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偉峰
(上海大學 數碼藝術學院,上海 201800)
美學研究者王一川曾指出,“美學的中心問題并不是美,而是審美體驗”,那么一本小說、一部電影、一幅畫作要采用怎樣的方式來表現美、傳遞美就成為文藝創作的關鍵問題。就電影藝術而言,審美體驗是在觀看影片的過程中對于美的接受、感知、理解,這種體驗要建立在審美客體和審美主體即動畫電影和觀眾的充分互動之上,而這種互動關系的最直接載體就是影像,而影像的基礎就是畫面。在典型的動畫長片之前,動畫電影以短片的形式出現在銀幕之上,最初的動畫短片是在手繪創作的基礎上借助攝影技術完成的,由此觀之,動畫電影傳情表意、構筑主客體互動關系的根本就是畫面。隨著動畫創作技術的不斷發展,電腦制作代替了人工手繪,三維動畫取代了二維動畫,動畫電影的畫面也早已告別了“固定場景+角色活動”的時代,更加真實可感、充滿想象力的畫面帶給觀眾以不斷刷新期待的視覺沖擊力和審美體驗。本文將以動畫電影的“畫面”為核心,以美國電影先鋒迪士尼動畫電影為研究對象,從角色造型、場景設計、色彩運用三大方面對其動畫電影視覺審美進行探討。
迪士尼公司自20世紀30年代以來就在動畫長片上不斷探索,以強烈的感官刺激和多元的主題敘事帶給觀眾豐富的審美體驗。從第一部動畫長片《白雪公主與七個小矮人》開始,迪士尼動畫電影的發展迎來了第一個黃金期,在隨后的半個世紀間,迪士尼動畫主要沿著“寫人”和“描物”兩個方向發展,在“寫人”的影片中,從童話故事中走出的公主王子演繹了浪漫主義的審美傾向,在角色造型、場景設計、色彩運用等方面都體現出了唯美、溫情的風格;在“描物”的影片中,不同的卡通動物形象在真實與想象的融合中展現出了幽默、輕松的視聽風格和審美格調。在20世紀90年代,隨著動畫電影的制作技術快速發展,迪士尼動畫電影的發展迎來了第二個黃金期,更具視覺震撼力的畫面不僅拓寬了迪士尼動畫的敘事題材,為影片主旨升華提供助力,還拓展了動畫電影的受眾群體,提升了動畫電影的審美品格。2001年,奧斯卡獎設立最佳動畫片獎,次年將其細化為最佳動畫長片獎和最佳動畫短片獎,就最佳動畫長片獎而言,迪士尼動畫電影無疑是得獎“熱門”,《機器人總動員》《玩具總動員3》《冰雪奇緣》《超能陸戰隊》《瘋狂動物城》《尋夢環游記》等奧斯卡最佳動畫長片都是由迪士尼公司出品的經典佳作。此外,《獅子王》《花木蘭》《海洋奇緣》《公主與青蛙》《閃電狗》《賽車總動員》《飛屋環游記》等影片也斬獲多項大獎及提名,在全世界范圍內取得了不俗的票房成績。
正如上文所述,畫面是動畫電影視覺震撼力和審美體驗的最重要承載,而角色就是畫面的中心,角色造型的成敗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一部動畫電影的優劣。在迪士尼動畫發展的第一個黃金期,人物和動物為主要動畫角色;到了其發展的第二個黃金期,人物、動物角色依然占據著主流地位,同時器物類角色、奇幻類形象的出現也進一步豐富了迪士尼動畫電影的角色類型,尤其是借助電腦技術制作的更加逼真、更具靈動性和想象力的人物形象更是帶給觀眾以新鮮的視覺審美體驗。
自《白雪公主與七個小矮人》以來,迪士尼動畫就與童話里的公主王子結下了不解之緣,在迪士尼動畫人物類造型中,公主和王子無疑占據著最為重要的地位。《仙履奇緣》《睡美人》等早期迪士尼動畫的公主王子造型都具有典型的童話風格,公主金色的長卷發、華美的長裙、靈動的大眼睛以及王子英俊的外表、利落的宮廷禮服都彰顯了貴族的身份,帶來了視覺上的美感。20世紀八九十年代以來,公主王子的身份被重新詮釋,打破了西方古代王公貴族的限制,一方面西方古典公主的造型在《冰雪奇緣》《長發公主》等影片中得到延續;另一方面公主的造型也開始突破傳統,融入了異域文化特色,如《風中奇緣》《花木蘭》中的“公主”就是在東方審美視域下進行的造型,烏黑的長發、花瓣形的口唇、矯健的身姿、丹鳳眼等都帶給觀眾以不同的視覺審美體驗。新世紀以來,迪士尼動畫的人物類造型也呈現出平民化的另一發展趨勢,《飛屋環游記》中的老年卡爾、小男孩羅素;《超能陸戰隊》中的男孩小宏等都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在這些平民人物形象身上,寫實與卡通的結合成為其造型的主要特色,如卡爾就是根據現實生活中的老年男性所進行的造型,在此基礎上頭身比例的縮小體現出了更強的“卡通感”,超現實的方臉又映射了卡爾頑固的個性,體現了造型所帶來的視覺影響力和在詮釋人物性格、服務影片主題方面的作用。
在人物類角色造型不斷發展變化的同時,動物類造型也體現出了鮮明的時代性,在早期迪士尼動畫中,“卡通”成為其動物類角色造型最核心的特質,米老鼠、唐老鴨、小熊維尼等都在可愛、呆萌的視覺審美體驗中為觀眾帶來歡樂與笑聲。這種以搞笑為主要目的的造型風格在20世紀90年代中期的《獅子王》中被顛覆,《獅子王》中的造型更加寫實,老獅子王穆法沙、新獅子王辛巴都在很大程度上還原了自然界中獅子的形象,同時在動作設計、思維呈現等方面增添擬人色彩,使動物角色背后擁有了更加豐滿的故事背景,映射了人類社會的生存法則。近年來,迪士尼動畫中的動物類角色造型在電腦技術的作用下更加逼真,清晰的毛發、靈活的動作、在動物主要特征之上容納更多想象力的實踐等,都使動物類角色的受眾群體不斷拓展,如《瘋狂動物城》中的兔子朱迪在保留了兔子的毛色、長耳朵的基礎造型的同時,直立行走、身著警服,正是依托這樣動物外貌與人類內核共存的角色造型,影片才成功上演了一幕動物城中的追夢故事,傳遞著不失幽默、令人振奮的勵志價值。
新世紀以來,迪士尼動畫電影中的角色造型不僅在傳統的人物類角色和動物類角色兩大方面不斷發展創新,還新興了器物類角色,其代表角色有《玩具總動員》中的牛仔公仔胡迪、《賽車總動員》中的賽車麥昆等,這些生活中的器物承載著想象力被賦予了生命和人的思想,這些角色在影片所構筑的環境中追逐著自己的夢想、擁有著不同的愛恨情仇,會說話的公仔、長眼睛的賽車都在真實與想象的平衡中,帶給觀眾耳目一新的視覺審美體驗,以別樣的視角反映現實、傳遞情感。
場景設計始終是迪士尼動畫電影的“重頭戲”,尤其是在電腦技術充分運用到動畫創作中以來,逼真奇幻的場景設計更具視覺表現力,在推動情節發展、渲染影片氛圍、深化敘事主題等方面都起到了重要作用,同時也成為迪士尼動畫電影最直觀的“吸睛”亮點。從敘事題材的角度來說,迪士尼動畫電影場景設計主要可分為兩大類型:一是現實存在的場景,包括城市生活、自然探險等;另一類則是虛擬場景或觀眾未曾體驗過的環境,如未來世界和古代生活等。在現實場景設計中,迪士尼動畫電影立足逼真這一特質,通過CG技術的運用實現了現實中的奇幻視覺表現。在《奇幻森林》中,真人與動畫的完美結合將觀眾引入遼闊壯美的大自然中,以狼孩在森林中的成長為主線,展現了非洲草原的遼遠、熱帶雨林的繁茂,CG技術所打造的大場景更具縱深感,同時影片中的山崖、樹木、溪流、巖石、蘆葦都十分逼真,帶給觀眾以身臨其境的視覺享受,可謂近年來體現奇觀化視覺效果的典范。在《飛屋環游記》中,城市生活以本來的面貌呈現在銀幕之上,大到高樓、綠化帶、道路,小到庭院前的郵箱、拆遷工地上的吊車等都具有逼真、立體、完整的視覺表現力。更為重要的是,利用CG技術制作而成的飛屋承載著影片里老年卡爾和影片外觀眾共同的大膽冒險、實現自我的夢想飄蕩在城市上空、山川河流之上,帶來了非凡而神奇的視覺體驗,飛屋之上五彩斑斕的氣球在創作過程中利用多感應點成功模擬了現實環境中氣球運動的真實狀態,氣球在晴天對太陽光的反射、在風雨天中的劇烈晃動都非常逼真,帶給觀眾美輪美奐、真實可感的視覺體驗。
在迪士尼動畫電影的創作中,尤其是20世紀90年代以來的第二個黃金期里,迪士尼始終致力于讓觀眾“大吃一驚”,展現觀眾從未見過的事物,在這種挑戰與創新中,真實景觀和虛擬想象相結合的場景設計便顯得尤為重要。在《花木蘭》中,古代的中國生活場景通過美國視角進行呈現,木質結構的房屋、祭祀祖先的靈堂等細膩的場景設計在還原歷史和想象之間找到了恰當的平衡點,帶來了既陌生又熟悉的視覺審美體驗。在《機器人總動員》中,八百多年后的人類生活場景呈現在觀眾眼前,高科技支撐的飛船生活和被破壞的地球環境之間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影片以地球垃圾清掃工機器人瓦力的愛情故事為線索,構建了一個未來世界人類和地球的生活、生存圖景,在依托電腦特技和超凡想象力構建的場景,不僅在一定程度上滿足了觀眾對未來世界的審美期待,還通過逼真奇幻的視覺表現直指影片的深層內涵,留下了關于環境保護和生態平衡的思考。
在電影制作的過程中,動畫電影的特殊性之一就在于非實地取景和濃墨重彩的后期加工上,在后期加工的過程中,色彩運用的創作空間是巨大的,一個角色、一幕場景采用不同的色調及色彩組合方式,能夠體現出不同的視覺效果,無論是在角色造型,還是在場景設計中,色彩都起到了重要的輔助作用,體現角色性格、暗示情節發展、營造特定氛圍以及凸顯影片或現實或浪漫的不同風格,都是色彩運用的題中之義。在角色造型中,迪士尼動畫電影常常運用豐富的色彩和多變的色彩組合,根據不同的角色定位,選擇主要色調,并在情節發展和角色關系的變化過程中,實現色彩明暗度、飽和度的變化。在《白雪公主與七個小矮人》中,白雪公主的著裝以明亮及飽和度較低的色彩為主,明快的視覺表現指向了白雪公主純美、天真、美好的品質;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影片中的王后形象,在王后這一角色的造型中,運用了深紫色、黑色等飽和度高、明度低的色彩,體現了其陰險、狠毒的性格特征,并在一明一暗的色彩對比中輔助呈現二元對立的善惡觀。在七十多年后的《瘋狂動物城》中,角色服裝的色彩運用依然延續著迪士尼的傳統,即以色彩映射性格、展現角色內心世界,影片主角兔子朱迪外表活潑、內心篤定,身著同為藍色系但不同飽和度的衣褲,展現出了其活潑、冷靜交織的性格特征;同為影片主角的狐貍尼克則身著綠色上衣和花色領帶,在不甚協調的色彩組合中展現了尼克外表不羈但內心真誠的矛盾形象。
在場景設計中,多色彩的組合帶來了更具沖擊力的視覺審美體驗,在迪士尼動畫公司成立九十周年的獻禮之作《冰雪奇緣》中,豐富有序的色彩運用使單調的冰雪世界呈現出了多變色彩組合帶來的層次感:在艾莎和安娜兩位公主快樂的童年生活中,雪世界是晶瑩剔透、潔白無瑕的;當艾莎的冰雪力失控誤傷安娜以及后來意外冰凍整個王國時,雪世界在明度很低的白色和飽和度較高的藍色之間呈現出了陰郁的氛圍,暗示著危險的發生;當艾莎和安娜憑借心有靈犀、相互信任的姐妹情誼打破外邦陰謀、成功操控冰雪力后,雪世界中的白色再次“綻放”出耀眼的光芒,配合天藍色的運用呈現出了王國欣欣向榮的生活情境,在由明入暗、由暗至明的色彩切換和色彩組合中,影片的視覺沖擊力得以提升,增強了觀眾的審美樂趣,也深化了影片關于真情的敘事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