸。倒霉的是,那天走進高考考場的教室時,我的腦海一片混亂,顯得非常地恐慌不安,竟然連考試的備用鉛筆也忘記了,就在此時,我看到了您,我慌張地對您說:“秦老師,我忘記帶鉛筆了。”
“兆宏,別緊張,別著慌,你先進考場,我馬上給你送來?!闭f著,您轉身就走了。不一會兒,您給我送來了一支削好的鉛筆。事后,您對我說:“當時看到你十分驚慌,臉色都嚇得煞白?!?/p>
每當我想起這些瑣事,心里總是難以平靜,就如同一個個燦爛發亮的光點,在我的心中一直閃爍。漫長的歲月,您的聲音,常在我耳畔響起;您的身影,常在我眼前浮現;您的教誨,常駐在我的心田……
三
激蕩的時代春風,給我們生活不斷帶來新的希冀。那年的夏天,我在縣長途汽車站乘車回家時,突然見到您與師母,你們步履匆匆。您急切地告訴我,您與師母馬上就要上車了,是趕往淮陰,準備調往農墾系統了,現在就去那里辦理調動手續。雖然您與師母風塵仆仆,但臉上都洋溢著激動與喜悅。您為何要離開事業火紅的縣中?這其中自有您的難處。
因為,在那個特殊的年代,城鎮與鄉村有條明顯的鴻溝,誰是城鎮戶口的,誰就能吃國家定量糧,青年人學校畢業后,國家則負責安排就業,而農村戶口的青年,國家則不負責安排。你是城鎮戶口還是農村戶口,就是那個時代兩種不同身份的標簽,一個人一旦打上農村人的烙印,就別想走出那片“沼澤地”了。在那個特殊的歲月,由此也不知演繹過多少人間悲歡離合的故事。為了解決師娘與兒女的農村戶籍,您看到了一條希望之路,那就是進入省農墾的國營農場,那里可解決您一直揪心的難題。
您搬家去農場的那天,學校找來了一輛卡車,您任課的補習班五六十個學生,竟然絕大部分離開了教室,跑去為您送行,同學們依依不舍,有的甚至淚流滿面。他們不能理解您為何離開這么好的教學環境,為何要離開他們這些孜孜以求的學子?為了您一路平安,為了司機對您全家路上的照顧,除了一些同學千叮嚀萬囑托外,朱剛同學還特地跑到附近的小店,買了一包“紅塔山”香煙,氣喘吁吁地送到司機手中,再三囑咐他,對您全家路上多加關照,拳拳之心,溢于言表。
果然,您如愿以償,順利調進了省農墾系統中最好的一個農場。在那里,您一家有了住房,師母也當上了幼兒園的老師,兒女能夠安心上學,一家人的日子幸福而安詳。
我也不知道,上帝是如何安排我與您的這份深情的。也許是冥冥之中的巧合,也許是我受到了您潛移默化的影響,大約幾年之后,我也來到一個國營農場中學任教,且與您職業一樣,擔任中學歷史教師。我與您雖不在同一家農場,卻在同一個縣域,每有全縣的重要教研活動或是教師學習,我們都能歡聚一堂。
每次師生重逢,總是倍加親切。您總是對我問這問那,關懷備至,從工作教學的難點,到為人處事的方式,到人生觀的態度,您都悉心指點。
“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边@是您反復教誨我的。
多年之后,我改行到了企業,并與您相聚在了同一個農場。于是,我總是一有空就去您家串門,每每如此,我們總是談天說地,從縱論國內外大事,到談及日常生活瑣事,師生之間,滔滔不絕,說不完的內容,敘不盡的話題,常常讓師母與師妹們感到莫名其妙。
人生是一條沒有盡頭的路,我走著,走著,不斷地走著。當我疲憊懈怠時,記憶中就會浮出您堅定的面容,堅毅的聲音,堅韌的精神。老師呵,您教會了我生活的法則,引導了我的人生航向,我怎能將您忘懷?
后來,隨著我崗位不斷調整,職務的不斷變動,您始終不忘對我的關心與囑咐,什么事可為,什么事不可為,您總是反復叮嚀。即便我調入省城的上級主管機關工作,每次與他相遇時,您也總是不忘對我工作與學習的關心。
多年來,我在工作之余,一直熱衷于文學創作,先后發表和出版了數百萬字的作品,每次我總是不忘呈獻給您。您每次收到我的作品,即使再忙,也總忘不了給我寫信,哪怕是三言兩語,也總要對我勉勵一番,即使您退休之后,也是如此,這讓我十分感動。我知道,這是您對我的關心,更是對我的激勵和鞭策。為此,我從不敢懈怠和自滿。
我還記得,有一次,我與師母均受教過的老師馬先生來到農場。中午,馬先生在您家里作客,您與師母特地讓我過去作陪。
時光荏苒,人生如夢。轉眼間,我與您相識相知,一晃近半個世紀。從小學的頑皮到中學的血氣方剛,從宏志千里到步入社會的人生軌跡。不知哪年哪月哪日,您的額上犁出了深溝,您的雙鬢平添了銀絲。然而,您的言行,始終激勵著我的成長;您的教誨,一直激勵我憧憬著生命的黎明。
如今,您的三個子女也早已成家立業,可謂子孫滿堂,晚年頤養天年,美滿幸福??赡廊皇葧缑?,就在今年春天我與您相聚時,師母的手機響,說您竟然一下子又購買了六本新書。您雖年至八旬,卻仍舊學習不止。
您孜孜不倦的學習精神,豈能不令我感動?豈能不令我敬仰?
歲月悠悠,師誨諄諄。
在我生命的旅程里,您星星閃亮般的點撥,始終是我心中燃起希望的燈;您沉穩如山的慈愛,始終激勵我奮發前行;您敦厚誠實的啟迪,始終讓我受益終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