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卿晴
莫扎特和母親在去法國巴黎的游學途中,遇到了音樂家弗朗茨·約瑟夫·海頓。由于對音樂有著類似的見解,兩人惺惺相惜,海頓年長,莫扎特便以海頓為老師進修音樂。
有一次,他對海頓說:“我跟您打賭,我寫的一段曲子,老師您一定彈不了。”海頓很感興趣,說:“什么樣的曲子,這么神奇?我一定要試一試。”莫扎特操筆伏案疾書起來,只過了一會兒,曲子就寫好了。海頓當時沒有仔細推敲這曲子,信手在鋼琴前彈奏起來,但是過了一會兒,彈奏就被迫中斷了,他覺得很奇怪的是,雙手分別在鋼琴兩端彈的時候,曲譜中卻顯示還有個音符,出現在兩手之間的位置。
海頓當時不信邪,認為自己彈琴技術精湛,音樂修養深厚,不會發生這種情況,又彈了兩次,還是沒有成功。最后在尷尬和無奈中向莫扎特投降:“真的很奇怪,是不是你的曲譜是錯的?正常情況下,不會發生這種事情的,估計任何人都彈不了呢!”
莫扎特說:“老師,你看一下我是怎么做的。”然后胸有成竹地坐在鋼琴椅上彈奏起來,海頓也很感興趣,走過來,想看看莫扎特用什么方法彈奏這么神奇的曲子。然而,讓海頓大為意外的是,當莫扎特彈到那個特別的音符的時候,不慌不忙地俯下身子,用鼻尖彈奏了那個音符。海頓頓時明了,對莫扎特的鬼點子贊嘆不已。
雖然人們從未在任何公開演奏的場合看到莫扎特演奏那段特別的曲子,但是這種打破常規、勇于變通的創新思維,也在莫扎特創作的其他曲目中有所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