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家猷
(上海大學 上海電影學院,上海 200072)
2016年12月,區塊鏈首次被作為戰略性前沿技術、顛覆性技術寫入國務院發布的《國務院關于印發“十三五”國家信息化規劃的通知》。由此,區塊鏈逐漸映入人們的眼簾。區塊鏈(blockchain)是一個由不同節點(接入該系統的每一臺計算機)共同參與的分布式數據庫系統,是新一代互聯網基礎技術,被認為是互聯網3.0的核心技術,由區塊(block)和鏈(chain)組成。區塊是指一串被加密的數據塊,每個數據塊都包含著某一時間內所有加密的信息和上一個區塊的加密數值,從創始區塊開始到當前區塊,每個區塊的信息相互鏈接,繼而構成區塊鏈。區塊鏈技術的功能包括分布式賬簿、時間戳、點對點交易、智能合約、信任保障等。未來,其技術架構或將延伸至各個商業領域,而區塊鏈技術對電影創作階段的影響是巨大的。
在當前的影視產業鏈中,創制階段首先面臨的重大問題是爭取投融資。目前我國電影的融資方式主要是項目投資,絕大部分資金屬于自有資金,投資者按照比例簽訂的合同按分成回收資金。但是對于行業的新人來說,沒有知名度與投資評估的參照,投資人很難決定將一大筆錢投入一部新作之中。區塊鏈點對點交易功能可以使任意兩個賬戶之間直接進行交易并得到保護,其分布式記賬可以將所有的交易數據公開化(賬戶主人擁有公開權限)。在區塊鏈上,不論是業內資深者還是新進成員,創作者都可以通過發布電影背書的貨幣,讓所有人都有機會成為作品的部分所有者和股東,未來創作者會將其收入的一部分與股東們分享,屆時作品將通過數字化,分割成拼圖版上的一塊塊拼圖,然后根據系統里每一個股東的數字化份額將這些利潤分配給他們。這種融資模式為創作者拓寬了融資渠道,與眾籌相比,它不需要平臺或其他中介,直接將創作者和投資者相對應,減少了資金流動過程中的消耗,同時將社會財富分散化。
美國電影協會主席查爾斯·瑞弗金于2017年9月訪問中國時說道:“盜版竊取了辛勤勞動的創作者的勞動成果,這不是中國或美國的問題,而是全球性的問題,需要所有創意者聯合起來。”可見,版權保護已經成為一個全世界共同的關注點。眾所周知,當一部電影在院線下映后,觀眾們便能夠在網絡上免費下載,但是盜版的電影質量低、觀感差,不能滿足觀眾對藝術品日趨增長的高品質需求,與此同時,版權盜竊者侵害了原創者的這部分收益。利用區塊鏈技術,可以將電影數字化并且加蓋時間戳生成確定的加密數值,此時數字化的電影被刻上了唯一的記號,每一次流向都被準確無誤地追蹤和廣播。區塊鏈技術能夠在預先定義的規則下執行操作,而無須擔心錯誤與篡改,因為區塊鏈是個不可干預的賬本,上面記錄了數字化電影所有數據的流轉記錄,這些記錄在運行中不斷進行積累,并由該網絡中特定的協作節點進行維護,以確保信息的準確性。利用區塊鏈技術可以使得數字內容的全生命周期可追溯、可查驗,真正實現數字內容版權的自動登記、自動驗權、自動獲權、自動結算、自動備案,形成一個去中心化的、可信的、可追溯的數字版權內容流通生態。
在當前的電影產業中,電影的票房收入由制片方、發行方與院線三家分賬。一直以來,以院線為代表的放映方分賬比例高于片方,引起制片企業的不滿,承擔風險最大的制片企業分賬最少,降低了制片企業生產電影的積極性。同時,盜版的猖獗使得電影在下映之后很難再獲收益,即使第三方平臺推出購買會員下載,但常常因為會員每月充值的模式使電影收益甚微。而在區塊鏈上,消費者觀看數字化電影不需要事先支付一筆錢購買會員權限,只需對每一秒的播放支付一分錢的幾分之一,且只需要支付已經使用的服務費用,與此同時,即時結算的費用將會直接打入版權所有者的賬戶中。值得一提的是,這種電影放映模式沒有上映期,只要創制者不修改其觀看權限,電影將永久性上映,也將永久性獲利。同時,永久上映的方式也直接消除了由于院線排片所造成的票房不公平現象。因此,區塊鏈因版權不可篡改與點對點交易將創制者推向了“食物鏈”頂端,極大地保護了藝術家的權益,在杜絕了盜版的同時也使版權的收益持續化。
區塊鏈對版權的絕對保護與即時結算打破了當前的觀影模式,消費者不再一次性買下整場電影,而是依照個人喜好隨時終止購買。在區塊鏈的環境中,只要一部作品的質量高,口碑好,隨之而來的便是不斷壯大的觀眾隊伍和消費者的重復觀看,而一部空心電影即使營銷加噱頭,不能使觀眾觀看到最后,時間長了也只能落個無人問津。這樣將電影完全推入一個由觀眾的實際點擊量和觀看時長說了算的市場中,“內容為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此時,由市場這只看不見的手進行調節,優勝劣汰,使創作者們認識到只有優質內容才能夠滿足觀眾,因此專注于故事,追逐于品質將引領整個創作市場進入良性循環。
由于在區塊鏈中,一部電影的收益完全來自于消費者的點擊與觀看時長,在市場說了算的環境中,創作者如何講好故事、如何引導和迎合觀眾的審美成為第一要務。其實,點對點即時結算對行業新人來說是一把雙刃劍。有資歷的老牌導演或名人因知名度無疑會收獲較多的關注和點擊量,而新人導演的影片在無第三方平臺的推介下想要獲得關注無疑困難重重。一部作品想要在眾多新上映的影片中抓住觀眾的眼球,單憑作者發布相關信息,標簽分類等方法實難實現預期目標,同時,新的電影源源不斷地上映,舊的電影不斷地靠后排序,新人導演的電影或將被埋沒在影片的浩瀚海洋。
點對點的觀影方式只需消費者支付已經觀看了的那部分費用,這種永久上映的方式在使創作者永久收益的同時也使收益速度減慢。在當前的電影產業鏈中,上中下游均依靠院線票房分賬,一個月的公映期相當于收益期,而在永久性上映的模式中,電影的收益期被無限拉長。創作者不能在短時間內獲得收益以填補前期融資,這將影響創作者的下一輪創作。
在上述應用模式中,區塊鏈形成了一個完備的點對點觀影系統,其“創作者—觀眾”的點對點關系實現了雙方的共贏。但是,以上的討論均只限互聯網環境,當創作者面對電影的院線上映時,重重矛盾逐漸凸顯。首先,院線硬件設施迭代時機還未成熟。區塊鏈在每部電影標記唯一的時間戳之后,面對院線的放映,需要對院線中每一塊銀幕進行物聯網聯結,以準確記錄每一部電影作品的流轉信息。物聯網中的每一個物件均為智能,因此這對當前院線的硬件設施提出了挑戰,由此可以推測,區塊鏈技術在電影產業真正普及之日,就是數字化智能時代的成熟之時。其次,當前院線在放映時存在的機會主義行為,并不會因為區塊鏈技術的應用而得到改善。例如,院線為獲票房返點而增加對口碑較弱電影的排片。最后,創作者與院線的分賬問題或將被重新構建。
綜上所述,區塊鏈技術對電影產業創制階段的積極影響是全方位的,它將電影數字化、加密化,極大地保護了電影版權;將電影產業流程縮短為“作者—觀眾”的簡潔模式,方便了創作者融資、發行,降低了觀影門檻和投資門檻,使消費者成為最大的獲益方;它將作品交給真正的市場檢驗,促使內容成為立身之本,推動了創作市場走向良性循環。與此同時,“區塊鏈+創作領域”仍將存在諸多問題,點對點的模式去掉了第三方平臺的重要角色,使得新人導演在弱宣傳的情況下步履維艱;永久性盈利減慢了整個產業的資金流轉速度,使資本不充足的創作者難以快速投入新的創制;區塊鏈上的數字化電影在通往院線時,需要的相配套院線智能硬件設備暫無法及時更新。因此,區塊鏈這項新的技術步入電影創作領域為我們提供了機遇,也提出了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