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熊
年輕時,我曾有機會和一位做過多年協談工作的前輩聊天,我問他:“你看過很多不快樂的人,請問他們有什么共同特征嗎?”
他說:“他們的共同特征就是耽溺在一個負面事件里,怎么也不想出來。他們心里恨一個人,總喜歡找人傾訴,于是不斷地說起那人做的壞事,說的壞話。也許你會覺得傾訴是一種發泄,事實上不斷地談論那個自己痛恨的人,會累積很多負面的能量。”
“我發現花太多時間提起恨事的人,往往會在動作、表情上表現得像自己恨的那個人。”他又說。
這真是“一語驚醒恨中人”。
以前我曾在某公司上班,公司里有位大主管。大主管除了會討好出資的老板外,還很會吃女員工豆腐。
當時的同事們下班后聚在一塊兒,話題總會談到這位奇葩大主管,人人咬牙切齒,把他的丑事一講再講。
過了幾年,大主管退休了,最恨他的幾個人在升官后卻變成最像他的人。
這位前輩說,人人都該有一本快樂存款簿。一般人在受了委屈時,通常只是靠著抱怨或在背后痛罵來發泄恨意,卻不知道抱怨是個不僅無用還有害的辦法!
(摘自《溫柔鼓聲·壹》 古吳軒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