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 陽
(南京林業大學 人文社會科學學院,江蘇 南京 210037)
漫威電影制作的“復仇者聯盟”系列第三部《無限戰爭》(下文統一稱為《復仇者3》)于2018年4月10日在美國上映,同年5月11日在中國上映。超級英雄系列基本都是以正義與邪惡的斗爭、宇宙大拯救為主要故事框架。《復仇者3》也不例外,講述了邪派首領“滅霸”想要集齊宇宙間六大原石,以重新規范宇宙秩序,而復仇者聯盟和他們的超級英雄盟友們為了阻止滅霸,做出了種種努力和犧牲。
一直以來,該系列電影表現視域都極為廣泛,集齊了人類、機器人、變異生物等不同歷史時段、不同國家的英雄,可以肆意縱橫于不同的宇宙空間。這些電影無論場面如何恢宏、如何無限制地超越時空,但是在文化意識形態上仍然無法突破美國固有的框限。《復仇者聯盟1》借“美國隊長”這一核心人物,展現了美國的道德精神和品質;《復仇者聯盟2》中的“鋼鐵俠”則是現代美國精神的象征,代表了高速發展的文明。作為科幻片,前面兩部多少滲透出美國的強國優越感。按照這樣的邏輯,《復仇者3》應該在前兩部基礎上再向未知世界做推進,展示他們強大的科技潛力。但出乎意料的是,影片做了一個回望——回溯文明的淵源。“雷神”索爾成了影片首尾呼應的回環式結構的標志,不過,北歐神話只是外殼,外殼下蘊藏的古希臘神話的精神內核才是關鍵。
雷神索爾是神王奧丁之子,北歐神話體系中的人物。北歐神話與古希臘神話本屬于不同的文化系統,有著各自的神靈譜系和秩序規則。而且自中世紀開始,北歐神話的存在,使得基督教、天主教中內部產生了較大的爭議,不少教徒都認為這是異端邪說,更有北歐一些國家信奉天主教后徹底與這類神話做了了斷。而融合了美國意識形態的電影,想要在一個深受基督教信仰的國家單純頌揚北歐神話的英雄,將雷神作為拯救美國、拯救世界、拯救宇宙的核心人物,這是不符合美國民眾的審美期待的。所以導演在北歐神話的外殼下,集中展示出古希臘神話中宇宙理性、歷史理性等特有的內在元素,借以向西方文化的源頭致敬。
宇宙理性理論認為,古希臘神話的秩序是有真理性的,宇宙中理性統治部分是神,它們位于宇宙的最外層,并由此彌漫滲透進全宇宙。影片開頭,是從索爾對抗滅霸失敗開始的,這是一道守衛宇宙的關鍵防線,因為神的失守,所以接下來才會有各路精英與滅霸的種種過招。這是一種災難性的彌漫。索爾的父親死了,弟弟死了,武器鐵錘也沒有了,身受重傷的他在宇宙空間無意識地飄蕩,直到遇上星爵的飛船。這簡直就是希臘神話中失落的神世界的鮮明寫照。而影片的最后,唯一能和滅霸做拼死一戰的,不是代表道德精神的美國隊長,不是代表著高科技的鋼鐵俠,或者是神秘學代表奇異博士,而是古老的神——索爾。重新獲得武器的索爾,利用雷電的力量,瞬間震撼了持久混戰的遼闊戰場,同時一斧頭直劈“滅霸”的身體。這像是個環形的命運軌跡,由神開始的斗爭,再由神來親手結束。無論結局輸贏,這是神的宇宙理性秩序。同時,我們注意到,在影片中雷神的武器竟然換成了斧頭,實際上武器本身的式樣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武器蘊含的雷電力量,這與古希臘神話中的宙斯因為擁有雷電力量而能統治世界似乎有同等的意義。
影片在用宇宙理性理論勾勒出了神的世界框架的同時,也通過賦予劇中人物命運歷史理性色彩,來進一步闡釋這樣的秩序。類似的論述模式可以追溯到古代希臘三大悲劇詩人埃斯庫羅斯、索福克勒斯和歐里庇得斯,他們的作品都屬于命運悲劇,大量取材于古希臘神話。懷海特對此闡釋說“命運是冷酷無情的,驅使著悲劇性事件不可逃避地發生。這正是科學所持的觀點。希臘悲劇中的命運,成了現代思想中的自然秩序”。《復仇者3》中沒有真正的勝利者,所有的人都逃脫不了注定的命運。奇異博士運用超能力跨越到未來,看到了這場戰爭的140005個未來,幾乎所有的結局都是失敗,成功的機會僅有一次。而就勝算最大的“滅霸”來說,他也逃脫不了自己的命運。滅霸逼迫養女卡魔拉帶路尋找靈魂原石的一幕,是典型的悲劇事件。這一場景中出現的三個人,都擺脫不了命運的巨手。靈魂原石的引路者紅骷髏之所以一語道破兩人的來歷與來意,是因為紅骷髏被詛咒的命運,知道所有的人前生今世。他指引滅霸說,要獲得靈魂原石,需要拿自己最愛的人的靈魂去交換。卡魔拉不禁啞然失笑,她認為滅霸在這個世界上根本誰都不愛,那么這就成了一個永遠不能完成的交易;或者滅霸只愛他自己,那么這又成了一個悖論,無論生死都無法得到原石。沒料到,滅霸在痛苦萬分的情況下犧牲了最愛的女兒卡魔拉,成功獲得了靈魂原石。這個過程類似于古希臘神話中的獻祭儀式,滅霸通過放棄養女的擁有權,將其靈魂作為交換的砝碼,從而達成更高層次的愿望。在愉悅感到來之前,父女二人共同體驗了面臨死亡的恐懼。尤其對殺人如麻的滅霸來說,終于感受到什么叫內疚和負罪。這都不可避免地發生了。最后滅霸成功擁有六塊原石,安安靜靜地看日出的時候,影片的昏黃色調和平緩的音樂,滅霸孤獨身影的特寫鏡頭寓示的并不是成功的喜悅,而是渲染了一種無法描述的憂傷。在神的世界中,無論勝利者還是失敗者,悲劇是生命的主旋律。
神話是蒙昧時期的產物,而古希臘神話之所以能對后世產生重大的影響,成為西方文明的搖籃,是因為它的理性精神。影片利用敘事結構、情節沖突、情緒渲染等手段,將歷史神話中往昔的文明延續到當代神話的構建中,使得神話宇宙理性、歷史理性在新故事中得以演示。神話本具有的理性維度在新作品中產生了巨大的闡釋力,讓人獲得更多的領悟。
向遠古文明致意的創意,使得《復仇者3》具有濃厚的古典人文色彩,而影片的另外幾處突破性的設置,使得已經囿于一定套路的漫威英雄電影產生了較大程度的新鮮感,也更具表現力和吸引力。
首先是人物塑造上的突破,產生了新的審美境界。超級英雄聯盟在這部電影中呈式微之勢,不但沒有新的力量或者新式武器的加入,一些重要的英雄連基本標配武器都沒有了。美國隊長出現的時候沒有盾牌,索爾失去了鐵錘,班納沒有辦法變身,即使最危急的關頭,綠巨人也沒能出現。而“幻視”自始至終未能展示出一個人工智能機器人的本領,更像是一具移動的心靈原石的活體裝具,不具備能動的戰斗性,處于被其他英雄們保護的狀態。他們的武器或者技能是他們成為英雄的資本,是英雄的象征,影片中有意識地抹去這些標記,似乎使得這些英雄黯然無光。事實上,這樣的設置成功地將美國影片中宣揚的英雄主義推向了一個新的境界。沒有了倚仗的武器和本領,精神價值立場的地位就凸顯出來。面臨巨大的威脅,他們有自己的脆弱,甚至有互相的悲憫,但最終還是服從了自己的正義感和使命感。他們勇往直前,表現出了他們不一般的精神高度,意志品質和超越意識。值得注意的是,影片中英雄們悲壯的崇高帶給觀眾的并不是純粹的沉痛嚴肅的感受,這種審美立場中甚至融入了荒誕、滑稽、幽默的美學特質,像星爵在鋼鐵俠等人就要成功除下“滅霸”威力無窮的手套的時候,因為沖動,一拳打醒了被催眠狀態的滅霸,反勝為敗。合作者們理解星爵的失誤,并沒有因此產生內訌;不分場合互相調侃的鋼鐵俠與奇異博士,看似格格不入,卻在最后關頭證明了彼此惺惺相惜的友誼,諸如此類細節的出現,體現出一種樂觀積極向上的品質。同時,在這部影片中,個體神奇力量的削弱,卻成全了集體英雄主義的實現。幻視的自我犧牲、紅女巫的大義滅親、星爵遵守開槍殺死卡魔拉的約定等等,都表現出了他們的團結合作和自我犧牲的大局觀念。如果說在《復仇者聯盟1》和《復仇者聯盟2》中還有單槍匹馬的英雄,那么在《復仇者聯盟3》中除了獨來獨往的反派滅霸,超級英雄們都深諳聯盟的意義,同生死共進退,追尋共同的高尚的最能代表整體利益的目標,將英雄情懷推向了一種高峰式的審美境地。
其次,敘事結構的改變,打破了線性敘事的單一效果。這在劇情上表現為戰斗模式的改變,故事的演繹立刻具有層次感。滅霸在已經獲得兩塊原石之后,需要再尋找另外四塊原石。這四塊原石分別被保管在不同的地方,所以英雄們各自組團分頭行動,與復仇者系列的前兩部聯盟齊集同一戰場的設置不太一樣,于是影片中形成了多個戰場。
再次,這種多戰場模式的啟動,是符合劇情展開的邏輯的,但妙處不僅在此,而在于它使得影片描繪的故事有了多個視角和層次,情節變得豐滿而又撲朔迷離,張力十足。敘事結構上來說,它打破了單一的時空向度,除了情節、事件的事理邏輯之外,影片中的主觀心理邏輯也產生了重要的作用。滅霸是個頻繁串場的人物,但是如果不同戰場的串聯總是靠滅霸來完成,作品就比較乏味,所以人物的回憶,人際交集,還有現實原石、時間原石的隨意制造幻境,或者變換時空的超強功能的存在,實現了“消解理性主義的確定性, 擁抱現代主義的多義性和曖昧性,從而深化和泛化對于人類自身和社會萬物的理解和探求”的效果。
最后,這部電影在主題類型上的突破,也是引人注目的。英雄的故事不再是簡單地呈現出一個戰斗結果,而是引入了哲學思考,甚至在觀影結束后,觀眾可以將這種思考代入現實社會。影片中有一處場景是鋼鐵俠對抗滅霸,鋼鐵俠為了集中能量束和武器攻擊滅霸,以致身上不少地方的盔甲都消失了,他拼盡最后的力量,用身上剩余的能量制作了一把匕首,卻被滅霸用這個匕首刺穿了身體。這個時候,滅霸對鋼鐵俠說了一句話“你不是唯一被知識所累的人”。這句話意味深長,一瞬間讓人感覺回到了古希臘時期,蘇格拉底與柏拉圖在探討知識的本質,知識的來源,知識的意義目的,知識與道德、與實踐、與信仰之間的關系,冷血的滅霸竟然是一位智者、一位哲人。當絕大多數人還在仰望知識的時候,滅霸早已經超越了這個層次,知識也有可能成為負擔和阻力,而這樣一個問題的提出,即使在今天,也仍然有實際意義。
另外,滅霸的終極宇宙計劃,就是要消滅世界上一半的人口。他收集六顆原石的初衷就是在平和的氛圍中隨機讓一半人消失,不需要暴力,也沒有血腥和殺戮。這個問題的實踐,是個倫理難題。在今天現實世界中,人口的暴增,隨之帶來的環境問題,資源問題,等等,都會威脅到人的生存。滅霸認為只要減少一半的人口,另外一半生存者就可以呼吸到更新鮮的空氣,享受更燦爛的藍天白云。某種程度來說,滅霸更像是一個極端的宇宙守衛者,而不是人類守護者。但是這樣簡單粗暴的手段,是否是解決問題的最好方式?這個問題也留給了觀眾,怎么才能真正地守護、發展自己的家園。這是人類不得不面對的嚴肅的生存命題。
《復仇者3》亮點頗多,卻也有不足之處。如最后滅霸成功收集了六顆原石之后,地球的人真的有一半在隨機消失。而超級英雄們也在此列。不過哪些英雄會留下,哪些英雄會消失,觀眾們能猜得八九不離十。具有美國文化象征意義的美國隊長、鋼鐵俠等人是不會消失的,而奇異博士、蜘蛛俠、紅女巫、星爵、螳螂等無關緊要的人物都會消失不見。這種“隨機”也比較刻意。
總體而言,這部電影相較前面兩部確實有比較大的突破,中國大陸發行的宣傳海報上有“十年布局,巔峰一役”一語,是為確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