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璐/西安涇河工業區中心學校
音樂有著激發人類想象力、創造力以及促進學生快樂健康成長的積極作用。在現如今的教育的大背景之下,大部分的學生與家長都把關注的努力的重點放在了主要學科方面的學習上,進而對藝術于人身健康成長的重要性造成了一定忽視。所以,本文按照小學音樂教學課堂的實際需要,并且對當前小學音樂課堂的教學現狀與特點進行分析,探究了如何推進小學音樂課發展和提高課堂的教學質量方面的問題,進而提出了關于提高教學效率的幾條對策與途徑。
音樂教學沒有國家、地域和年齡的區分,所有的學生都是音樂教學活動和音樂教學場所中的參與者和實踐者。由于小學生在小學音樂的學習階段和過程中,存在著由年齡尚小、閱歷尚淺以及接受新鮮事物的速度較快的特點,他們需要在心理和生理方面急需要與相應音樂匹配的學習內容,由此對音樂形成初步的感受和認識,能夠提高學生對于音樂相應的理解與鑒賞能力,充分發揮了他們在音樂中的表現力與創造力,對小學生的全面健康發展也有相應的促進作用和影響。通過長期的實踐,我們可以得出合理的音樂教學經驗,能夠豐富和完善學生對音樂創作內容和形式等方面的理解。另外,小學音樂也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對其他學科起較為顯著和突出的促進作用。
對小學的音樂教學課堂進行創新,在音樂知識中注入新鮮的力量和活力。對小學音樂課堂的教學模式進行創新,能夠促進學生多元化特點的音樂學習內容,它本身的教學方式是在變化的過程中的,對于學生對音樂的好奇和實踐心理也有一定的培養和促成。由于小學生具有天性好動和好玩的特點,而且好奇的心理也比較強烈,所以他們對于音樂也就充滿了興趣和想法。與此同時,教師還應當根據學生獨特的心理特點,將音樂與舞蹈的元素進行相應的融合,讓學生通過直觀的舞蹈形式,對抽象的音樂概念有一定的感知、了解和體驗,進而突出課堂教學中實際化、具體化和生動化的特點,讓學生通過在動手和動腦表演的過程中,跳出音樂的形式,在輕松愉快的課堂環境中收獲音樂方面的知識與相應的技巧,進而體會和感知到藝術自身的強大魅力。例如,在講到《音樂中的動物》這一節課時,有關于螃蟹、云雀、杜鵑和天鵝的內容,教師可以讓學生們在課堂上對上述的或者其他的動物進行相應討論,也可以讓學生通過描述生活中常見動物的動作和生活習性,感知相應的音樂特點。教師能夠引導學生通過上述的音樂活動,將課堂音樂與生活實際聯系起來,進而可以取得不錯的教學效果。另外,學生在氛圍活躍和輕松的課堂上,能很好感受到更多的音樂和生活之間的密切聯系,理解音樂在個人生活中重要的輔助作用,進而建起了在音樂和生活之間的橋梁,激起學生對于音樂學習的興趣,而身心健康方面也有一定程度的發展和提升。所以,注重小學的音樂教學還是很有必要的。
音樂能夠準確表達內心情感,歌詞也有豐富的含義和內涵。除此之外,對音樂進行學習其實也是一種情感體驗的過程。情感體驗是將課堂當中的音樂情感與生活實際進行融合與交流,同時我們也可以通過音樂對生活情感進行抒發和表達。不論在哪個年級學習音樂,情感都是能夠上好一堂音樂課必要和重要的前提與條件。因此,教師要對音樂中存在的情感進行充分和適當的運用,進而調動學生的個人情緒,按照由淺入深和由簡到繁的方法,使學生對音樂背后的情感內容有一個較為全面的了解,進而讓學生感受到和審視出音樂自身具備的魅力與特點,使學生感受到音樂所帶來的聽覺享受和相應體驗。例如,教師在教授四年級上冊的歌曲《茉莉花》時,充分讓學生感受到這首歌曲的情感與中心內容。而《茉莉花》是一首民歌,教師可以與學生進行對于民歌類型或者植物方面內容的分析,讓學生在音樂的課堂上進行發言,達到豐富學生情感和培養熱愛生活態度的目的。如此的情感教學模式能夠有良好的教學效果。
由此可見,教師十分有必要在小學的音樂教學課堂中進行教學模式個方法的創新,創設良好的教學氛圍和教學環境,使學生在音樂方面的興趣和愛好得到培養,進而培養學校學生在音樂思維方面的能力。教師還應當在教學課堂中,注意學生在課堂中對音樂的感知和反應,并且對于自己的教學思路和方法以及其中出現的問題進行及時與有效的調整,對自己的教學技能進行不斷改進,以此使音樂的教學水平和質量有所提高,進而使學生在音樂方面的能力得到進一步的培養。