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震寰
(東莞職業技術學院,廣東 東莞 523808)
美國動畫在當今世界動畫產業中始終處在“領跑”地位,在一個多世紀的發展中,美國動畫始終保持著傳承與創新的精神,對動畫產業的發展投入大量的資金支持與政策支持,這對傳播美國社會意識形態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美國動畫發展歷史及發展現狀中,我們能夠發現其取得的成就一方面源自豐富的文化內涵,愛、成長、家庭、生態、自由、善惡等多重主題的闡釋以及各類角色形象的演繹,使觀眾能夠從美國動畫電影中看到豐富的故事,并投射出對于多彩人生的感悟;另一方面美國動畫電影所取得的成就也源自其動畫制作技術的不斷革新,從無聲的黑白動畫短片到彩色動畫長片,從平面動畫到3D技術、CG技術的應用,從傳統動畫到真人動畫的發展,技術的不斷革新為美國動畫電影的創新發展提供了基礎支撐。本文將緊扣傳承與創新這一主線,重點關注21世紀以來美國動畫電影中的經典之作,從故事題材、角色塑造、主題內涵這三大方面解讀美國動畫電影的發展及發展過程中的優勢,以期對我國本土動畫電影的創作提供有益思路。
1907年,一部名為《一張滑稽面孔的幽默姿態》的動畫短片公映,被公認為美國動畫電影的開端。這部時長僅5分鐘的影片開啟了長達30年的美國動畫短片時代,在這一時期里,迪士尼等動畫制作公司出品了許多幽默風趣的短篇動畫電影,時長和制作技術的限制使這些動畫作品展現了更多的娛樂性,故事性相對缺乏。1937年,《白雪公主和七個小矮人》上映,這部時長40分鐘的作品創造了多個“第一”,第一部長篇動畫電影、第一部榮獲奧斯卡獎的動畫片等。可以說,這部動畫電影在多個方面對美國動畫電影的發展產生了十分重要的影響,而故事題材就是其中之一。從20世紀30年代到80年代這半個世紀中,美國動畫電影在戰爭硝煙、經濟危機、電視業沖擊中曲折發展,從票房成績這一層面來看,改編自經典童話故事的作品似乎更為“安全”,《仙履奇緣》《睡美人》《小美人魚》等影片的影響力也擴散至海外地區。從西方童話故事中尋找故事題材的創作靈感,使美國動畫電影在一段時間內將講述王子與公主的貴族故事視為正統和主流,而這一故事題材也始終活躍在美國動畫影壇之上,延續半個多世紀的“仙履奇緣”系列動畫電影就是一個十分典型的代表。
改編自童話故事“灰姑娘”的影片《仙履奇緣》上映于20世紀中葉,講述了王子通過水晶鞋找到灰姑娘辛德瑞拉的美好愛情故事。新世紀以來美國迪士尼公司先后于2002年和2009年推出了《仙履奇緣2》和《仙履奇緣3》,延續了首部作品中的貴族生活題材,接續其中的故事發展,圍繞“麻雀變鳳凰”的辛德瑞拉的貴族生活展開敘事。在《仙履奇緣2》中,蜜月歸來的辛德瑞拉開始學習皇家規范和生活禮儀,并在度過了皇宮生活的磨合期后,開始實現關于“做自己”的夢想,其間還幫助安泰西亞找到真愛。在《仙履奇緣3》中,惡毒的繼母發現了灰姑娘參加舞會時的魔法奧秘,并偷走了魔法使時間倒流,而辛德瑞拉則在真愛的指引下重新尋找幸福。相對于“仙履奇緣”系列的首部作品而言,這兩部續集脫離了最初的童話框架,講述了王子和公主在一起后的生活,滿足了觀眾在題材選擇過程中的童話情結以及對童話之外故事發展的好奇心理,使具有古典特質的貴族故事在新世紀繼續煥發光彩。
在傳承貴族故事題材的同時,新世紀的美國動畫電影更注重在題材選擇方面的創新,事實上,早在20世紀,美國動畫電影就講述了許多非典型貴族的故事,但總的來說,其故事常常圍繞著具有傳奇色彩的人物和事件展開。新世紀以來,美國動畫電影選擇題材的視角進一步拓展到典型的平民生活之上,這些故事具有更強的現實感,如同現實生活的“鏡子”。在上映于2009年的動畫影片《飛屋環游記》中,一個普通的老年人卡爾和一個同樣普通的小男孩羅素的飛屋環游故事帶給觀眾以打破常規的審美感受,可以說在這部影片之前,美國動畫電影乃至世界動畫電影中幾乎沒有以老年人的生活為題材的作品。在這部影片中,卡爾是一個曾經擁有普通工作和平凡家庭的老年人,在年老之后面臨著妻子病逝、房屋被強拆等現實生活中可能發生在每一個普通人身上的問題與困境,面對現實的困境和心理的打擊,卡爾不顧一切地放飛了房屋,在許許多多氫氣球的帶動下向著埋藏在內心半個世紀的關于尋找南美洲神奇瀑布的夢想進發。這部影片中的老年人的故事具有很強的現實感,老人追夢的故事題材也體現著關于關愛老年人精神生活的思考,平民生活的講述使動畫電影在以往娛樂價值、勵志價值、筑夢價值之外更增添了現實批判價值,帶給觀眾以更多的回味和思考。
早期的美國動畫電影中的角色主要是人和具有擬人化特征的動物,在人的動畫形象塑造中,《白雪公主和七個小矮人》中的白雪公主、皇后等為后世美國動畫電影中的人的形象確立了最初的范本。從人的形象的動畫化的角度來說,這部影片中的人的形象以寫實為主,并在這種寫實風格中注入卡通的元素,以體現童話色彩和動畫特質;從個體形象及性格來看,影片中的白雪公主皮膚白皙、臉型圓潤、身材適中,擁有長長的睫毛和靈動的雙眼,衣著以飽和度較低、顏色明艷的裙子為主,體現出了善良、天真、美好的性格特征,而皇后則擁有一張尖臉、相對瘦削的身材和濃重的妝容,衣著色彩以飽和度高的黑色、藍色為主,用硬線條和深顏色體現出了其陰毒、黑暗的個性;從主人公之間的關系來看,以白雪公主為代表的善良勢力和以皇后為代表的邪惡勢力之間具有明顯的分界,二元對立十分鮮明。人的造型以及主人公之間的關系等方面的角色塑造特點在后來的《花木蘭》《阿拉丁》以及新世紀以來的《魔發傳奇》《冰雪奇緣》《飛屋環游記》《海洋奇緣》等影片中均有體現。
正如迪士尼公司的創始人沃爾特·迪士尼所言,“一切都開始于一只老鼠”,美國早期動畫電影中影響力最廣泛的動畫角色非米老鼠莫屬,在《汽船威利號》以及后來的《花與樹》中,擁有卡通化老鼠外形和人類思維方式的米老鼠獲得了世界各地萬千觀眾的喜愛,成為迪士尼延續至今的標志性動畫形象,而卡通化的動物外形和擬人化的思維行動也成為美國動畫電影延續至今的動物角色塑造傳統。在《海底總動員》中,主角馬林和尼莫是生活在海洋中的小丑魚,馬林和尼莫的外形設置幾乎與現實的小丑魚沒有分別,而尼莫離家出走尋找自由、馬林重拾勇氣尋找兒子等情節設置同時體現了擬人化的思維方式、父子情感;在《瘋狂動物城》中,朱迪是一只大膽走出兔窩鎮來到不同動物聚居的動物城追尋夢想的兔子,比例上更大的頭、更大的眼睛及更長的耳朵構成了朱迪這一卡通版的兔子形象,對夢想的執著,身為小動物受到的歧視以及動物城中食肉動物和食草動物之間的派系斗爭都具有強烈的擬人化色彩。此外,新世紀以來傳承經典動物動畫形象塑造的影片還有《歡樂好聲音》《閃電狗》《豚鼠特工隊》等。
新世紀以來,美國動畫電影在傳承關于人和擬人化動物角色塑造傳統的同時,還創新塑造了充滿想象力的怪物形象和擁有“生命”的器物類形象。在《怪物史萊克》中,一只以熊為原型的綠色怪物史萊克不僅在影片中獲得了公主的愛,也在影片外獲得了無數觀眾的青睞。在《怪獸電力公司》和《怪獸大學》中,藍色長毛、紫色斑塊、頭頂兩只角的薩利;有手有腳的綠色大眼睛麥克;擁有一只眼睛和蛇一樣的頭發的西莉亞都是依托想象力而塑造的怪物形象。相比于傳統的動物形象,怪物形象在外形設計上更傾向于運用想象力的原創,在性格設置和語言行為上同樣具有擬人化特質,同時在生活習慣上體現出了不同的奇怪特質,與外形上的“怪”相互呼應。在“機器人總動員”系列、“玩具總動員”系列中,具有科幻色彩的機器人和日常生活中隨處可見的玩具被賦予“生命”和擬人化的色彩,成為故事的主角,這些非生物的角色形象在保持一定的器物屬性的同時能夠開口說話、自主行動甚至體現出人類社會中的情感與人際關系,成為兒童觀眾們的最愛。
對于“愛”這一藝術創作的母題,在美國動畫電影中多有體現,從《白雪公主和七個小矮人》開始,傳奇而美好的愛情故事就成為美國動畫電影的重要主題之一,在一個多世紀的發展歷程中,《小美人魚》《仙履奇緣》《睡美人》等影片都敘寫著傳奇的愛情故事。新世紀以來,愛情主題以更加豐富的題材呈現在銀幕之上,在《怪物史萊克》中,史萊克并沒有在公主的幫助下化身王子,公主也變成了怪物,但這并不影響二者之間的真摯愛情,反而產生了更加戲劇的效果,此外在《機器人總動員》《公主與青蛙》等影片中,“真愛無敵”也成為核心內涵。在“愛”的書寫之外,“成長”這一主題也始終伴隨著美國動畫電影的發展,在早期影片《木偶奇遇記》《愛麗絲夢游仙境》中,主角都在歷險經歷中不斷成長,關于成長的勇氣、對自我的堅守等內涵伴隨著成長主題的闡釋影響著一代代的觀眾。新世紀以來,闡釋“成長”主題、傳遞勵志價值的美國動畫影片層出不窮,《超能陸戰隊》中,小宏和大白為了正義組成了超能陸戰隊,最終擊敗了以博士為代表的邪惡勢力;在《瘋狂動物城》中,朱迪于陌生的環境中不斷成長為拯救動物城于危機之中的優秀警察,開創了食草小動物成為警察的先河。此外在《美食總動員》《玩具總動員》《歡樂好聲音》等影片中,主角們都通過自己的努力和集體的合作走出困境,實現自我成長。
在傳承“愛”“成長”等傳統主題的同時,隨著敘事題材的擴展和動畫技術的發展,更加豐富的主題呈現在美國動畫影壇上,處于美國社會文化體系核心位置的“美國夢”和個人英雄主義精神通過動畫的方式構筑著“人定勝天”的主流意識形態。在《馴龍高手》中,男主人公維京在馴龍過程中發掘了人類的敵人龍的善良,并成功打破了惡龍對龍族的統治,同時也打破了人類和龍族之間延續數代的誤解與偏見,真正實現了成為“馴龍高手”的夢想。在《超人總動員》中,身賦超能力的男主人公鮑勃一家堅信能力越大責任越大的理念,身赴險境,拯救了全人類。同時,在《冰雪奇緣》《瘋狂動物城》《星際寶貝》等影片中,“夢想”與“英雄”的主題也交織呈現,可以說這兩類主題已經成為當今美國動畫電影敘事主題的核心構成。在核心主題闡釋的同時,新世紀以來的美國動畫電影注重在情感層面和現實層面的創新主題挖掘,在《海底總動員》中,父尋子的故事主線指向了家庭與親情的主題,影片中小丑魚馬林克服心理陰影走出賴以棲身的珊瑚礁尋找兒子尼莫,其動力源泉便是濃濃的親情,同時馬林與尼莫之間的誤解與爭吵也投射出了家庭關系中的代際隔閡。在《冰河世紀》中,長毛象曼尼、地懶錫德、劍齒虎迭戈從相互鄙夷到互幫互助的冒險歷程詮釋了真摯的友情主題。在《奇幻森林》中,男主人公狼孩的身份及其在森林和村莊之間的游離則呈現了人與自然的關系、維護生態平衡的深刻現實主題,同時影片在CG技術的輔助下所呈現的“真人”與“動畫”的高度融合為觀眾呈現出了一幕絕美的視覺奇觀。對于美國動畫電影而言,傳承與創新的腳步不會停止,也正是這種精神支撐著美國動畫電影在世界動畫影壇上一路“領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